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机构及具有其的冷暖式空调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30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冷暖式空调扇,包括出风框、PTC发热装置以及连接PTC发热装置的运动机构。运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与驱动装置相连且由其带动旋转的传动装置、设置在传动装置顺时针转动行程上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一监控开关以及设置在传动装置逆时针转动行程上的第二限位部和第二监控开关。传动装置顺时针转动时与第一限位部相互干涉并触碰第一监控开关,逆时针转动时与第二限位部相互干涉并触碰第二监控开关,以防止传动装置的曲柄过冲而造成监控开关的损坏。第二限位部上设有容置槽,传动装置与第二限位部干涉时传动装置的一部分收纳于容置槽内,以防止机器运输时传动装置的曲柄向上翻转。

Moving mechanism and cooling and heating air conditioning fan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动机构及具有其的冷暖式空调扇
本技术涉及一种温度调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冷暖式空调扇。
技术介绍
冷暖式空调扇是现代家庭喜爱的一种家用电器。其冷暖送风的切换,一般是通过自动调节内置的PTC发热装置来完成的。当PTC发热装置启动并处于出风口位置时,冷暖式空调扇送出暖风,当PTC发热装置关闭并远离出风口位置时,冷暖式空调扇则送出自然风或冷风。而PTC发热装置的位置变换,一般均是通过运动机构来实现的,通过电机带动传动件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从而拉动或推动PTC发热装置向下或向上移动,从而完成不同的送风功能。但,现有的运动机构在空调扇运转时容易发生过冲从而损坏检测到位情况的监控开关及内置电机。或在空调扇运输时曲柄容易受外力而向上翻转,造成机器无法运转。因此,如何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一种运动机构,包括与驱动装置相连并由其带动旋转的传动装置,传动装置顺时针转动行程上设有第一限位部,逆时针转动行程上设有第二限位部。传动装置顺时针转动时与第一限位部相互干涉,逆时针转动时与第二限位部相互干涉。进一步地,传动装置的顺时针转动行程上设有第一监控开关,传动装置与第一限位部相互干涉时触碰第一监控开关。进一步地,传动装置具有能够与第一监控开关相触碰的尖部,及与尖部相临设置的第一侧部;尖部在第一侧部与第一限位部相互干涉时触碰第一监控开关。进一步地,传动装置的逆时针转动行程上设有第二监控开关,传动装置与第二限位部相互干涉时触碰第二监控开关。进一步地,传动装置具有能够与第二监控开关相触碰的斜面,及与斜面相临设置的第二侧部;斜面在第二侧部与第二限位部相互干涉时触碰第二监控开关。进一步地,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为凸台。进一步地,第一限位部上设有容置槽,传动装置与第一限位部干涉时传动装置的一部分收纳于容置槽内。进一步地,传动装置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驱动装置上的曲柄;尖部及第一侧部设置在曲柄上。进一步地,传动装置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驱动装置上的曲柄;斜面及第二侧部设置在曲柄上。本技术还公开一种冷暖式空调扇,包括出风框及滑动地设置于出风框内的PTC发热装置。出风框上还设有前述的运动机构,PTC加热装置通过传动杆与运动机构的传动装置活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在运动机构的顺时针、逆时针行程上设置限位部件,能够有效防止冷暖式空调扇在使用时曲柄过冲损坏监控开关(第一监控开关及第二监控开关)及电机。2、在产品运输过程中,限位部件能够有效防止曲柄因受外力向上翻转,而造成的机器无法正常运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冷暖式空调扇的第一限位部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空调扇的第一限位部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一。图3为图2中传动装置与第二限位部及第二监控开关相互作用时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空调扇的第一限位部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二。图5为图4中传动装置与第一限位部及第一监控开关相互作用时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的传动装置与第一限位部及第一监控开关相互作用时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的传动装置中曲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充分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技术效果,现通过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技术做一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图2、图4及图6所示,本技术的冷暖式空调扇包括出风框7、PTC发热装置8及运动机构。