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形成包边结构的方法、车窗,其中形成包边结构的方法包括:提供加强件;在所述加强件的表面覆盖底剂层;对表面覆盖底剂层的加强件进行热处理,使所述加强件的温度上升;在温度上升的加强件表面注塑包边材料以形成包边。车窗包括玻璃,以及采用上述形成包边结构的方法所形成的包边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促使包边与底剂层之间更加紧密的贴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使加强件与包边之间的结合强度增加。这样包边不容易与加强件之间脱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形成包边结构的方法、车窗。
技术介绍
为了改善车窗的密封性从而使车窗更好地安装于车体,车体与车窗之间通常设置有具有密封作用的包边结构。通常,在要求包边结构具有较好柔性的同时,也要求包边结构具有一定的刚性。对于柔性的要求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柔性较好的包边能够较好的贴合车体,从而保证较好的密封性能。对于刚性的要求是为了保证包边的主体部分在使用中能够保持形状、从而将与车体接触的部分压紧在车体上,此外,当包边用于三角窗时,用于将三角窗安装到车体的销钉的一端通常包覆在包边中,此时期望包边具有一定的刚性从而能够固定销钉。为了同时满足对于包边的柔性要求和刚性要求,一种已知的方法采用二次注塑,现在玻璃周边形成具有一定刚性的包边主体,再在该包边主体表面形成柔性较好的唇边。然而,二次注塑的方法增加了工艺复杂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部分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采用在包边中引入刚性加强件的技术,包边包裹在玻璃的周边,加强件与包边结合在一起。该刚性加强件能够支撑包边、从而使得包边在使用中保持形状,此外加强件还能够为亮饰条或者销钉等部件提供稳固的安装位置,同时该加强件可以在注塑过程中和玻璃一起放入模具,从而使包边包覆该加强件并与所述玻璃相固定,因此该方法不会增加工艺复杂度。在开发具有加强件的包边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包边与加强件之间的结合力低于包边与玻璃之间的结合力,这导致加强件容易从包边上脱附。这不仅影响包边结构的生产良率,当这种包边结构与玻璃基板相结合形成车窗时,
加强件与包边脱附还可能导致玻璃基板从车体的车框脱落,影响整个车窗的安全性。通过大量试验,专利技术人提出了增强包边与加强件之间的结合力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形成包边结构的方法,包括:提供加强件;在所述加强件的表面覆盖底剂层;对表面覆盖底剂层的加强件进行热处理,使所述加强件的温度上升;在温度上升的加强件表面注塑包边材料以形成包边。一个基本思想是,在所述加强件表面覆盖底剂层之后,对覆盖底剂层的加强件进行热处理以使加强件的温度上升,这样也增加了位于加强件表面的底剂层的温度,在后续对加强件表面注塑包边材料以形成包边的步骤中,增加了底剂层的化学活性以及底剂层与包边材料之间的反应温度,进而有利于促使包边与底剂层之间更加紧密的贴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使加强件与包边之间的结合强度增加,这样包边不容易与加强件之间脱附。此外,提供具有防锈层的加强件,并在加强件表面覆盖底剂层的步骤之前,对防锈层的表面进行清洗,这有利于清除可能位于防锈层表面的杂质颗粒或者油污,这样一方面为底剂层提供了一个较为清洁、平坦的表面,进而有利于后续的底剂层的形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加与后续形成的底剂层之间的结合程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窗,包括玻璃,以及采用上述形成包边结构的方法所形成的包边结构。一个基本思想是,在所述加强件表面覆盖底剂层之后,对覆盖底剂层的加强件进行热处理以使加强件的温度上升,这样也增加了位于加强件表面的底剂层的温度,在后续对加强件表面注塑包边材料以形成包边的步骤中,增加了底剂层的化学活性以及底剂层与包边材料之间的反应温度,进而有利于促使包边与底剂层之间更加紧密的贴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使加强件与包边之间的结合强度增加,这样包边不容易与加强件之间脱附,进而增加了整个车窗的稳固程度,车窗的安全性也得到提升。附图说明图1至图4是本专利技术形成包边结构的方法一实施例中各个步骤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有技术中的加强件与包边之间的结合强度不够,这会导致包边与加强件之间脱附。这不仅会影响形成的包边结构的良率,在使用时包边与加强件脱附还可能导致安全隐患。因此,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描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形成包边结构的方法,参考图1至图3是本专利技术形成包边结构的方法一实施例中各个步骤的结构示意图。首先请参考图1,提供加强件(reinforcement)100。所述加强件100主要用于对后续形成的包边结构进行支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件100的材料可以是铁。但是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加强件100的材料不作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加强件100的材料还可以是铁合金、铝或者铝合金等其他材料。在本实施例中,提供加强件100的步骤包括:提供表面具有防锈层101的加强件100。后续步骤中的底剂层将形成于所述防锈层101上。所述防锈层101用于对加强件100进行保护,例如,防止加强件100直接与环境接触而发生氧化或者腐蚀等。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1中仅示出了位于加强件100上表面的防锈层101,但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锈层101应包覆于整个加强件100的表面,这样能够全面地对加强件100进行保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锈层101的材料为环氧树脂。这种材料的形成工艺比较容易控制,且有良好的隔离性能。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对所述防锈层101的材料也不作限定。在形成所述防锈层101的步骤之后,形成底剂层的步骤之前,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步骤:对所述防锈层101的表面进行清洗。本步骤的目的在于清除可能位于防
