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17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附属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力发电塔,其塔杆具有有效的减震措施,并且对塔杆底部进行支撑,从而提高塔杆的稳定性;包括两组塔杆、机舱、转动轴、轮毂和三组叶轮,两组塔杆中的一组塔杆的底端固定在另一组塔杆的顶端,机舱底部与位于上方的塔杆的顶端连接,传动轴与机舱右侧连接,轮毂与传动轴右侧连接,三组叶轮分别固定在轮毂的顶部、左下侧和右下侧;还包括四组支撑杆、多组连接杆、多组固定板、底座、四组吊索和质量块,四组支撑杆分别位于下方的塔杆底部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位于左前侧的支撑杆顶部的右后侧与所述塔杆的左前侧连接,位于右前侧的支撑杆顶部的左后侧与所述塔杆的右前侧连接。

Wind power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力发电塔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力发电塔。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风力发电塔是一种用于风力发电过程中,对机舱和叶轮对进行支撑,使其能够正常运转和使用的辅助装置,其在风力发电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风力发电塔包括两组塔杆、机舱、转动轴、轮毂和三组叶轮,两组塔杆中的一组塔杆的底端固定在另一组塔杆的顶端,机舱底部与位于上方的塔杆的顶端连接,传动轴与机舱右侧连接,轮毂与传动轴右侧连接,三组叶轮分别固定在轮毂的顶部、左下侧和右下侧;现有的风力发电塔使用时,将位于下方的塔杆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从而将所述装置竖立在地面上,然后通过风力带动叶轮进行转动,使所述装置进行发电;现有的风力发电塔使用中发现,由于需要使叶轮有足够的动力进行转动,因此塔杆的高度一般情况下都较高,而现有的塔杆缺乏减震处理,导致所述装置的稳定性较低;另外,两组塔杆缺乏一定的固定措施,同样影响所述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塔杆具有有效的减震措施,并且对塔杆底部进行支撑,从而提高塔杆的稳定性的风力发电塔。本技术的风力发电塔,包括两组塔杆、机舱、转动轴、轮毂和三组叶轮,两组塔杆中的一组塔杆的底端固定在另一组塔杆的顶端,机舱底部与位于上方的塔杆的顶端连接,传动轴与机舱右侧连接,轮毂与传动轴右侧连接,三组叶轮分别固定在轮毂的顶部、左下侧和右下侧;还包括四组支撑杆、多组连接杆、多组固定板、底座、四组吊索和质量块,四组支撑杆分别位于下方的塔杆底部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位于左前侧的支撑杆顶部的右后侧与所述塔杆的左前侧连接,位于右前侧的支撑杆顶部的左后侧与所述塔杆的右前侧连接,位于左后侧的支撑杆的顶部的右前侧与所述塔杆的左后侧连接,位于右后侧的支撑杆的顶部的左前侧与所述塔杆的右后侧连接,两组塔杆均为管状结构,四组支撑杆中的每组支撑杆的顶部均由上到下设置有两组第一连接口,位于下方的塔杆的底部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连通设置有八组第二连接口,八组第一连接口分别与对应位置的第二连接口相互连通,多组连接杆分别穿过八组第一连接口和八组第二连接口,多组固定板分别与多组连接杆的左端和右端连接,位于所述塔杆内部的多组固定板与塔杆内侧壁连接,位于所述塔杆外部的多组固定板分别与四组支撑杆的顶部连接,四组支撑杆的底部分别固定在底座顶部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位于上方的塔杆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板,四组吊索的顶部分别与转动板底部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质量块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与四组吊索的底端连接。本技术的风力发电塔,还包括变频室,变频室固定在底座顶部,变频室位于四组支撑杆之间,变频室位于下方的塔杆的下方,变频室内设置有变频腔。本技术的风力发电塔,还包括散热风扇,变频室顶部连通设置有风扇口,散热风扇安装在风扇口中,位于下方的塔杆的顶部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连通设置有四组散热口。