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包封管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238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31
一种混凝土包封管道结构,包括从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珊瑚砂层和第二珊瑚砂层;第一珊瑚砂层的横截面呈倒置的梯形,在第一珊瑚砂层埋设有一组管道,一组管道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一组管道的外侧浇筑有混凝土包封层;混凝土包封层的顶部与第一珊瑚砂层的顶面平齐,混凝土包封层的底面与管道底部之间间距为200mm~300mm,混凝土包封层的侧面与管道对应一侧侧面之间间距为200mm~300mm;第二珊瑚砂层铺设在第一珊瑚砂层顶部,第二珊瑚砂层的两侧与道路结构的两侧边平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混凝土包封航煤管道的施工方法中,因管道上浮和偏移存在的质量不合格、需要返工而延误工期的技术问题。

A concrete encased pip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包封管道结构
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混凝土包封管道结构。
技术介绍
在航煤管道施工中,通常涉及埋地管道穿越各种道路的安装施工,出于管道使用阶段的安全考虑,通常会设置保护套管的办法对管道进行保护。在高水位区域,管道套管的使用极易受水位影响,导致套管偏移、腐蚀等,影响管道的施工质量,且阴极保护施工必须在套管采用牺牲阳极的做法,施工繁琐;而混凝土包封的施工办法可以较好的避免套管腐蚀问题,管道的阴极保护采用柔性阳极外加电流,施工简便。由于包封混凝土在施工中一般浇筑两次以上才能完成整个工序,在第二次浇筑时施工人员往往忽视或不重视质量控制,导致施工质量问题,严重时导致返工从而延误工期,这让此道工序成为一种质量通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包封管道结构,要解决传统的混凝土包封航煤管道的施工方法中,因管道上浮和偏移存在的质量不合格、需要返工而延误工期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包封管道结构,设置在珊瑚砂高水位区域中、道路结构的底部;包括有从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珊瑚砂层和第二珊瑚砂层;所述第一珊瑚砂层的横截面呈倒置的梯形,在第一珊瑚砂层埋设有一组管道,并且一组管道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在一组管道的外侧浇筑有混凝土包封层;所述混凝土包封层的顶部与第一珊瑚砂层的顶面平齐,混凝土包封层的底面与管道底部之间的间距为200mm~300mm,混凝土包封层的侧面与管道对应一侧侧面之间的间距为200mm~300mm;所述第二珊瑚砂层铺设在第一珊瑚砂层的顶部,并且第二珊瑚砂层的两侧超出第一珊瑚砂层的两侧、与道路结构的两侧边平齐。优选的,所述第一珊瑚砂层的厚度为300mm~500mm;第一珊瑚砂层的底部宽度为2300mm~2800mm;第一珊瑚砂层的顶部宽度为1900mm~2400mm。优选的,所述管道的顶部与第一珊瑚砂层顶部之间的间距为200mm~280mm。优选的,所述第二珊瑚砂层的两侧超出第一珊瑚砂层的两侧的长度为400mm~800mm;所述第二珊瑚砂层的厚度为不小于200mm。优选的,所述道路结构由下而上依次包括有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同步碎石封层、下面层、中面层和上面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了分仓分层浇筑混凝土的方法,保证了混凝土包封的施工质量,防止管道上浮、偏移。2、本技术在浇筑混凝土包封层时采用锚固装置分段进行管道固定,极大减少了管道在混凝土包封时的管道位置偏差;并且在混凝土包封分层浇筑过程中,可及时进行管道位置的检测,一旦发现少量的管道位置偏差,可在底层混凝土凝固前及时进行纠正;在调整管道的位置后加固锚固装置,进行上层混凝土浇筑,此时,管道位置已基本固定;最后进行其他分仓浇筑,有效控制了管道在包封施工时的位置偏移及漂浮。3、本技术在珊瑚砂高水位区域,穿越飞机跑道的管道外侧采用混凝土包封,可有效的抗飞机起降冲击及保证管道的位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混凝土包封管道结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第一次开挖后管沟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次开挖后管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第二次开挖后管沟设有集水坑位置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第二次开挖后管沟相邻集水坑之间部位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长沟段和短沟段布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管道外侧设置锚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管道外侧设置锚固装置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珊瑚砂层、2-第二珊瑚砂层、3-管道、4-混凝土包封层、5-管沟、5.1-长沟段、5.2-短沟段、6-排水沟、7-集水坑、8-围护、9-模板、10-底基层、1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2-沥青同步碎石封层、