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挤外墙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091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共挤外墙板结构,属于外墙板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解决现有技术中外墙板连接不稳定,容易掉落滑落的问题,技术方案:所述墙板的一侧壁设置有第一插槽、第二插滑槽,所述第一插槽与第二插滑槽平行间隔设置且第一插槽在第二插滑槽的下部;所述墙板的另一侧壁设置有第三插滑槽、第四凸插块,所述第三插滑槽与第四凸插块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四凸插块与第一插槽是在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插滑槽与第三插滑槽在同一水平面,所述墙板的面上设置有第五插滑孔、第六插滑孔,所述第五插滑孔与第二插滑槽相通连接,主要用于建筑外壁,所述第六插滑孔与第三插滑槽相通连接技术效果:连接稳定,抗压、抗噪效果好。

A kind of coextrusion exterior wall boar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挤外墙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外墙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共挤外墙板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外墙板存在的缺陷是:一、外墙板的连接不固定容易滑落或掉落等不稳定情况,容易造成对外墙板损坏且影响工作效率,二、现有外墙板都是空心的,抗压、抗噪音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共挤外墙板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外墙板连接不稳定,容易掉落滑落的问题,技术效果:连接稳定,抗压、抗噪效果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共挤外墙板结构,所述墙板的一侧壁设置有第一插槽、第二插滑槽,所述第一插槽与第二插滑槽平行间隔设置且第一插槽在第二插滑槽的下部;所述墙板的另一侧壁设置有第三插滑槽、第四凸插块,所述第三插滑槽与第四凸插块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四凸插块与第一插槽是在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插滑槽与第三插滑槽在同一水平面,所述墙板的面上设置有第五插滑孔、第六插滑孔,所述第五插滑孔与第二插滑槽相通连接,所述第六插滑孔与第三插滑槽相通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五插滑孔形状是倒“L”形状,所述第五插滑孔与第六插滑孔结构互为对称。进一步,所述第二插滑槽的下部内壁是延伸块,所述延伸块凸出结构板的侧壁。进一步,所述延伸块长度小于第四凸插块。进一步,所述第五插滑孔与第一插槽相通,所述第六插滑孔与第三插滑槽相通。进一步,还包括:连接插板,所述连接插板是长方体形状。进一步,所述连接插板两个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七插块、第八插块,所述第八插块是倒“L”形状,所述第七插块与第八插块结构互为对称。进一步,所述第五插滑孔与第六插滑孔底部都设置有封闭槽,所述封闭槽是长方体状。进一步,所述第七插块数量是两个,所述第八插块数量是两个。进一步,所述第五插滑孔数量是两个,所述第六插滑孔数量是两个。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区别在于:一、本专利技术通过外墙板的一侧壁设置有第一插槽、第二插滑槽,所述墙板的另一侧壁设置有第三插滑槽、第四凸插块,效果在于:多个外墙板拼接使用时,第四凸插块插入对应另一个墙板的第一插槽内,然后再通过连接插板放置在两个墙板面上的第七插块、第八插块进入相邻的两个墙板的第二插滑槽、第三插滑槽内,将两个外墙板固定住,进一步使所有的外墙板都被固定住。二、本专利技术通过外墙板面设置有第五插滑孔、第六插滑孔且互为对称的倒“L”形状,所述第五插滑孔与第六插滑孔底部都设置有封闭槽,效果在于:便于连接插板的第七插块、第八插块,插入第五插滑孔、第六插滑孔,且卡在对应的封闭槽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插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插板局部A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外墙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墙板局部B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拼接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拼接状态底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连接插板1、第七插块2、第一插槽3、第二插滑槽4、第三插滑槽5、第四凸插块6、第五插滑孔7、第八插块8、第六插滑孔9、延伸块10、封闭槽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6所示的一种共挤外墙板结构,所述墙板的一侧壁设置有第一插槽3、第二插滑槽4,所述第一插槽3、第二插滑槽4都是凹进在墙板的侧壁,所述第一插槽3用于插接,所述第二插滑槽4作用是用于连接插板1两个侧边滑动固定,所述第一插槽3与第二插滑槽4平行间隔设置且第一插槽3在第二插滑槽4的下部,效果是便于两个外墙板拼接时,其中一个外墙板的第四凸插块6插入第一插槽3又便于连接插板1的侧边在第二插滑槽4内滑动固定;所述墙板的另一侧壁设置有第三插滑槽5、第四凸插块6,所述第三插滑槽5是用于连接插板1滑动固定,所述第四凸插块6用于多个外墙板拼接时插接,所述第四凸插块6是长方体形状,所述第三插滑槽5与第四凸插块6平行间隔设置便于多个外墙板拼接时对应的插入,所述第四凸插块6与第一插槽3是在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插滑槽4与第三插滑槽5在同一水平面,作用是保持对应方便多个外墙板拼接时对应插入,所述墙板的面上设置有第五插滑孔7、第六插滑孔9,所述第五插滑孔7与第二插滑槽4相通连接,所述第六插滑孔9与第三插滑槽5相通连接,所述第五插滑孔7、第六插滑孔9的作用是用于连接插板1的放入,本专利技术的外墙板是一体成型结构。