一种补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344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57
一种补光装置(20),包括补光灯组(25),补光灯组(25)包括第一灯组(21)、第二灯组(22)和第三灯组(23),第一灯组(21)、第二灯组(22)和第三灯组(23)的发光中心线均相对于摄像机监控中心线所在的垂直面侧偏不同角度,并且相对于水平面(33)下倾不同角度,能够照射到待补光区域的不同位置,实现对待补光区域的分区补光,提高待补光区域的整体补光效果,进而提高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摄像机视频监控的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补光装置
本技术属于监控
,特别涉及一种为车载监控的摄像机补光的补光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领域对安全及监控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交通领域,包括道路监控和车载监控等。车载监控主要针对汽车前方和后方进行监控,对于汽车前轮和行车过程中的右侧区域监控存在很大的盲区,不利于汽车行驶过程中安全的监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车载监控的侧面盲区已开始应用人工智能识别防碰撞事故,该技术是通过对车身右侧的区域进行视频检测并对视频中的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得出识别结论。视频检测包括检测车侧面有没有行人、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等等。夜视环境中存在以下问题:(1)车外侧面盲区拍摄摄像机在夜晚无补光环境下图像因环境太暗无法拍摄出亮度充足的视频;(2)车前灯开启时会出现车前补光区与车侧身非补光区亮度反差太大,使得拍摄出的图像区域亮度不均匀现象;(3)车辆经过路灯时,光线一明一暗,使得环境补光极不稳定,光干扰严重,造成拍摄出的视频时亮时暗不稳定现象。车载监控智能分析应用中,对视频中某些特别关注区域(即感兴趣区域)进行夜视环境的补光时,由于摄像距离有远近差别,采用常规补光方法会引起近处过曝,远处亮度不足的问题。以上引起的视频异常会造成车侧盲区人工智能检测精度下降或无效,检测精度下降包括异常漏检与正常时误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光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侧盲区因补光效果不均匀而造成人工智能检测精度下降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补光装置,设置为对摄像机补光,定义所述摄像机的监控中心线所在的垂直面为参考中心面,所述补光装置包括补光灯组,所述补光灯组包括:第一灯组,具有第一发光角度,且所述第一灯组的发光中心线相对于所述参考中心面偏向一侧,所述第一灯组的发光中心线相对于水平面偏向下方,具有第一下倾角;第二灯组,具有第二发光角度,且所述第二灯组的发光中心线相对于所述参考中心面偏向一侧,所述第二灯组的发光中心线相对于所述水平面偏向下方,具有第二下倾角;以及第三灯组,具有第三发光角度,且所述第三灯组的发光中心线相对于所述参考中心面偏向另一侧,所述第三灯组的发光中心线相对于所述水平面偏向下方,具有第三下倾角;所述第一灯组和第二灯组相对于所述参考中心面偏离的角度不相等;所述第一下倾角、第二下倾角和第三下倾角互不相等。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灯组相对于所述参考中心面偏离的角度小于所述第二灯组相对于所述参考中心面偏离的角度;所述第一下倾角大于所述第二下倾角,所述第二下倾角大于所述第三下倾角。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发光角度,所述第二发光角度大于所述第三发光角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角度为40~50度,所述第二发光角度为25~35度,所述第三发光角度为10~20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角度为45度,所述第二发光角度为30度,所述第三发光角度为15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倾角为14~16度,所述第二下倾角为7~9度,所述第三下倾角为4~6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倾角为15度,所述第二下倾角为8度,所述第三下倾角为5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补光装置设于车身侧面的后上方,设置为对车身侧面的感兴趣区域进行补光,所述感兴趣区域包括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所述第一区设置为靠近所述补光装置,所述第二区设置为远离所述补光装置且远离所述车身侧面,所述第二区设置为远离所述补光装置且靠近所述车身侧面。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灯组相对于所述车身侧面的偏离角度为8~10度,所述第二灯组相对于车身侧面的偏离角度为10~12度,所述第三灯组相对于车身侧面的偏离角度为1~3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灯组相对于所述车身侧面的偏离角度为9度,所述第二灯组相对于所述车身侧面的偏离角度为11度,所述第三灯组相对于所述车身侧面的偏离角度为2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灯组设置于所述第二灯组和第三灯组的下方,所述第三灯组设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二灯组靠近所述车身侧面。