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灶壳体及集成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29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灶壳体及集成灶,涉及集成灶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机架与围板;所述机架包括支撑架和底座,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围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集成灶壳体及集成灶,由机架与围板共同作用,提高了集成灶的整体牢固性,提高了支撑强度,功能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灶壳体及集成灶
本技术涉及集成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成灶壳体及集成灶。
技术介绍
随着集成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厨房中使用集成灶,做为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效果好,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但是,现有集成灶的壳体并未针对多功能的集成灶有统一的设计,作为集成了多种设备的集成灶,其壳体既要做到支撑强度高,又要美观,并且能够具有调节高度等功能。由此可见,需要对集成灶壳体进行优化设计,针对壳体需要实现的功能做统一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目前集成灶壳体设计不合理,集成灶侧壁强度不高,加强结构不牢固,且进风口与把手分离设置,出风口也并未对带出的油进行处理。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灶壳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机架与围板;所述机架包括支撑架和底座,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围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围板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出设有出风口座,所述出风口座通过连接件与风道连接,所述连接件上设有漏油孔。本技术提供的壳体,由机架与围板共同作用,提高了集成灶的整体牢固性,提高了支撑强度。可选地,所述风道的底板与所述出风口座连接位置处设有挡油部,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挡油部与所述出风口座之间,将出风口内侧的油污进行阻挡,防止吹出的风将风道中的油渍吹出。可选地,所述漏油孔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底部,进一步将出风口处积攒的油污导流出,防止从出风口溅出。可选地,所述漏油孔的下方设有接油板,所述接油板适于将所述漏油孔滴落的油导流至出油口处,对漏油孔滴落的油进行收集,并导流至出油口处,再集合到油盒倒出。可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竖向筋、第二竖向筋和第一横向筋,所述第一竖向筋、所述第二竖向筋和所述第一横向筋组成“H”型结构;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立设置,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提供的支撑架结构简单,制成强度高,并且在多个方向提高了壳体的结构强度。可选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二横向筋,所述第二横向筋与所述第一竖向筋及所述第二竖向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向筋、所述第二竖向筋和所述第二横向筋组成“H”型结构。两个横向筋加上两个竖向筋的连接方式,有效的防止竖向筋在支撑过程中发生弯曲,提高了机架的强度。可选地,所述围板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与背板,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机架外围多个方向设置围板,提高了壳体内部的封闭程度,也有效的提高了壳体的支撑强度。可选地,所述围板还包括底壳,所述底壳位于所述底座的下侧。有效的防止壳体内部的油污滴落到地面上。可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左侧板和/或所述右侧板上,所述把手包括侧壁与底面,所述侧壁与所述底面围合成一凹槽,所述底面上设置有通孔,为灶头提供氧气。本技术的另一部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灶,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集成灶壳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集成灶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机架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机架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油盒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油盒示意图二;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油盒支架示意图一;图8为图7的Ⅰ处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机架示意图三;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机架示意图四;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机架示意图五;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集成灶背部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把手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把手凹槽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把手侧视图一;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接触面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格栅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卡槽示意图;图1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卡槽示意图;图20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把手侧视图二;图2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风道示意图;图22为图21的Ⅱ处放大图一;图23为图21的Ⅱ处放大图二。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机架,111-支撑架,1111-第一竖向筋,1112-第二竖向筋,1113-第一横向筋,1114-第二横向筋,1115-连接条,112-底座,1121-第一支架,1122-第二支架,1123-前支架,1124-后支架,12-围板,121-左侧板,122-右侧板,123-背板,124-底壳,125-接油板,13-调节部,131-调节螺栓,14-油盒支架,141-定位块,142-定位片,15-容纳口,16-把手,161-侧壁,1611-接触面,1612-卡扣,162-底面,163-凹槽,164-通孔,1641-格栅,165-翻板,166-第一卡槽,167-第二卡槽,2-出风口座,3-风道,31-底板,311-翻边,312-出油口,4-挡油部,41-螺钉孔,5-连接件,51-延伸板,52-漏油孔,6-油盒,61-拉手,62-透明板,63-油盒腔,7-炉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说明的是,各实施例中的术语名词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方位的词语,只是为了简化描述基于说明书附图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所指的元件和装置等必须按照说明书中特定的方位和限定的操作及方法、构造进行操作,该类方位名词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外,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灶壳体,如图1-图4所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机架11、围板12、调节部13、油盒支架14、容纳口15与把手16,具体地,机架11包括支撑架111和底座112,支撑架固定连接在底座112的上方;围板12为壳体1外围的壳板,围板12固定连接在机架11上;调节部13设置在底座112上,具体地设置在底座112的下侧,包括调节螺栓131;油盒支架14设置在底座112上,较好地为螺钉固定连接,油盒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灶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机架(11)与围板(12);/n所述机架(11)包括支撑架(111)和底座(112),所述支撑架(111)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12)的上方;/n所述围板(12)固定在所述机架(11)上,所述围板(12)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出风口座(2),所述出风口座(2)通过连接件(5)与风道(3)连接,所述连接件(5)上设有漏油孔(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灶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机架(11)与围板(12);
所述机架(11)包括支撑架(111)和底座(112),所述支撑架(111)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12)的上方;
所述围板(12)固定在所述机架(11)上,所述围板(12)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出风口座(2),所述出风口座(2)通过连接件(5)与风道(3)连接,所述连接件(5)上设有漏油孔(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3)的底板(31)与所述出风口座(2)连接位置处设有挡油部(4),所述连接件(5)位于所述挡油部(4)与所述出风口座(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油孔(52)位于所述连接件(5)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油孔(52)的下方设有接油板(125),所述接油板(125)适于将所述漏油孔(52)滴落的油导流至出油口(312)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11)包括第一竖向筋(1111)、第二竖向筋(1112)和第一横向筋(1113),所述第一竖向筋(1111)、所述第二竖向筋(1112)和所述第一横向筋(1113)组成“H”型结构;
所述底座(112)包括第一支架(1121)和第二支架(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昊吴喜志宋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厨电制造有限公司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