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金属屋面屋脊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097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金属屋面屋脊防水结构,包括内屋脊盖板和设于内屋脊盖板外侧的外屋脊盖板,内屋脊盖板通过内盖板支座固定于屋面板上,内盖板支座设有第一防水结构,第一防水结构用于抵挡水的倒流,外屋脊盖板通过外盖板支座固定于屋面板上,外盖板支座设有第二防水结构,第二防水结构用于抵挡水的倒流;还包括防渗水衬板,防渗水衬板外包限位于屋面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防水结构抵挡水的倒流,可对内屋脊盖板起到防水作用,通过第二防水结构抵挡水的倒流,可对外屋脊盖板起到防水作用,再通过防渗水衬板对屋面板的防水作用,能有效减少屋脊漏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金属屋面屋脊防水结构
本技术属于金属屋面系统防水
,具体涉及一种轻质金属屋面屋脊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金属屋面系统发展迅猛,很多机场、车站、厂房、体育馆等建筑都广泛采用该类屋面形式,该屋面体系具有工业化程度高、自重轻、稳定性好、外形美观的特点。缺点是轻质屋面受风荷载影响较大,雨水受到负风压影响很容易向屋脊处倒流,若出现漏水则会破坏建筑内部,金属屋面的天沟位置、天窗与屋面板连接位置,尤其屋脊位置是金属屋面漏水的主要部位。因此,对于轻质金属屋面体系中,需对屋脊进行防水处理。针对上述情况,中国专利于2016.05.25公开了名称为一种金属屋面屋脊防水结构(申请号:CN201620486001.6)的技术专利,其包括:锁边板,安装于屋面檩条上且分别位于屋脊的两侧;铝镁锰材质的第一盖板,封闭盖合于屋脊处两侧的锁边板上;挡水条,分别设于第一盖板外两侧的锁边板上;第二盖板,封闭盖合于屋脊处两侧的挡水条上;屋面板龙骨,安装于第二盖板外的锁边板上;屋面板,安装于屋面板龙骨上。本技术通过对屋脊节点进行多重优化,从而防止雨水倒灌、拼缝渗漏,提高了屋脊处防水性能,保证了金属屋面的施工质量。但是上述金属屋面屋脊防水结构在第一盖板的防水效果较差,还是易出现屋脊漏水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轻质金属屋面屋脊防水结构,通过第一防水结构抵挡水的倒流,可对内屋脊盖板起到防水作用,通过第二防水结构抵挡水的倒流,可对外屋脊盖板起到防水作用,再通过防渗水衬板对屋面板的防水作用,能有效减少屋脊漏水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质金属屋面屋脊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屋脊盖板和设于内屋脊盖板外侧的外屋脊盖板,内屋脊盖板通过内盖板支座固定于屋面板上,内盖板支座设有第一防水结构,第一防水结构用于抵挡水的倒流,外屋脊盖板通过外盖板支座固定于屋面板上,外盖板支座设有第二防水结构,第二防水结构用于抵挡水的倒流;还包括防渗水衬板,防渗水衬板外包限位于屋面板上。本技术通过第一防水结构抵挡水的倒流,可对内屋脊盖板起到防水作用,通过第二防水结构抵挡水的倒流,可对外屋脊盖板起到防水作用,再通过防渗水衬板对屋面板的防水作用,能有效减少屋脊漏水的情况。进一步,第一防水结构包括第一止水板和第一防水卷材,第一止水板固定于内盖板支座的内侧上,第一防水卷材设于第一止水板和屋面板的接触部位,通过第一止水板和第一防水卷材来抵挡水的倒流。进一步,防渗水衬板、第一止水板和内盖板支座通过自攻钉固定在屋面板上,方便对防渗水衬板、第一止水板和内盖板支座快速固定安装。进一步,防渗水衬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为一体结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呈L形状,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外包在屋面板上,实现防渗水衬板向上翘起外包在屋面板上,起到防水效果。第三板体设于第一板体的内侧上,第三板体穿过并限位在屋面板上,实现防渗水衬板限位在屋面板上。进一步,第二防水结构包括第二止水板和第二防水卷材,第二止水板固定于外盖板支座的内侧上,第二防水卷材设于第二止水板和屋面板的接触部位,通过第二止水板和第二防水卷材来抵挡水的倒流。进一步,第二止水板和外盖板支座通过自攻钉固定在屋面板上,方便对第二止水板和外盖板支座快速固定安装。进一步,内屋脊盖板和内盖板支座之间、外屋脊盖板和外盖板支座之间均设有扁铁,该扁铁一般为镀锌扁铁,具有良好的防腐防锈功能。进一步,内屋脊盖板和内盖板支座之间、外屋脊盖板和外盖板支座之间均设有铆钉,铆钉和扁铁连接,提高内屋脊盖板和内盖板支座之间、外屋脊盖板和外盖板支座之间的安装速度。进一步,内屋脊盖板和内盖板支座之间设有通长盖板,铆钉穿过通长盖板,外屋脊盖板的两侧均设有滴水端头,滴水端头压紧在通长盖板上。通过通长盖板可对内屋脊盖板的长度进行延长,当外屋脊盖板两侧的滴水端头压紧在通长盖板上,使得外屋脊盖板和内屋脊盖板间接连接,增加外屋脊盖板和内屋脊盖板安装的稳定性,提高抗风性能。