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雨污水末端生态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2987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式雨污水末端生态处理装置,包括围设在河道的雨/污水管出口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左侧框边、右侧框边、和与左、右侧框边的前端部连接的前端框边,所述框架与河底之间设有碎石层,所述左侧、右侧、前端框边均设有内、外层边框卡槽,在所述内层边框卡槽内插入有内侧吸附模块,在所述外层边框卡槽内插入有外侧吸附模块,各所述外侧吸附模块的顶端均连接有浮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升降式雨污水末端生态处理装置,非常适合于带水进行安装,能够实现吸附模块的快捷更换,并自动适应水位的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式雨污水末端生态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对排入河道的雨水/污水进行生态处理的装置,雨水/污水进行所述的生态处理,是指不采取任何对河道有害的净化处理,例如,化学药剂处理就是非生态处理。
技术介绍
河道水系水质提升是城市生态环境修复、水环境安全和治理的重要举措。河道水系污染事件及水质影响是由河道存在的内源污染及外源污染输入产生的。而对于外源污染输入来说,主要是由河道两侧较多的雨/污水管造成的。所述雨水管危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雨水冲刷地面带有各种污染物质(颗粒物、树叶、油污等),二是空气中含有的酸性气体产生的酸雨及空气中的尘埃沉降在地面,在雨水的冲洗下直接排入河道。部分雨、污合流管还带有生活污水。针对河道的外源污染输入,现有的生态处理方案主要有两种:一是在河道的雨/污水管口设置旋流分离器,二是在河道的雨/污水管口设置过滤装置。其中,旋流分离器作为分离分级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基于离心沉降作用,当分离的两种混合液以一定的压力从旋流分离器上部周边切向进入旋流分离器内部后,产生强烈的旋转运动,由于轻相和重相存在密度差,所受的离心力作用,较重颗粒物沉积在旋流器底部,而大部分较轻物质则由溢流口排出,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其缺点是流量较小时,旋转离心力较小,分离效果较差。现有的过滤装置采用在雨/污水管口前设置围栏式简易过滤装置,即环绕雨/污水管口三面设置两道打入河道河床的钢管,钢管之间用固定扣进行连接固定,在两道钢管围栏之间填入陶粒滤料,这种结构,围栏尺寸较大,现场施工工程量较大,工期较长,滤料更换工作量大,整体结构简陋,美观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式雨污水末端生态处理装置,非常适合于带水进行安装,能够实现吸附模块的快捷更换,并自动适应水位的变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升降式雨污水末端生态处理装置,包括围设在河道的雨/污水管出口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左侧框边、右侧框边、和与左、右侧框边的前端部连接的前端框边,所述框架与河底之间设有碎石层,所述左侧、右侧、前端框边均设有内、外层边框卡槽,在所述内层边框卡槽内插入有内侧吸附模块,在所述外层边框卡槽内插入有外侧吸附模块,各所述外侧吸附模块的顶端均连接有浮筒。所述左侧、右侧、前端框边的外侧均设有插设于河底的固定桩。所述内侧吸附模块、外侧吸附模块均为长方体形,是由冲孔板焊接构成,在内、外侧吸附模块的顶部均设有填料口,内装有吸附滤料,所述冲孔板上的冲孔尺寸小于吸附滤料的尺寸。所述左、右侧框边的后端与雨/污水管出口两侧的驳岸之间设有用于防漏的橡胶条或橡胶袋。所述吸附滤料为陶粒、或活性炭、或附着菌剂的生物滤料。所述外侧吸附模块的顶端设有固定环,所述浮筒通过穿设在固定环内的尼龙带捆绑于外侧吸附模块的顶端。所述框架由不锈钢方管焊接构成。所述碎石层的上表面与雨/污水管内壁的下端平齐,框架的高度为雨/污水管高度的2/3,内、外侧吸附模块的高度相同且等于或稍小于框架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框架包括左侧框边、右侧框边、和与左、右侧框边的前端部连接的前端框边,所述框架与河底之间设有碎石层,所述左侧、右侧、前端框边均设有内、外层边框卡槽,在所述内层边框卡槽内插入有内侧吸附模块,在所述外层边框卡槽内插入有外侧吸附模块,各所述外侧吸附模块的顶端均连接有浮筒,这种结构,从雨/污水管出口流出的雨/污水穿过内、外侧吸附模块流入河道,雨/污水中污染物被吸附模块吸附,从而净化了水质,由于模块与框架之间为插入式安装方式,当吸附模块的吸附能力下降而需要更换时,能够实现快捷更换;这种结构,当常水位及低水位时,内、外侧吸附模块同时用于净化水质,当河道水位高于常水位的情况,外侧吸附模块可随浮筒升起,内侧吸附模块在下部、外侧吸附模块在上部,对雨/污水管出口排出的水进行吸附处理,实现河道水位不断变化时对水质的净化;这种框架结构还非常适合于带水进行安装,河底填入碎石即可构成稳定支撑所述框架的碎石层,打上固定桩能够使框架更加稳固;吸附模块化的组装式过滤结构,可根据不同雨/污水管口规格调整相适应的尺寸规格。