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灯组、第二灯组和第三灯组均包括两个发光组件。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灯组、第二灯组和第三灯组均发出峰值波长为850nm的红外光。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补光装置还包括补光控制组件,所述补光控制组件包括环境光照度检测元件和控制元件,所述环境光照度检测元件设置为检测环境光的照度值,所述控制元件设置为根据所检测的环境光的照度值和预设阈值的大小而开启或关闭所述补光灯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环境光照度检测元件为光敏二极管,所述预设阈值包括开启阈值和关闭阈值;所述开启阈值为15~25LUX,所述关闭阈值为35~45LUX。本技术提供的补光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补光灯组包括第一灯组、第二灯组和第三灯组,第一灯组、第二灯组和第三灯组的发光中心线均相对于摄像机监控中心线所在的垂直面侧偏不同角度,并且相对于水平面下倾不同角度,能够照射到待补光的区域的不同位置,实现对待补光区域的分区补光,不同位置均能够实现均匀、效果良好的补光,避免因采用同一种补光灯对远近等不同位置同时补光所造成的近处过曝、远处亮度不足等问题,提高待不光区域的整体补光效果,进而提高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摄像机视频监控的检测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身侧面的感兴趣区域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补光装置从车身上方观察的补光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补光装置从车身侧面观察的补光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补光灯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身侧面的感兴趣区域的一种划分方式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补光装置的模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为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车载监控领域内,车身10侧面为摄像机的全拍摄区域11,摄像机需要对该全拍摄区域11进行实时视频摄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为对摄像机补光,定义所述摄像机的监控中心线所在的垂直面为参考中心面,所述补光装置包括补光灯组,所述补光灯组包括:/n第一灯组,具有第一发光角度,且所述第一灯组的发光中心线相对于所述参考中心面偏向一侧,所述第一灯组的发光中心线相对于水平面向一侧偏斜第一下倾角;/n第二灯组,具有第二发光角度,且所述第二灯组的发光中心线相对于所述参考中心面偏向一侧,所述第二灯组的发光中心线相对于所述水平面向一侧偏斜第二下倾角;以及/n第三灯组,具有第三发光角度,且所述第三灯组的发光中心线相对于所述参考中心面偏向另一侧,所述第三灯组的发光中心线相对于所述水平面向一侧偏斜第三下倾角;/n所述第一灯组和第二灯组相对于所述参考中心面偏离的角度不相等;/n所述第一下倾角、第二下倾角和第三下倾角互不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为对摄像机补光,定义所述摄像机的监控中心线所在的垂直面为参考中心面,所述补光装置包括补光灯组,所述补光灯组包括:
第一灯组,具有第一发光角度,且所述第一灯组的发光中心线相对于所述参考中心面偏向一侧,所述第一灯组的发光中心线相对于水平面向一侧偏斜第一下倾角;
第二灯组,具有第二发光角度,且所述第二灯组的发光中心线相对于所述参考中心面偏向一侧,所述第二灯组的发光中心线相对于所述水平面向一侧偏斜第二下倾角;以及
第三灯组,具有第三发光角度,且所述第三灯组的发光中心线相对于所述参考中心面偏向另一侧,所述第三灯组的发光中心线相对于所述水平面向一侧偏斜第三下倾角;
所述第一灯组和第二灯组相对于所述参考中心面偏离的角度不相等;
所述第一下倾角、第二下倾角和第三下倾角互不相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组相对于所述参考中心面偏离的角度小于所述第二灯组相对于所述参考中心面偏离的角度;所述第一下倾角大于所述第二下倾角,所述第二下倾角大于所述第三下倾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发光角度,所述第二发光角度大于所述第三发光角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角度为40~50度,所述第二发光角度为25~35度,所述第三发光角度为10~20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角度为45度,所述第二发光角度为30度,所述第三发光角度为15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倾角为14~16度,所述第二下倾角为7~9度,所述第三下倾角为4~6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倾角为15度,所述第二下倾角为8度,所述第三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辰锐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