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小生专利>正文

一种防滴漏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233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滴漏水龙头,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内胆、控制内胆连通或关闭的阀芯和连接内胆的出水管,还包括用于连接出水管和内胆的旋转接头及防滴漏装置,旋转接头包括内芯管和套设在内芯管上的接管套,内芯管固定连接内胆,接管套固定连接出水管,内芯管开设有连通内胆和出水管的内孔,防滴漏装置包括主杆、隔水块和弹性组件,主杆穿插内孔,且主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伸出内孔的出水端,隔水块固设于第一端上,且隔水块能够封闭内孔,弹性组件套设于第二端上,弹性组件的一端与第二端相抵顶,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内芯管的进水端的端口处相抵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滴漏水龙头
本技术涉及水龙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滴漏水龙头。
技术介绍
目前水龙头已经应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水龙头作为供水系统的终端,是供水系统中与人们接触最多,也是使用最频繁的部件。水龙头频繁的开合,会导致阀芯的磨损。当阀芯磨损在一定程度或者阀芯出现崩角时,阀芯无法完全阻隔水的流通,则会使得水龙头出现滴漏的情况。水龙头出现滴漏后,如果不及时更换/维修会造成水资源的流失。但是水龙头出现滴漏后,水龙头还具备主要的功能,并不影响其正常的使用。如果就此更换又造成浪费。因此研究一种能够防止滴漏的水龙头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水龙头的结构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滴漏水龙头,以防止阀水龙头出现滴漏的情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滴漏水龙头,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内胆、控制内胆连通或关闭的阀芯和连接所述内胆的出水管,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内胆的旋转接头及防滴漏装置,所述旋转接头包括内芯管和套设在所述内芯管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滴漏水龙头,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内胆、控制内胆连通或关闭的阀芯和连接所述内胆的出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内胆的旋转接头及防滴漏装置,所述旋转接头包括内芯管和套设在所述内芯管上的接管套,所述内芯管固定连接所述内胆,接管套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所述内芯管开设有连通所述内胆和所述出水管的内孔,所述防滴漏装置包括主杆、隔水块和弹性组件,所述主杆穿插所述内孔,且所述主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伸出所述内孔的出水端,所述隔水块固设于所述第一端上,且所述隔水块能够封闭所述内孔,所述弹性组件套设于所述第二端上,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抵顶,所述弹性组件的另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滴漏水龙头,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内胆、控制内胆连通或关闭的阀芯和连接所述内胆的出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内胆的旋转接头及防滴漏装置,所述旋转接头包括内芯管和套设在所述内芯管上的接管套,所述内芯管固定连接所述内胆,接管套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所述内芯管开设有连通所述内胆和所述出水管的内孔,所述防滴漏装置包括主杆、隔水块和弹性组件,所述主杆穿插所述内孔,且所述主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伸出所述内孔的出水端,所述隔水块固设于所述第一端上,且所述隔水块能够封闭所述内孔,所述弹性组件套设于所述第二端上,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抵顶,所述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内芯管的进水端的端口处相抵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滴漏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固设有挡环,所述第一端的端部处开设有端部螺纹,所述第一端于所述挡环与所述端部螺纹间套设所述隔水块,所述第一端的端部螺接有与所述端部螺纹配合的端部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生叶信宝
申请(专利权)人:黄小生叶信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