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内侧吸附模块、外侧吸附模块均为长方体形,是由冲孔板焊接构成,在内、外侧吸附模块的顶部均设有填料口,内装有吸附滤料,所述冲孔板上的冲孔尺寸小于吸附滤料的尺寸,这种结构,能够进一步方便更换滤料;框架采用不锈钢方管焊接构成,品质提高,尺寸明显减小,形式新颖,结构简洁,安装固定方便,更换滤料快捷,在进行废水生态处理的同时也不影响河道景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浮筒位于最高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浮筒位于最低位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1至4,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是一种升降式雨污水末端生态处理装置,包括围设在河道的雨/污水管6(汇集地表雨水或污水的管道)出口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左侧框边1、右侧框边2、和与左、右侧框边1、2的前端部连接的前端框边3,所述框架与河底14之间设有碎石层5,所述左侧、右侧、前端框边1、2、3均设有内、外层边框卡槽,在所述内层边框卡槽内插入有内侧吸附模块8,在所述外层边框卡槽7内插入有外侧吸附模块9,各所述外侧吸附模块9的顶端均连接有浮筒10。作为优选,所述左侧、右侧、前端框边1、2、3的外侧均设有下端部插设于河底的固定桩4。所述内侧吸附模块8、外侧吸附模块9均为长方体形,是由冲孔板焊接构成,在内、外侧吸附模块8、9的顶部均设有填料口,内装有吸附滤料,所述冲孔板上的冲孔尺寸小于吸附滤料的尺寸。所述左、右侧框边1、2的后端与雨/污水管出口两侧的驳岸15之间设有用于防漏的橡胶条13、或橡胶袋13、也可以是密封填充物。所述吸附滤料为陶粒、或活性炭、或附着菌剂的生物滤料。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外侧吸附模块9的顶端设有固定环11,所述浮筒10通过穿设在固定环11内的尼龙带12捆绑于外侧吸附模块9的顶端。所述框架由不锈钢方管焊接构成。所述碎石层5的上表面与雨/污水管6内壁的下端平齐,框架的高度为雨/污水管6高度的2/3,内、外侧吸附模块8、9的高度相同且等于框架的高度、或者比框架的高度小一个不锈钢方管横截面的高度;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碎石层5的上表面也可以稍高于或稍低于雨/污水管6内壁的下端,框架的高度可根据雨/污水管6的高度设置合适的高度。上述技术方案,可现场带水安装,一天时间即可安装完成,非常快捷。根据实际应用中的测试数据可知,当雨/污水管6出水水质较差时,系统对水质中的氨氮、有机物等指标的去除效果可达25%左右;悬浮物及颗粒物去除率可达90%以上;透明度可达800mm以上,达到生态处理水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式雨污水末端生态处理装置,包括围设在河道的雨/污水管(6)出口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左侧框边(1)、右侧框边(2)、和与左、右侧框边(1、2)的前端部连接的前端框边(3),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与河底(14)之间设有碎石层(5),所述左侧、右侧、前端框边(1、2、3)均设有内、外层边框卡槽,在所述内层边框卡槽内插入有内侧吸附模块(8),在所述外层边框卡槽(7)内插入有外侧吸附模块(9),各所述外侧吸附模块(9)的顶端均连接有浮筒(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式雨污水末端生态处理装置,包括围设在河道的雨/污水管(6)出口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左侧框边(1)、右侧框边(2)、和与左、右侧框边(1、2)的前端部连接的前端框边(3),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与河底(14)之间设有碎石层(5),所述左侧、右侧、前端框边(1、2、3)均设有内、外层边框卡槽,在所述内层边框卡槽内插入有内侧吸附模块(8),在所述外层边框卡槽(7)内插入有外侧吸附模块(9),各所述外侧吸附模块(9)的顶端均连接有浮筒(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雨污水末端生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右侧、前端框边(1、2、3)的外侧均设有插设于河底(14)的固定桩(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式雨污水末端生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吸附模块(8)、外侧吸附模块(9)均为长方体形,是由冲孔板焊接构成,在内、外侧吸附模块(8、9)的顶部均设有填料口,内装有吸附滤料,所述冲孔板上的冲孔尺寸小于吸附滤料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屹俞觊觎王振魏星张建兵陈伟民章世邦周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爱科乐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