13-下面层、14-中面层、15-上面层、16-锚固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8所示,这种混凝土包封管道结构,设置在珊瑚砂高水位区域中、道路结构的底部;包括有从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珊瑚砂层1和第二珊瑚砂层2;所述第一珊瑚砂层1的横截面呈倒置的梯形,在第一珊瑚砂层1埋设有一组管道3,并且一组管道3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在一组管道3的外侧浇筑有混凝土包封层4;所述混凝土包封层4的顶部与第一珊瑚砂层1的顶面平齐,混凝土包封层4的底面与管道3底部之间的间距为200mm~300mm,混凝土包封层4的侧面与管道3对应一侧侧面之间的间距为200mm~300mm,200mm~300m的混凝土包封层4能满足包封后对管道3的保护作用,过多砼包封将浪费材料;所述第二珊瑚砂层2铺设在第一珊瑚砂层1的顶部,并且第二珊瑚砂层2的两侧超出第一珊瑚砂层1的两侧、与道路结构的两侧边平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凝土包封层4的底面与管道3底部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珊瑚砂层1的厚度为300mm~500mm;第一珊瑚砂层1的底部宽度为2300mm~2800mm;第一珊瑚砂层1的顶部宽度为1900mm~2400mm。本实施例中,所述管道3的顶部与第一珊瑚砂层1顶部之间的间距为200mm~280mm。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珊瑚砂层2的两侧超出第一珊瑚砂层1的两侧的长度为400mm~800mm;所述第二珊瑚砂层2的厚度为不小于200mm。本实施例中,所述道路结构由下而上依次包括有底基层10、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1、沥青同步碎石封层12、下面层13、中面层14和上面层15;其中,底基层10由水泥稳定珊瑚砂浇筑而成,厚度为300m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1的厚度为200mm;沥青同步碎石封层12的厚度为15mm;下面层13由沥青混凝土铺设而成,厚度为80mm;中面层14由改性沥青混凝土铺设而成,厚度为60mm;上面层15由改性沥青马蹄脂碎石铺设而成,厚度为50mm。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道路结构的各个结构层的厚度可以根据规范进行调整。这种混凝土包封管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管沟5的定位测量。步骤二,管沟5的开挖。步骤三,排水降水。步骤四,管道3的吊装下沟。步骤五,在混凝土包封层4施工前,测量管道3的标高、坐标、坡向和坡度,对管道3的位置进行校准。步骤六,模板9的支设,包括有侧模板和中间模板的支设;在进行分段分层浇筑前,侧模板支设在管道3的两侧,并且与管道3之间的间距为200mm~300mm;由管道3的起点至终点依次支设侧模板、并在侧模板的外侧设置钢管支撑,在长沟段5.1与短沟段5.2之间设置中间模板,在中间模板上、位于长沟段5.1一侧设置钢管支撑。步骤七,施工混凝土包封层4:混凝土分段分层浇筑,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管沟5沿长轴向进行分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包封管道结构,设置在珊瑚砂高水位区域中、道路结构的底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从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珊瑚砂层(1)和第二珊瑚砂层(2);所述第一珊瑚砂层(1)的横截面呈倒置的梯形,在第一珊瑚砂层(1)埋设有一组管道(3),并且一组管道(3)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在一组管道(3)的外侧浇筑有混凝土包封层(4);所述混凝土包封层(4)的顶部与第一珊瑚砂层(1)的顶面平齐,混凝土包封层(4)的底面与管道(3)底部之间的间距为200mm~300mm,混凝土包封层(4)的侧面与管道(3)对应一侧侧面之间的间距为200mm~300mm;所述第二珊瑚砂层(2)铺设在第一珊瑚砂层(1)的顶部,并且第二珊瑚砂层(2)的两侧超出第一珊瑚砂层(1)的两侧、与道路结构的两侧边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包封管道结构,设置在珊瑚砂高水位区域中、道路结构的底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从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珊瑚砂层(1)和第二珊瑚砂层(2);所述第一珊瑚砂层(1)的横截面呈倒置的梯形,在第一珊瑚砂层(1)埋设有一组管道(3),并且一组管道(3)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在一组管道(3)的外侧浇筑有混凝土包封层(4);所述混凝土包封层(4)的顶部与第一珊瑚砂层(1)的顶面平齐,混凝土包封层(4)的底面与管道(3)底部之间的间距为200mm~300mm,混凝土包封层(4)的侧面与管道(3)对应一侧侧面之间的间距为200mm~300mm;所述第二珊瑚砂层(2)铺设在第一珊瑚砂层(1)的顶部,并且第二珊瑚砂层(2)的两侧超出第一珊瑚砂层(1)的两侧、与道路结构的两侧边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包封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凤林施春犁于晓光罗晓雨郑梅张尚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