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回风口,包括电控外框、净化模块和初效网,所述电控外框上方可拆卸连接电器盒,所述电器盒电性连接所述净化模块,且所述电控外框内侧由内到外依次可拆卸安装净化模块和初效网;所述净化模块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侧可拆卸连接除尘段和除化学污染物段,所述除尘段靠近所述初效网设置,且所述除化学污染物段内设有多种除化学污染物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净化模块内设置有除尘段和除化学污染物段,除尘段通过多种模块的选择,然后除化学污染物段内是有多种除化学物模块,使得净化模块的功能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回风口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回风口。
技术介绍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家电产品,主要分为家用、商用、工业、楼宇。空气净化器中有多种不同的技术和介质,使它能够向用户提供清洁和安全的空气。常用的空气净化技术有:吸附技术、负(正)离子技术、催化技术、光触媒技术、HEPA高效过滤技术、静电集尘技术等;材料技术主要有:光触媒、活性炭、极炭心滤芯技术、合成纤维、HEAP高效材料、负离子发生器等。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多采为复合型,即同时采用了多种净化技术和材料介质。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在其内侧设置有静电除尘结构,利用静电除尘结构进行除尘。但是,由于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并且每种污染物都具有其自身特性,技术原理也有着各自针对性污染物及优劣势,利用单种空气净化方式不能去除所有空气污染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回风口,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由于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并且每种污染物都具有其自身特性,技术原理也有着各自针对性污染物及优劣势,利用单种空气净化方式不能同时去除物理污染物、气态污染物以及微生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回风口,包括电控外框、净化模块和初效网,所述电控外框上方可拆卸连接电器盒,所述电器盒电性连接所述净化模块,且所述电控外框内侧由内到外依次可拆卸安装净化模块和初效网;所述净化模块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侧可拆卸连接除尘段和除化学污染物段,所述除尘段靠近所述初效网设置,且所述除化学污染物段内设有至少一种除化学污染物模块。优选的,所述电控外框内侧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初效网包括外框和网面,所述外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优选的,所述除尘段为蜂巢式高压静电模块、板式高压静电模块、驻电极模块和纤维过滤模块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除化学污染物段为光催化模块、冷触媒模块和活性炭模块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除化学污染物段中的各模块依次排列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净化模块,而净化模块内设有除尘段和除化学污染物段,从而达到同时去除物理污染物、气态污染物以及微生物的目的,并且除化学污染物段为多种,从而通过多个除化学污染物模块的自由组合,从而达到同时去除物理污染物、气态污染物以及微生物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多功能组合式回风口三视图;图3是本技术净化模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控外框,11-电器盒,12-第一滑槽,2-净化模块,21-固定框,22-除尘段,23-除化学污染物段,3-初效网,31-外框,32-网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照图1-3,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回风口,包括电控外框1、净化模块2和初效网3,所述电控外框1上方可拆卸连接电器盒11,所述电器盒11电性连接所述净化模块2,且所述电控外框1内侧由内到外依次可拆卸安装所述净化模块2和所述初效网3;所述净化模块2包括固定框21,所述固定框21内侧可拆卸连接除尘段22和除化学污染物段23,所述除尘段22靠近所述初效网3设置,且所述除化学污染物段23内设有至少一种除化学污染物模块。