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轧机支承辊的驱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具体是一种冷轧机支承辊的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的驱动机构,电机是直接固定在齿轮传动机构上,但安装时,电机的输出轴上的输入齿轮和齿轮传动机构内的齿轮需要精准配合才能实现啮合,装配难度高,并且这种传动方式的电机组只能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动力源输出端也是并排设置,无法实现竖直方向上对不同动力源输出端的需求,同时在动力源输出端与机械设备对接时,由于输出端位置固定,因此在安装时需要调整驱动机构与机械设备连接部位的高度,从而使驱动机构可以与机械设备顺利对接,这种对接方式耗时耗力,也不便于维修与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轧机支承辊的驱动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电机输出轴与齿轮传动机构装配难度高、动力源输出端位置无法调整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轧机支承辊的驱动机构,包括主机动力系统、连接机构、主机联合齿轮减速箱和动力输出机构,所述主机动力系统包括第一动力箱和第二动力箱,所述第一动力箱与所述第二动力箱沿水平方向并排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轧机支承辊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动力系统(1)、连接机构(2)、主机联合齿轮减速箱(3)和动力输出机构(4),所述主机动力系统(1)包括第一动力箱(1a)和第二动力箱(1b),所述第一动力箱(1a)与所述第二动力箱(1b)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动力箱(1a)与所述第二动力箱(1b)均设置在所述主机联合齿轮减速箱(3)一侧,所述主机动力系统(1)下方设置有双层隔板架(1c),双层隔板架(1c)放置在地面上,所述第一动力箱(1a)与所述第二动力箱(1b)安装在所述双层隔板架(1c)上,所述连接机构(2)连接所述主机动力系统(1)与所述主机联合齿轮减速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轧机支承辊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动力系统(1)、连接机构(2)、主机联合齿轮减速箱(3)和动力输出机构(4),所述主机动力系统(1)包括第一动力箱(1a)和第二动力箱(1b),所述第一动力箱(1a)与所述第二动力箱(1b)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动力箱(1a)与所述第二动力箱(1b)均设置在所述主机联合齿轮减速箱(3)一侧,所述主机动力系统(1)下方设置有双层隔板架(1c),双层隔板架(1c)放置在地面上,所述第一动力箱(1a)与所述第二动力箱(1b)安装在所述双层隔板架(1c)上,所述连接机构(2)连接所述主机动力系统(1)与所述主机联合齿轮减速箱(3)的一侧,所述动力输出机构(4)的一端与所述主机联合齿轮减速箱(3)的另一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轧机支承辊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机构(2)分别将第一动力箱(1a)、第二动力箱(1b)与所述主机联合齿轮减速箱(3)连接,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动力箱轴套(2a)、法兰盘(2b)和减速箱轴套(2c),所述动力箱轴套(2a)安装在所述动力箱上,所述减速箱轴套(2c)安装在主机联合齿轮减速箱(3)上,所述法兰盘(2b)连接所述动力箱轴套(2a)与所述减速箱轴套(2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轧机支承辊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联合齿轮减速箱(3)包括底座(3a)、机壳(3b)、第一减速装置(3c)和第二减速装置(3d),所述底座(3a)放置在地面,所述机壳(3b)安装在所述底座(3a)上,所述第一减速装置(3c)设置在所述机壳(3b)内部下方,所述第二减速装置(3d)设置在所述机壳(3b)内部上方,所述第一减速装置(3c)一端与所述第一动力箱(1a)连接,所述第一减速装置(3c)另一端与所述动力输出机构(4)连接,所述第二减速装置(3d)一端与所述第二动力箱(1b)连接,所述第二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南良,毛渭国,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南宝冷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