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挡板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23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挡板止回阀,涉及止回阀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主阀体以及副阀体,主阀体内部开设有流道,主阀体内部一体成型有隔板,隔板将流道分隔成为进水段以及出水段,副阀体内部开设有联通出水段的通道,进水段与通道之间设置有斜板,斜板与进水段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斜板上开设有通孔,副阀体上铰接有挡板。由于斜板与进水段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挡板铰接于副阀体内部,当挡板在自重作用下将通孔遮盖时,挡板与斜板贴合,此时挡板也呈倾斜状态。在对该卧式挡板止回阀进行装配时,若出水口略微高于进水口,挡板仍然能够处于倾斜状态,且挡板仍能够在自重作用下将通孔遮盖,以此保证出水口的水不易反流至进水口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挡板止回阀
本技术涉及止回阀
,特别涉及一种卧式挡板止回阀。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挡板止回阀,如图1所示,包括主阀体1、固定连接于所述主阀体1侧壁上的副阀体2,所述主阀体1上开设有供水流过的流道3,且所述流道3的两端分别为供水流进流道3的进水口4以及供水流出流道3的出水口5,所述副阀体2内部设置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通过穿设于所述副阀体2上的铰接轴与所述副阀体2铰接。当水从进水口4流向出水口5一侧时,水流冲击挡板10使得挡板10绕转轴向出水口5一侧转动,此时进水口4与出水口5联通;当水从出水口5流向进水口4一侧时,水流冲击挡板10,使得挡板10抵紧于主阀体1的内壁,且挡板10将流道3隔断。不过这一挡板10止回阀在安装的时候,若出水口5略微高于进水口4,则挡板10无法有效阻隔水由出水口5流向进水口4一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挡板止回阀,其具有当出水口略微高于进水口时,挡板仍然能够阻隔水由出水口流向进水口的优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挡板止回阀,包括主阀体(1)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主阀体(1)侧壁上的副阀体(2),所述主阀体(1)内部开设有流道(3),所述流道(3)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4)以及出水口(5),其特征是:所述主阀体(1)内部一体成型有隔板(6),所述隔板(6)将流道(3)分隔成为联通于进水口(4)的进水段(31)以及联通于出水口(5)的出水段(32),所述副阀体(2)内部开设有通道(7),所述通道(7)联通于所述出水段(32),所述进水段(31)与所述通道(7)之间设置有斜板(8),所述斜板(8)与所述进水段(3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斜板(8)上开设有通孔(9),所述通孔(9)将所述进水段(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挡板止回阀,包括主阀体(1)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主阀体(1)侧壁上的副阀体(2),所述主阀体(1)内部开设有流道(3),所述流道(3)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4)以及出水口(5),其特征是:所述主阀体(1)内部一体成型有隔板(6),所述隔板(6)将流道(3)分隔成为联通于进水口(4)的进水段(31)以及联通于出水口(5)的出水段(32),所述副阀体(2)内部开设有通道(7),所述通道(7)联通于所述出水段(32),所述进水段(31)与所述通道(7)之间设置有斜板(8),所述斜板(8)与所述进水段(3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斜板(8)上开设有通孔(9),所述通孔(9)将所述进水段(31)与所述通道(7)联通,所述副阀体(2)上铰接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在自重作用下抵紧于所述斜板(8)并将所述通孔(9)遮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挡板止回阀,其特征是:所述斜板(8)朝向所述副阀体(2)的端面上一体成型有环形凸起(11),所述环形凸起(11)将所述通孔(9)包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挡板止回阀,其特征是:所述环形凸起(11)的外径向所述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涛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匠心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