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碟工矿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26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碟工矿灯,属于灯具技术领域;所述第一散热环背面沿径向均匀设有散热支片,正面设置有第一灯座,散热支片之间连接有开设散热孔的散热板,散热板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环状结构,第一灯座内侧连接有第二灯座,第二散热环正面设有第二灯座,第二散热环的内外两侧沿径向均匀设有散热鳍片,且外侧的散热鳍片与第一灯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灯座内部设置散热支片,并安装有散热孔的散热板,通过在第二灯坐上设置散热鳍片,第一灯座和第二灯座均为中空结构,保证连接牢固的前提下,结构之间接触面积小,在连接处不影响散热,使得在矿道内长期使用后,保证较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碟工矿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飞碟工矿灯,属于灯具

技术介绍
传统飞碟工矿灯多为压铸铝材实心工艺,在安装灯体后造成散热能力不好,且在矿道内,工矿灯一般需要长期使用,不能保证散热效果后,工矿灯的使用寿命较短,维修较为频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在第一灯座内部设置散热支片,并安装有散热孔的散热板,通过在第二灯坐上设置散热鳍片,第一灯座和第二灯座均为中空结构,保证连接牢固的前提下,结构之间接触面积小,在连接处不影响散热,使得在矿道内长期使用后,保证较好的散热效果。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飞碟工矿灯包括第一灯体、第二灯体、安装座、铰接座,所述第一灯体由第一灯座、第一散热环、散热支片、散热板、构成,所述第一散热环背面沿径向均匀设有散热支片,正面设置有第一灯座,散热支片之间连接有开设散热孔的散热板,散热板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环状结构,第一灯座内侧连接有第二灯座,所述第二灯座包括第二散热环、散热鳍片、第二灯座,所述第二散热环正面设有第二灯座,第二散热环的内外两侧沿径向均匀设有散热鳍片,且外侧的散热鳍片与第一灯体相连接,所述第二灯座背面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安装有角度可调的铰接座。优选地,所述安装座和铰接座均为U形结构,安装座两侧与铰接座两侧相铰接,且安装座两侧沿铰接位置径向均匀设有调节孔,调节孔位置通过安装螺栓与铰接座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安装座两侧沿铰接位置径向180度范围内均匀设有调节孔,均布的调节孔与铰接位置的距离相同。优选地,所述铰接座上设有安装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在第一灯座内部设置散热支片,并安装有散热孔的散热板,通过在第二灯坐上设置散热鳍片,第一灯座和第二灯座均为中空结构,保证连接牢固的前提下,结构之间接触面积小,在连接处不影响散热,使得在矿道内长期使用后,保证较好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背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面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第一散热环、2-散热支片、3-散热板、4-第二散热环、5-第一灯体、6-散热鳍片、7-安装座、8-铰接座、9-调节孔、10-安装孔、11-第二灯体、12-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如图1-2所示,所述飞碟工矿灯包括第一灯体5、第二灯体11、安装座7、铰接座8,所述第一灯体5由第一灯座、第一散热环1、散热支片2、散热板3、构成圆环状结构,所述第一散热环1背面沿径向均匀设有散热支片2,正面设置有第一灯体5,第一散热环1为圆环状结构,散热支片2之间沿第一散热环1背面连接有开设散热孔12的散热板3,使得散热支片2凸起用于安装散热板3,使得散热板3与第一散热环1之间形成中空结构,再增加散热板3的散热孔12,以此保证第一灯座的散热效果,散热板3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环状结构,第一灯座内侧连接有第二灯座,所述第二灯座包括第二散热环4、散热鳍片6、第二灯座,所述第二散热环4正面设有第二灯座,第二散热环4的内外两侧沿径向均匀设有散热鳍片6,散热鳍片6竖直插入第二散热环4连接固定,使得第二散热环4与散热鳍片6之间接触面积小,且外侧的散热鳍片6与第一灯体5相连接,连接处为外侧的散热鳍片6顶部与第一灯体5内侧的第一散热环1、散热支片2、散热板3,使得第一灯体5和第二灯体11连接固定,从而第一灯体5和第二灯体11的各部件之间固定后,连接位置的接触面积小,以此保证散热效果,第一灯体5和第二灯体11上都均匀设置有LED灯。所述第二灯座背面设有安装座7,安装座7上安装有角度可调的铰接座8,所述安装座7和铰接座8均为U形结构,安装座7两侧与铰接座8两侧相铰接,且安装座7两侧沿铰接位置径向均匀设有调节孔9,调节孔9位置通过安装螺栓与铰接座8连接固定,所述安装座7两侧沿铰接位置径向180度范围内均匀设有调节孔9,均布的调节孔9与铰接位置的距离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为6个沿铰接位置均布的调节孔9,且6个调节孔9之间的间距,以及调节孔9到铰接位置的距离均相同,使得铰接座8上的螺栓通过转动可一一对应两侧的调节孔9,且6个调节孔9中,两个调节孔9之间所成角度为30度,即每次可呈30度阶梯增长调节铰接座8在安装座7上的角度,调节到适宜角度后,通过螺栓穿入调节孔9固定即可。优选地,所述铰接座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可设置为圆孔状,可可设置为腰子孔,圆孔状便于采用螺栓固定连接,腰子孔使得采用螺栓安装后,安装的位置可沿着腰子孔可调。本技术通过在第一灯座内部设置散热支片,并安装有散热孔的散热板,通过在第二灯坐上设置散热鳍片,第一灯座和第二灯座均为中空结构,保证连接牢固的前提下,结构之间接触面积小,在连接处不影响散热,使得在矿道内长期使用后,保证较好的散热效果。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碟工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碟工矿灯包括第一灯体、第二灯体、安装座、铰接座,所述第一灯体由第一灯座、第一散热环、散热支片、散热板、构成,所述第一散热环背面沿径向均匀设有散热支片,正面设置有第一灯座,散热支片之间连接有开设散热孔的散热板,散热板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环状结构,第一灯座内侧连接有第二灯座,所述第二灯座包括第二散热环、散热鳍片、第二灯座,所述第二散热环正面设有第二灯座,第二散热环的内外两侧沿径向均匀设有散热鳍片,且外侧的散热鳍片与第一灯体相连接,所述第二灯座背面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安装有角度可调的铰接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碟工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碟工矿灯包括第一灯体、第二灯体、安装座、铰接座,所述第一灯体由第一灯座、第一散热环、散热支片、散热板、构成,所述第一散热环背面沿径向均匀设有散热支片,正面设置有第一灯座,散热支片之间连接有开设散热孔的散热板,散热板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环状结构,第一灯座内侧连接有第二灯座,所述第二灯座包括第二散热环、散热鳍片、第二灯座,所述第二散热环正面设有第二灯座,第二散热环的内外两侧沿径向均匀设有散热鳍片,且外侧的散热鳍片与第一灯体相连接,所述第二灯座背面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金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意朗德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