本技术的风力发电塔,还包括温度计,温度计固定在变频室内部的右侧顶部。本技术的风力发电塔,还包括扶梯,扶梯固定在两组塔杆的内侧壁上,扶梯呈螺旋型。本技术的风力发电塔,还包括防撞环,防撞环固定位于上方的塔杆的内部底部,质量块位于防撞环内侧。本技术的风力发电塔,还包括滚珠轴承和连接轴,转动板顶部设置有转动槽,滚珠轴承固定在转动槽内,连接轴外侧与滚珠轴承内侧连接,连接轴顶部与机舱底部中心连接。本技术的风力发电塔,还包括四组衔接板,四组衔接板的上部分别与位于上方的塔杆的底部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四组衔接板的下部分别与位于下方的塔杆的顶部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对塔杆进行安装时,将底座预埋在地下,从而增强塔杆的稳固性,并且,通过四组支撑杆对两组塔杆的支撑,可以提高塔杆下方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所述装置能够更为稳定的固定在地面上,并且,两组塔杆底部的直径均大于其顶部的直径,从而使得下方的塔杆的底部和四组支撑杆底部的面积大于上方的塔杆的面积,从而使得所述装置呈梯形形状,使其能够更稳定的竖立在地面上,另外,通过固定板与多组连接杆与支撑杆和塔杆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使支撑杆与塔杆的连接更稳固,进一步提高所述装置的稳定性;另外,通过四组吊索将质量块悬挂在两组塔杆内部,使得四组吊索和质量块可以组成调谐阻尼装置,在两组塔杆发生晃动时,吊索带动质量块向塔杆晃动的方向发生晃动,从而降低塔杆的晃动幅度,减少塔杆的振动效果,提高其稳定性,从而提高所述装置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A部局部放大图。附图中标记:1、塔杆;2、机舱;3、转动轴;4、轮毂;5、叶轮;6、支撑杆;7、连接杆;8、固定板;9、底座;10、吊索;11、质量块;12、转动板;13、变频室;14、散热风扇;15、温度计;16、扶梯;17、防撞环;18、滚珠轴承;19、连接轴;20、衔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风力发电塔,包括两组塔杆1、机舱2、转动轴3、轮毂4和三组叶轮5,两组塔杆1中的一组塔杆1的底端固定在另一组塔杆1的顶端,机舱2底部与位于上方的塔杆1的顶端连接,传动轴与机舱2右侧连接,轮毂4与传动轴右侧连接,三组叶轮5分别固定在轮毂4的顶部、左下侧和右下侧;还包括四组支撑杆6、多组连接杆7、多组固定板8、底座9、四组吊索10和质量块11,四组支撑杆6分别位于下方的塔杆1底部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位于左前侧的支撑杆6顶部的右后侧与所述塔杆1的左前侧连接,位于右前侧的支撑杆6顶部的左后侧与所述塔杆1的右前侧连接,位于左后侧的支撑杆6的顶部的右前侧与所述塔杆1的左后侧连接,位于右后侧的支撑杆6的顶部的左前侧与所述塔杆1的右后侧连接,两组塔杆1均为管状结构,四组支撑杆6中的每组支撑杆6的顶部均由上到下设置有两组第一连接口,位于下方的塔杆1的底部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连通设置有八组第二连接口,八组第一连接口分别与对应位置的第二连接口相互连通,多组连接杆7分别穿过八组第一连接口和八组第二连接口,多组固定板8分别与多组连接杆7的左端和右端连接,位于所述塔杆1内部的多组固定板8与塔杆1内侧壁连接,位于所述塔杆1外部的多组固定板8分别与四组支撑杆6的顶部连接,四组支撑杆6的底部分别固定在底座9顶部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位于上方的塔杆1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板12,四组吊索10的顶部分别与转动板12底部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质量块11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与四组吊索10的底端连接;在对塔杆进行安装时,将底座预埋在地下,从而增强塔杆的稳固性,并且,通过四组支撑杆对两组塔杆的支撑,可以提高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风力发电塔,包括两组塔杆(1)、机舱(2)、转动轴(3)、轮毂(4)和三组叶轮(5),两组塔杆(1)中的一组塔杆(1