实施例,请参照图1-3,所述电控外框1内侧设有第一滑槽12,所述初效网3包括外框31和网面32,所述外框3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12。实施例,请参照图1-3,所述除尘段22为蜂巢式高压静电模块、板式高压静电模块、驻电极模块和纤维过滤模块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除化学污染物段23为光催化模块、冷触媒模块和活性炭模块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除化学污染物段23中的各模块依次排列设置。操作原理:首先除尘段有蜂巢式高压静电模块、板式高压静电杀菌除尘模块、驻电极过滤模块和纤维过滤模块,然后根据每种的优点进行选择至少一种;所述蜂巢式高压静电模块:蜂巢式高压静电杀菌除尘段必须制造出两个电场,一个电场使空气中尘埃荷电,称为荷电电场;另一个电场使荷电尘粒分离收集,称为分离电场。荷电场的放电极(金属针)连接高压直流电源的正极,分离电场的集尘极(蜂巢状)接地为负极。接通电源以后,阴极和阳极之间就建立了一个非均匀的电场,阳极的周围电场最大。当放电极周围的空气全部电离后,产生了电晕。放电极(金属针)电晕范围通常只是周围几毫米处。由于电晕区的范围很小,只有负离子进入电晕内区,少量的尘粒在电晕内区通过,获得负电荷,沉积在电晕极上。正离子进入电晕外区,与电晕外区通过尘粒相碰,使空气中的尘粒带正电荷,捕捉到集尘板上,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所述板式高压静电杀菌除尘模块:空气中含有粉尘颗粒的气体在经过净化装置时,首先大的颗粒物会被初效过滤器拦截滤除,继续前进到接有高压直流电源的阳极线(放电正极)和接地阴极板(负极板)之间所形成的高压电场后,由于阳极产生电晕放电,气体会被迅速电离,此时,根据正负相吸原理,带正电的粒子在强大的电场力的作用下撞向阴极板,并被吸附沉淀在阴极板上,运动过程中由于细菌的细胞核和细胞膜之间带有微小的电位差,因此亦会被高压电荷瞬间释放的能量捕杀,失去生物活性而被彻底杀死,进而达到除尘灭菌的目的。所述驻电极过滤模块:其捕集力主要是带电纤维对微粒(带电或不带电粒子)的库仑力和感应力。静电增强纤维过滤是采用预荷电或加外电场实现增效降阻的目的,但如果移开外电场,纤维保持电荷的时间极短暂,或电荷残留量很快衰减。而驻电极过滤材料能够长期储存空间电荷。人们通过对介电材料施加电场,并采用一定的物理化学方法使电荷或电极化状态长久地驻留在电解质上,可制成长寿的驻电极。所述纤维过滤模块:纤维过滤技术主要采用过滤分离方法:通过设置不同性能的过滤器,除去空气中的悬尘埃粒子和微生物,也即通过滤料将尘埃粒子捕集截留下来。它所用的滤料为较细直径的纤维,既能使气流顺利通过,也能有效地捕集尘埃粒子然后在进行除化学污染物模块的选择,除化学污染物模块为多种排列组合设置,即其数量为大于等于一种,且除化学污染物模块主要为光催化模块、冷触媒模块、活性炭模块,然后在利用其对应的特性进行选择组合;光催化模块:通过本身具有杀菌力的特殊光源(单波长紫外线灯管、双波长紫外线灯管、宽波幅高能光子管或纳米光子发生管等)照射光催化材料(二氧化钛或多种稀有金属催化材料)结合空气中的水和氧气进行光催化反应,快速产生高浓度的高级杀菌离子团(氢氧离子、超氧离子、负氧离子、过氧化氢离子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回风口,包括电控外框(1)、净化模块(2)和初效网(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外框(1)上方可拆卸连接电器盒(11),所述电器盒(11)电性连接所述净化模块(2),且所述电控外框(1)内侧由内到外依次可拆卸安装所述净化模块(2)和所述初效网(3);所述净化模块(2)包括固定框(21),所述固定框(21)内侧可拆卸连接除尘段(22)和除化学污染物段(23),所述除尘段(22)靠近所述初效网(3)设置,且所述除化学污染物段(23)内设有多种除化学污染物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回风口,包括电控外框(1)、净化模块(2)和初效网(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外框(1)上方可拆卸连接电器盒(11),所述电器盒(11)电性连接所述净化模块(2),且所述电控外框(1)内侧由内到外依次可拆卸安装所述净化模块(2)和所述初效网(3);所述净化模块(2)包括固定框(21),所述固定框(21)内侧可拆卸连接除尘段(22)和除化学污染物段(23),所述除尘段(22)靠近所述初效网(3)设置,且所述除化学污染物段(23)内设有多种除化学污染物模块。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千秋,张庭祥,潘辉,余立尧,陈笑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肯菲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