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第一防水结构抵挡水的倒流,可对内屋脊盖板起到防水作用,通过第二防水结构抵挡水的倒流,可对外屋脊盖板起到防水作用,再通过防渗水衬板对屋面板的防水作用,提高屋脊整体的防水性能,能有效减少屋脊漏水的情况。2、本技术的内屋脊盖板通过内盖板支座固定于屋面板上,外屋脊盖板通过外盖板支座固定于屋面板上,可保证内屋脊盖板和外屋脊盖板安装的稳定性。内屋脊盖板和内盖板支座之间设有通长盖板,铆钉穿过通长盖板,外屋脊盖板的两侧均设有滴水端头,滴水端头压紧在通长盖板上。通过通长盖板可对内屋脊盖板的长度进行延长,当外屋脊盖板两侧的滴水端头压紧在通长盖板上,使得外屋脊盖板和内屋脊盖板间接连接,增加外屋脊盖板和内屋脊盖板安装的稳定性,提高抗风性能。3、本技术采用绿色钢材,能重复使用;且原理清晰、实施操作容易,控制要求一般,易于推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轻质金属屋面屋脊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内屋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外屋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防渗水衬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内屋脊盖板;2-外屋脊盖板;3-内盖板支座;4-外盖板支座;5-第一止水板;6-第一防水卷材;7-防渗水衬板;8-自攻钉;9-第一板体;10-第二板体;11-第三板体;12-第二止水板;13-第二防水卷材;14-扁铁;15-铆钉;16-滴水端头;17-通长盖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技术一种轻质金属屋面屋脊防水结构,包括内屋脊盖板1和设于内屋脊盖板1外侧的外屋脊盖板2,内屋脊盖板1通过内盖板支座3固定于屋面板上,内盖板支座3设有第一防水结构,第一防水结构用于抵挡水的倒流。外屋脊盖板2通过外盖板支座4固定于屋面板上,外盖板支座4设有第二防水结构,第二防水结构用于抵挡水的倒流。还包括防渗水衬板7,防渗水衬板7外包限位于屋面板上。本技术通过第一防水结构抵挡水的倒流,可对内屋脊盖板1起到防水作用,通过第二防水结构抵挡水的倒流,可对外屋脊盖板2起到防水作用,再通过防渗水衬板7对屋面板的防水作用,能有效减少屋脊漏水的情况。第一防水结构包括第一止水板5和第一防水卷材6,第一止水板5固定于内盖板支座3的内侧上,第一防水卷材6设于第一止水板5和屋面板的接触部位,通过第一止水板5和第一防水卷材6来抵挡水的倒流。防渗水衬板7、第一止水板5和内盖板支座3通过自攻钉8固定在屋面板上,方便对防渗水衬板7、第一止水板5和内盖板支座3快速固定安装。防渗水衬板7包括第一板体9、第二板体10和第三板体11,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质金属屋面屋脊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屋脊盖板和设于所述内屋脊盖板外侧的外屋脊盖板,所述内屋脊盖板通过内盖板支座固定于屋面板上,所述内盖板支座设有第一防水结构,所述第一防水结构用于抵挡水的倒流,所述外屋脊盖板通过外盖板支座固定于屋面板上,所述外盖板支座设有第二防水结构,所述第二防水结构用于抵挡水的倒流;还包括防渗水衬板,所述防渗水衬板外包限位于屋面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金属屋面屋脊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屋脊盖板和设于所述内屋脊盖板外侧的外屋脊盖板,所述内屋脊盖板通过内盖板支座固定于屋面板上,所述内盖板支座设有第一防水结构,所述第一防水结构用于抵挡水的倒流,所述外屋脊盖板通过外盖板支座固定于屋面板上,所述外盖板支座设有第二防水结构,所述第二防水结构用于抵挡水的倒流;还包括防渗水衬板,所述防渗水衬板外包限位于屋面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金属屋面屋脊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结构包括第一止水板和第一防水卷材,所述第一止水板固定于所述内盖板支座的内侧上,所述第一防水卷材设于所述第一止水板和屋面板的接触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质金属屋面屋脊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水衬板、所述第一止水板和所述内盖板支座通过自攻钉固定在屋面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金属屋面屋脊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水衬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呈L形状,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外包在屋面板上,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袁国平蒋永扬张志超陈志郭子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