)的底端固定在另一组塔杆(1)的顶端,机舱(2)底部与位于上方的塔杆(1)的顶端连接,传动轴与机舱(2)右侧连接,轮毂(4)与传动轴右侧连接,三组叶轮(5)分别固定在轮毂(4)的顶部、左下侧和右下侧,其特征在于,包括四组支撑杆(6)、多组连接杆(7)、多组固定板(8)、底座(9)、四组吊索(10)和质量块(11),四组支撑杆(6)分别位于下方的塔杆(1)底部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位于左前侧的支撑杆(6)顶部的右后侧与所述塔杆(1)的左前侧连接,位于右前侧的支撑杆(6)顶部的左后侧与所述塔杆(1)的右前侧连接,位于左后侧的支撑杆(6)的顶部的右前侧与所述塔杆(1)的左后侧连接,位于右后侧的支撑杆(6)的顶部的左前侧与所述塔杆(1)的右后侧连接,两组塔杆(1)均为管状结构,四组支撑杆(6)中的每组支撑杆(6)的顶部均由上到下设置有两组第一连接口,位于下方的塔杆(1)的底部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连通设置有八组第二连接口,八组第一连接口分别与对应位置的第二连接口相互连通,多组连接杆(7)分别穿过八组第一连接口和八组第二连接口,多组固定板(8)分别与多组连接杆(7)的左端和右端连接,位于所述塔杆(1)内部的多组固定板(8)与塔杆(1)内侧壁连接,位于所述塔杆(1)外部的多组固定板(8)分别与四组支撑杆(6)的顶部连接,四组支撑杆(6)的底部分别固定在底座(9)顶部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位于上方的塔杆(1)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板(12),四组吊索(10)的顶部分别与转动板(12)底部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质量块(11)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与四组吊索(10)的底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风力发电塔,包括两组塔杆(1)、机舱(2)、转动轴(3)、轮毂(4)和三组叶轮(5),两组塔杆(1)中的一组塔杆(1)的底端固定在另一组塔杆(1)的顶端,机舱(2)底部与位于上方的塔杆(1)的顶端连接,传动轴与机舱(2)右侧连接,轮毂(4)与传动轴右侧连接,三组叶轮(5)分别固定在轮毂(4)的顶部、左下侧和右下侧,其特征在于,包括四组支撑杆(6)、多组连接杆(7)、多组固定板(8)、底座(9)、四组吊索(10)和质量块(11),四组支撑杆(6)分别位于下方的塔杆(1)底部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位于左前侧的支撑杆(6)顶部的右后侧与所述塔杆(1)的左前侧连接,位于右前侧的支撑杆(6)顶部的左后侧与所述塔杆(1)的右前侧连接,位于左后侧的支撑杆(6)的顶部的右前侧与所述塔杆(1)的左后侧连接,位于右后侧的支撑杆(6)的顶部的左前侧与所述塔杆(1)的右后侧连接,两组塔杆(1)均为管状结构,四组支撑杆(6)中的每组支撑杆(6)的顶部均由上到下设置有两组第一连接口,位于下方的塔杆(1)的底部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连通设置有八组第二连接口,八组第一连接口分别与对应位置的第二连接口相互连通,多组连接杆(7)分别穿过八组第一连接口和八组第二连接口,多组固定板(8)分别与多组连接杆(7)的左端和右端连接,位于所述塔杆(1)内部的多组固定板(8)与塔杆(1)内侧壁连接,位于所述塔杆(1)外部的多组固定板(8)分别与四组支撑杆(6)的顶部连接,四组支撑杆(6)的底部分别固定在底座(9)顶部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位于上方的塔杆(1)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板(12),四组吊索(10)的顶部分别与转动板(12)底部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质量块(11)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与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明褚明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富安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