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时满足垂钓和通航的人工河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068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时满足垂钓和通航的人工河道,包括覆盖层、陆地区和水源区;所述陆地区由覆盖层、泥土层、砾石层和填料层组成;所述水源区由小型湖泊和河道组成;所述陆地区表面位于石台前侧位置设置有一个坝体,且所述坝体上设置有闸门。本装置安全防护能力较高,较现有的坝体结构相对比,本装置坝体内设置有L形的排水管道,当水位到达排水管道的最高位置时,小型湖泊内多余的水分会通过排水管道排放到填料层内,从而可避免小型湖泊内水位过高导致淹没周围建筑的现象;通过环形排水可提高排水效率,防止因排水速度过慢而导致淹没周围建筑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时满足垂钓和通航的人工河道
本技术属于人工河道结构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同时满足垂钓和通航的人工河道。
技术介绍
河流是城市自然环境的重要构成之一,同时也是塑造城市景观的重要区域。城市水系的建造可以为城市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使城市的破碎空间得到整合和弥补,使城市资源得以重新配置。为了满足生态、景观与城市河道水利的要求,营造人工生态河道。如申请号:CN201721067943.1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态人工河道,属于河道处理
,本技术包括沿着河道从上游至下游依次包括水体修复区、高位跌落区、复合潜流人工湿地、水平表流人工湿地,各区之间通过隔墙分隔;所述水体修复区包括浮床、菌笼,所述浮床浮于河道水面上,浮床上设有用于种植挺水植物的固定孔;所述菌笼串联连接没于水中,其一端固定于浮床的底面;所述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的内部填充有复合填料,复合填料上种植有第一水生植物;所述水平表流人工湿地内设有隔墙,且隔墙之间填充有基质,基质上中种植有第二水生植物;所述生态河道的两侧设有生态护岸;本技术具有良好的自净能力,能够使河道保持健康状态,形成城市的生态景观。基于对申请号:CN201721067943.1专利的检索,该申请虽然能够通过相互隔开的水体修复区、高位跌落区、复合潜流人工湿地、水平表流人工湿地实现水源的自净,但是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个是,防护能力较弱,现有装置的排水系统不够完善,尤其是在多雨的夏秋季节,如水位过高极容易导致河道周围的建筑和绿植遭受河水淹没;再者是,景观功能性较差,现有装置景观性较差缺乏提供游客观光休闲的功能性设施。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同时满足垂钓和通航的人工河道,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同时满足垂钓和通航的人工河道,以解决现有一个是,防护能力较弱,现有装置的排水系统不够完善,尤其是在多雨的夏秋季节,如水位过高极容易导致河道周围的建筑和绿植遭受河水淹没;再者是,景观功能性较差,现有装置,景观性较差缺乏提供游客观光休闲的功能性设施的问题。本技术一种同时满足垂钓和通航的人工河道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同时满足垂钓和通航的人工河道,包括覆盖层、泥土层、砾石层、填料层、灌木、石台、垂钓椅、小型湖泊、河道、坝体、闸门、排水管道、排水头、排水孔、陆地区和水源区;所述陆地区由覆盖层、泥土层、砾石层和填料层组成;所述水源区由小型湖泊和河道组成;所述覆盖层底部与泥土层相接触;所述泥土层底部与砾石层相接触;所述砾石层底部与填料层相接触;所述排水管道头端与小型湖泊相连接,且所述排水管道尾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排水头;所述陆地区表面位于灌木种植区域前侧位置使用石块砌成有一个石台,且所述石台上设置有提供游客垂钓的垂钓椅;所述陆地区表面位于石台前侧位置设置有一个坝体,且所述坝体上设置有闸门。进一步的,所述覆盖层为种植绿植的绿化覆盖层,且所述覆盖层上按照10-15株/㎡种植有灌木。进一步的,所述砾石层填充有粗砾石和细砾石。进一步的,所述填料层的厚度为350-450mm。进一步的,所述石台和坝体之间的陆面呈凹陷状。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头位于填料层内,且所述排水管道为L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头为圆柱管状结构,且所述排水头外壁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孔纵向剖视为梯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装置安全防护能力较高,较现有的坝体结构相对比,本装置坝体内设置有L形的排水管道,当水位到达排水管道的最高位置时,小型湖泊内多余的水分会通过排水管道排放到填料层内,从而可避免小型湖泊内水位过高导致淹没周围建筑的现象。