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徕怡专利>正文

一种淋浴废水余热回收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343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淋浴废水余热回收盘,包括上盘体和下盘体,上盘体和下盘体均为矩形盘体,上盘体的四个边缘分别和下盘体的四个边缘固定连接,上盘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通过隔板隔开,上盘体和下盘体之间的空腔内通过隔板分隔成迂回流道,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迂回流道连接,迂回流道的流程大于上盘体或下盘体的周长,进水口中心和出水口中心的连线平行于上盘体的长度或宽度边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及时高效的回收淋浴环境中的废热水余热的问题。达到的技术效果为:淋浴废热水余热回收效率高且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淋浴废水余热回收盘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淋浴废水余热回收盘。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原理的一种工业应用。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在很多领域得到普及,有成熟的物理学、流体力学及热力学理论基础和完善的工业化生产保证体系,现在换热器领域最为广泛的应用是间壁式换热器,该类换热器冷热流体被固体间壁隔开,并通过间壁进行热量交换,因此又称为表面式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根据传热面的结构不同可分为管式(又称为列管式)、版面式和其他形式。洗浴多数情况是通过浴盆或淋浴器完成,淋浴有特定的洗浴方式,淋浴时人站在淋浴器喷头下方,热水大部分流经人体洒向地面,一部分直接洒向地面,需要回收的废热水呈发散型、不规则地到达回收装置,为了达到高效回收的目的,第一步是尽可能多的收集这些废水,确定合理大小的迎接面,在有限可参与的换热面积情况下,如何获得最大的余热是本技术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现有的技术,大部分的回收装置是蓄水式装置,具有蓄水功能的回收装置其缺点在于:不能及时回收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淋浴废水余热回收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盘体(1)和下盘体(2),所述上盘体(1)和所述下盘体(2)均为矩形盘体,所述上盘体(1)的四个边缘分别和所述下盘体(2)的四个边缘固定连接,所述上盘体(1)上设置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所述进水口(3)和所述出水口(4)之间通过隔板隔开,所述上盘体(1)和所述下盘体(2)之间的空腔内通过隔板分隔成迂回流道,所述进水口(3)和所述出水口(4)通过所述迂回流道连接,所述迂回流道的流程大于所述上盘体(1)或所述下盘体(2)的周长,所述进水口(3)中心和所述出水口(4)中心的连线平行于所述上盘体(1)的长度或宽度边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淋浴废水余热回收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盘体(1)和下盘体(2),所述上盘体(1)和所述下盘体(2)均为矩形盘体,所述上盘体(1)的四个边缘分别和所述下盘体(2)的四个边缘固定连接,所述上盘体(1)上设置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所述进水口(3)和所述出水口(4)之间通过隔板隔开,所述上盘体(1)和所述下盘体(2)之间的空腔内通过隔板分隔成迂回流道,所述进水口(3)和所述出水口(4)通过所述迂回流道连接,所述迂回流道的流程大于所述上盘体(1)或所述下盘体(2)的周长,所述进水口(3)中心和所述出水口(4)中心的连线平行于所述上盘体(1)的长度或宽度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淋浴废水余热回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迂回流道为回字形迂回流道,所述回字形迂回流道包括多个逆时针流道(5)和多个顺时针流道(6),所述逆时针流道(5)和所述顺时针流道(6)均为设置开口的方环结构,所述逆时针流道(5)和所述顺时针流道(6)自外向内依次间隔套设,位于最外层的所述逆时针流道(5)和所述进水口(3)连接,位于最内层的所述逆时针流道(5)和所述出水口(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淋浴废水余热回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迂回流道包括至少一个正往复迂回流道(8)和/或至少一个反往复迂回流道(9),所述正往复迂回流道(8)为多个自左向右依次间隔设置的往流道(10)和复流道(11),所述反往复迂回流道(9)为多个自右向左依次间隔设置的所述往流道(10)和所述复流道(11),所述往流道(10)和所述复流道(11)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所述进水口(3)中心和所述出水口(4)中心的连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淋浴废水余热回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迂回流道包括一个所述正往复迂回流道(8),所述正往复迂回流道(8)一端的所述往流道(10)和所述进水口(3)连接,所述正往复迂回流道(8)另一端的所述复流道(11)和所述出水口(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淋浴废水余热回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迂回流道包括两个所述反往复迂回流道(9),两个所述反往复迂回流道(9)左右并列设置,左边的所述反往复迂回流道(9)一端的所述往流道(10)和所述进水口(3)连接,左边的所述反往复迂回流道(9)另一端的所述往流道(10)和右边的所述反往复迂回流道(9)一端的所述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徕怡
申请(专利权)人:魏徕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