锈层101表面的杂质颗粒或者油污,这样一方面为底剂层提供了一个较为清洁、平坦的表面,进而有利于后续的底剂层的形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加与后续形成的底剂层之间的结合程度。在清洗的步骤之后,请参考图2,在所述加强件100的表面覆盖底剂层200。所述底剂层200用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加强件100与后续形成的包边之间的结合强度。由于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加强件100表面形成有防锈层101,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表面形成有防锈层101的加强件100表面覆盖底剂层200。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涂覆的方式形成所述底剂层200。这种方式形成的底剂层200具有较好的平坦性。但是,本专利技术对如何在所述加强件100的表面形成所述底剂层200不作任何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喷涂或者浸泡的方式形成所述底剂层200,其中,浸泡的方式具体为设置一盛有形成底剂层200的试剂槽,然后将加强件100浸入所述试剂槽以在加强件100表面形成底剂层200。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形成所述底剂层200:在所述加强件100的表面形成底剂材料,并对所述底剂材料进行干燥处理,使底剂材料中的溶剂挥发,以形成所述底剂层200。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形成溶剂基溶剂的底剂材料,所述溶剂基溶剂的底剂材料中还包括聚氨酯,或/和,聚氨酯的前驱体,所述前驱体的材料可以是例如异氰酸酯(MDI)。也就是说,底剂材料中的有效成分为聚氨酯。但是,本专利技术对是否必须采用溶剂基的底剂材料不作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形成水基溶剂的底剂材料,例如,形成包含氯化聚烯烃或者硅烷类材料的水基底剂材料。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对所述底剂材料进行干燥处理的步骤包括:将表面形成有底剂材料的加强件100放置0.5~48小时,以使底剂材料中的溶剂挥发。在此时间范围内不至于将形成有底剂材料的加强件100放置过长时间而降低生产效率,又不至于使放置时间过短,溶剂尚未挥发完全。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时间范围仅仅是一个示例,在实际操作中,应当根据放置环境温度、底剂材料的具体成分等实际情况对放置时间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形成包边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加强件;在所述加强件的表面覆盖底剂层;对表面覆盖底剂层的加强件进行热处理,使所述加强件的温度上升;在温度上升的加强件表面注塑包边材料以形成包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形成包边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加强件;在所述加强件的表面覆盖底剂层;对表面覆盖底剂层的加强件进行热处理,使所述加强件的温度上升;在温度上升的加强件表面注塑包边材料以形成包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加强件的步骤包括:提供表面形成有防锈层的加强件;在加强件表面覆盖底剂层的步骤包括:在所述表面形成有防锈层的加强件表面覆盖底剂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层的材料为环氧树脂。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表面形成有防锈层的加强件的步骤之后,在表面形成有防锈层的加强件表面覆盖底剂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对所述防锈层的表面进行清洗的步骤。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强件表面覆盖底剂层的步骤包括:通过涂覆、喷涂或者浸泡的方式,在所述加强件的表面覆盖所述底剂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强件表面覆盖底剂层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加强件的表面形成底剂材料;对所述底剂材料进行干燥处理,使底剂材料中的溶剂挥发,以形成所述底剂层。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强件表面形成底剂材料的步骤包括:形成水基溶剂的底剂材料,所述水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洋,史策,郭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法国圣戈班玻璃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