本装置排水效率较高,因排水头为圆柱管状结构,且排水头外壁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通过环形排水可提高排水效率,防止因排水速度过慢而导致淹没周围建筑的现象。本装置景区功能性较强,因小型湖泊的设置,一方面,游客在观光的同时可在湖泊岸边进行垂钓,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景区功能性,另一方面,因小型湖泊的设置,可避免游客垂钓而影响到河道的正常通航。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A-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1B-B处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坝体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图4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排水头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覆盖层;2、泥土层;3、砾石层;4、填料层;5、灌木;6、石台;7、垂钓椅;8、小型湖泊;9、河道;10、坝体;1001、闸门;11、排水管道;12、排水头;1201、排水孔;01、陆地区02、水源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同时满足垂钓和通航的人工河道,包括覆盖层1、泥土层2、砾石层3、填料层4、灌木5、石台6、垂钓椅7、小型湖泊8、河道9、坝体10、闸门1001、排水管道11、排水头12、排水孔1201、陆地区01和水源区02;所述陆地区01由覆盖层1、泥土层2、砾石层3和填料层4组成;所述水源区02由小型湖泊8和河道9组成;所述覆盖层1底部与泥土层2想接触;所述泥土层2底部与砾石层3相接触;所述砾石层3底部与填料层4相接触;所述排水管道11头端与小型湖泊8相连接,且所述排水管道11尾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排水头12;所述陆地区01表面位于灌木5种植区域前侧位置使用石块砌成有一个石台6,且所述石台6上设置有提供游客垂钓的垂钓椅7;所述陆地区01表面位于石台6前侧位置设置有一个坝体10,且所述坝体10上设置有闸门1001。其中,所述覆盖层1为种植绿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时满足垂钓和通航的人工河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层(1)、泥土层(2)、砾石层(3)、填料层(4)、灌木(5)、石台(6)、垂钓椅(7)、小型湖泊(8)、河道(9)、坝体(10)、闸门(1001)、排水管道(11)、排水头(12)、排水孔(1201)、陆地区(01)和水源区(02);所述陆地区(01)由覆盖层(1)、泥土层(2)、砾石层(3)和填料层(4)组成;所述水源区(02)由小型湖泊(8)和河道(9)组成;所述覆盖层(1)底部与泥土层(2)想接触;所述泥土层(2)底部与砾石层(3)相接触;所述砾石层(3)底部与填料层(4)相接触;所述排水管道(11)头端与小型湖泊(8)相连接,且所述排水管道(11)尾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排水头(12);所述陆地区(01)表面位于灌木(5)种植区域前侧位置使用石块砌成有一个石台(6),且所述石台(6)上设置有提供游客垂钓的垂钓椅(7);所述陆地区(01)表面位于石台(6)前侧位置设置有一个坝体(10),且所述坝体(10)上设置有闸门(10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时满足垂钓和通航的人工河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层(1)、泥土层(2)、砾石层(3)、填料层(4)、灌木(5)、石台(6)、垂钓椅(7)、小型湖泊(8)、河道(9)、坝体(10)、闸门(1001)、排水管道(11)、排水头(12)、排水孔(1201)、陆地区(01)和水源区(02);所述陆地区(01)由覆盖层(1)、泥土层(2)、砾石层(3)和填料层(4)组成;所述水源区(02)由小型湖泊(8)和河道(9)组成;所述覆盖层(1)底部与泥土层(2)想接触;所述泥土层(2)底部与砾石层(3)相接触;所述砾石层(3)底部与填料层(4)相接触;所述排水管道(11)头端与小型湖泊(8)相连接,且所述排水管道(11)尾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排水头(12);所述陆地区(01)表面位于灌木(5)种植区域前侧位置使用石块砌成有一个石台(6),且所述石台(6)上设置有提供游客垂钓的垂钓椅(7);所述陆地区(01)表面位于石台(6)前侧位置设置有一个坝体(10),且所述坝体(10)上设置有闸门(1001)。


2.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文君金质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