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围刺机理实验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台,具体涉及一种模拟围刺机理实验台,属于中医针灸
技术介绍
围刺法又称围针法,是一种在病变部位周围进行包围式针刺以达到提高疗效为目的的刺法。围刺法与普通针灸的用针方法存在明显不同,针灸用针银针在穴位刺入,而围刺用多针主要在患处周围倾斜刺入皮下,并辅助在局部外用药。临床上常用于一些局限性、结节性、顽固性以疼痛、麻木、肿胀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目前关于围刺针法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成都中医药大学和绵阳市中医医院的刘会霞、袁秀丽、吕雪莲、姜全敏、蒲艳、张璐等对围刺针法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围刺针法仍然是当前针灸临床的重要治疗手段,针刺具有以下功能:①针刺可释放改善疼痛的相关因子,发挥改善疼痛作用;②可以改善血管的舒缩功能,减少炎症物质对周围组织的刺激作用;③针刺疗法在调节内分泌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④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能使机体免疫功能处于协调稳定状态。经脉能够行血气而营阴阳,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所以经脉得养、气血畅行是阴阳平衡、诸症皆除的关键。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围刺机理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台包括支撑底座(1)、相机(2)、银针栅(3)、电极片(4)、信号源(5)、电压传感器(6)、信号采集系统(7)、上盖(8)、下盖(9)、激振器(10)、试棒(11)以及导线(12),所述信号源(5)和信号采集系统(7)设置在支承底座上,信号源(5)和信号采集系统(7)分别设置在试验台的两侧,所述激振器(10)放在试棒(11)右侧,激振器的激振头正对试棒(11)右端面,所述下盖(9)放在支撑底座上的V形块上,所述上盖(8)合于下盖(9)上,所述电极片(4)埋入试棒(11)中位于围刺区域的两侧,然后从信号源(5)的电源输出端口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围刺机理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台包括支撑底座(1)、相机(2)、银针栅(3)、电极片(4)、信号源(5)、电压传感器(6)、信号采集系统(7)、上盖(8)、下盖(9)、激振器(10)、试棒(11)以及导线(12),所述信号源(5)和信号采集系统(7)设置在支承底座上,信号源(5)和信号采集系统(7)分别设置在试验台的两侧,所述激振器(10)放在试棒(11)右侧,激振器的激振头正对试棒(11)右端面,所述下盖(9)放在支撑底座上的V形块上,所述上盖(8)合于下盖(9)上,所述电极片(4)埋入试棒(11)中位于围刺区域的两侧,然后从信号源(5)的电源输出端口用导线(12)连接到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炎冬,陈宁,徐俊,台永鹏,杨敏,程鹏,陆章全,陈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