如图1、3、5、6所示,所述第五插滑孔7形状是倒“L”形状,所述第五插滑孔7与第六插滑孔9结构互为对称,作用是便于第七插块2、第八插块8插入第六插滑孔9、第五插滑孔7。如图2、5、6所示,所述第二插滑槽4的下部内壁是延伸块10,所述延伸块10凸出结构板的侧壁,所述延伸块10是长方体形状,所述延伸块10的作用是在多个外墙板拼接时,相邻的两个其中一个的第四凸插块6插入另一个的第一插槽3,使两个外墙板的第四凸插块6与第一插槽3的延伸块10贴合。如图5、6所示,所述延伸块10长度小于第四凸插块6,作用是便于第四凸插块6插入延伸块10所在的第一插槽3,简单方便。如图2、4、5、6所示,所述第五插滑孔7与第一插槽3相通,所述第六插滑孔9与第三插滑槽5相通,作用是在多个外墙板拼接时,便于连接插板1通过相邻的外墙板的第五插滑孔7、第六插滑孔9放入相邻的外墙板第二插滑槽4、第三插滑槽5内。如图1、5所示,还包括:连接插板1,所述连接插板1是长方体形状,效果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如图1、3、5所示,所述连接插板1两个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七插块2、第八插块8,所述第八插块8是倒“L”形状,所述第七插块2与第八插块8结构互为对称,作用在于:便于在多个外墙板排列拼接时,连接插板1的第七插块2、第八插块8对应的插入第六插滑孔9、第五插滑孔7,便于外墙板的拼接。如图3-6所示,所述第五插滑孔7与第六插滑孔9底部都设置有封闭槽11,所述封闭槽是长方体状,所述封闭槽11作用是在连接插板1的第七插块2与第八插块8插入在第六插滑孔9、第五插滑孔7内部后,连接插板1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微滑动,使连接插板1的第七插块2与第八插块8对应插入在第六插滑孔9、第五插滑孔7,进一步使第七插块2与第八插块8下滑到第六插滑孔9、第五插滑孔7的封闭槽11内,使外墙板之间通过连接插板1被固定住。如图1、5、6所示,所述第七插块2数量是两个,所述第八插块8数量是两个,分别设置在连接插板1的上部两侧边,下部两侧边,效果在于:使外墙板拼接后更稳定。如图1、5、6所示,所述第五插滑孔7数量是两个,所述第六插滑孔9数量是两个,效果是便于与连接插板1的第七插块2、第八插块8数量对应,方便连接后更稳定。使用步骤:多个外墙板排列,使每相邻的两个外墙板之间的第四凸插块6插入在第二插滑槽4内,然后再将连接插板1的第七插块2、第八插块8通过第六插滑孔9、第五插滑孔7放入在相邻的两个外墙板之间并且连接插板1掉落在第三插滑槽5、第二插滑槽4内,连接插板1在重力作用下使两侧的第七插块2、第八插块8向下滑动到第六插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挤外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的一侧壁设置有第一插槽(3)、第二插滑槽(4),所述第一插槽(3)与第二插滑槽(4)平行间隔设置且第一插槽(3)在第二插滑槽(4)的下部;所述墙板的另一侧壁设置有第三插滑槽(5)、第四凸插块(6),所述第三插滑槽(5)与第四凸插块(6)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四凸插块(6)与第一插槽(3)是在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插滑槽(4)与第三插滑槽(5)在同一水平面,所述墙板的面上设置有第五插滑孔(7)、第六插滑孔(9),所述第五插滑孔(7)与第二插滑槽(4)相通连接,所述第六插滑孔(9)与第三插滑槽(5)相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挤外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的一侧壁设置有第一插槽(3)、第二插滑槽(4),所述第一插槽(3)与第二插滑槽(4)平行间隔设置且第一插槽(3)在第二插滑槽(4)的下部;所述墙板的另一侧壁设置有第三插滑槽(5)、第四凸插块(6),所述第三插滑槽(5)与第四凸插块(6)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四凸插块(6)与第一插槽(3)是在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插滑槽(4)与第三插滑槽(5)在同一水平面,所述墙板的面上设置有第五插滑孔(7)、第六插滑孔(9),所述第五插滑孔(7)与第二插滑槽(4)相通连接,所述第六插滑孔(9)与第三插滑槽(5)相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挤外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插滑孔(7)形状是倒“L”形状,所述第五插滑孔(7)与第六插滑孔(9)结构互为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共挤外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滑槽(4)的下部内壁是延伸块(10),所述延伸块(10)凸出结构板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共挤外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块(10)长度小于第四凸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强张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赛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