出风框7设置在空调扇壳体内,其具有一容腔71,容腔71的底部设有连通空调扇外部的出风口72及停放坪73。PTC发热装置8通过滑动组件滑动地设置于容腔71内。该滑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容腔7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的滑轨及与滑轨相匹配的、设置在PTC发热装置8上的滑槽。滑轨置于滑槽内滑动,使PTC发热装置8能够沿着滑轨导引的方向在出风口72及停放坪73间进行位置变换。即,PTC发热装置8工作时滑动到出风口72上,不工作时停留在停放坪73上。PTC发热装置8在工作及非工作状态时的移动是通过运动机构带动实现的。该运动机构设置在出风框7内,靠近容腔71处,其包括驱动装置1、传动装置2、限位装置及监控装置。本技术中,驱动装置1为同步电机。传动装置2包括曲柄21,曲柄21的一端与同步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连接有传动杆9,传动杆9的一端活动连接PTC发热装置8。曲柄21由同步电机带动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转动,传动杆9以与曲柄21连接端为轴转动从而推动或拉动PTC发热装置8,使其在容腔71内滑动以变换位置。当同步电机带动曲柄21逆时针转动时,推动传动杆9从而使PTC发热装置8滑向出风口72;当同步电机带动曲柄21顺时针转动时,拉动传动杆9从而使PTC发热装置8滑向停放坪73。如图1至图6所示,为保证PTC发热装置8在停放坪73的停留到位,以及在出风口72的停留到位,本技术在出风框7靠近同步电机的位置设有监控装置,其包括第一监控开关5及第二监控开关6,两者均为微动开关。同时,为保障同步电机、监控装置不受损坏,出风框7上还设有限制传动装置2转动的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包括第一限位部3及第二限位部4。第一限位部3及第一监控开关5设置在曲柄21顺时针转动行程上。如图5、图7所示,具体来讲,第一监控开关5具有第一传动元件51,曲柄21上设有能够与第一传动元件51相触碰的尖部22及与尖部22相临设置的第一侧部23。当曲柄21被同步电机带动做顺时针旋转转动到第一限位部3时,第一侧部23抵顶在第一限位部3上。同时,尖部22触碰第一传动元件51,使第一监控开关5断开同步电机与控制电路的电性连接,以保证PTC发热装置8停留在停放坪73上预设的停放位置,同时也防止了曲柄21过冲导致同步电机受损的情况发生。第二限位部4及第二监控开关6设置在曲柄21逆时针转动行程上。如图3、图7所示,具体来讲,第二监控开关6具有第二传动元件61,曲柄21上设有能够与第二传动元件61相触碰的斜面24及与斜面24相临设置的第二侧部25。当曲柄21被同步电机带动做逆时针旋转转动到第二限位部4时,第二侧部25抵顶在第二限位部4上。同时,斜面24触碰第二传动元件61,使第二监控开关6断开同步电机与控制电路的电性连接,以保证PTC发热装置8停留在出风口72上预设的停放位置,同时也防止了曲柄21过冲导致同步电机受损的情况发生。限位装置的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前述第一限位部3及第二限位部4可以是凸台、凸片或凸肋的其中一种,只要起到与曲柄21相互干涉的作用即可,并不受限于本实施例的形状。进一步地,第一限位部3及第二限位部4上分别具有与第一侧部23及第二侧部25相匹配的倾斜面,以增大与曲柄21的接触面积,更稳固的进行限位止挡。限位装置的实施例二:如图2、图4、图5及图6所示,第一限位部3可以是具有容置槽31的凸台,容置槽31的一开口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动机构,包括与驱动装置相连并由其带动旋转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顺时针转动行程上设有第一限位部,逆时针转动行程上设有第二限位部;传动装置顺时针转动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互干涉,逆时针转动时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互干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机构,包括与驱动装置相连并由其带动旋转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顺时针转动行程上设有第一限位部,逆时针转动行程上设有第二限位部;传动装置顺时针转动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互干涉,逆时针转动时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互干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的顺时针转动行程上设有第一监控开关,所述传动装置与第一限位部相互干涉时触碰所述第一监控开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具有能够与第一监控开关相触碰的尖部,及与所述尖部相临设置的第一侧部;所述尖部在第一侧部与第一限位部相互干涉时触碰第一监控开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的逆时针转动行程上设有第二监控开关,所述传动装置与第二限位部相互干涉时触碰所述第二监控开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具有能够与第二监控开关相触碰的斜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逸鸿黄忠平莫贤乐雷明静白建东梁刚孔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