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气泡发生器及洗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249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气泡发生器及洗涤装置。微气泡发生器,包括:溶气罐,所述溶气罐内限定出溶气腔,所述溶气罐具有与所述溶气腔连通的入口、出口和补气口;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在溶气腔内且与所述补气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微气泡发生器,利用设置在溶气腔内且与补气口连接的单向阀,既可以保证溶气罐内的水不会流至溶气罐外,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也可以通过补气口向溶气腔内通气时打开单向阀,实现单向导通,同时通过向溶气腔内通气,溶气腔内可以补足空气,使溶气腔内快速恢复常压,保证微气泡发生器在下次使用时可以溶解足够的空气,在实现密封液体的同时可以自外向内单向通气,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

Microbubble generator and was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气泡发生器及洗涤装置
本技术涉及洗涤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气泡发生器及洗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微气泡技术主要在环保领域应用,家用方面如护肤、淋浴及衣物洗涤装置等领域也有应用案例。目前应用于上述领域的微气泡发生器大多结构复杂,有的需要额外增加水泵,有的需要多个阀门控制,同时对入水方式等也有较多限制,导致成本较高。其中微气泡发生器空化件的设置不仅占用体积大,结构不合理,安装、制造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微气泡发生器,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制泡效果好,安装方便。本技术还旨在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微气泡发生器的洗涤装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微气泡发生器,包括:溶气罐,所述溶气罐内限定出溶气腔,所述溶气罐具有与所述溶气腔连通的入口、出口和补气口;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在溶气腔内且与所述补气口相连。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微气泡发生器,在溶气腔出入水流存在流速差的情况下,入水流速大于出水流速,使溶气腔逐渐升压形成高压腔,从而能提高溶气量,溶气效果好。利用设置在溶气腔内且与补气口连接的单向阀,既可以保证溶气罐内的水不会流至溶气罐外,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也可以通过补气口向溶气腔内通气时打开单向阀,实现单向导通,同时通过向溶气腔内通气,溶气腔内可以补足空气,使溶气腔内快速恢复常压,保证微气泡发生器在下次使用时可以溶解足够的空气,在实现密封液体的同时可以自外向内单向通气,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溶气罐包括加液盒体及分别设在所述加液盒体两端的第一盖体、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分别与所述加液盒体连接配合以密封所述溶气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单向阀设在所述第二盖体上且被构造成以在向所述溶气腔内通气时实现单向导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单向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装设在所述第二盖体上且对应所述补气口设置,所述阀体或所述阀体和所述第二盖体限定出活动腔;阀芯,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活动腔内;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装在所述阀芯上且两端抵接在所述阀芯及所述阀体内壁上,所述弹性件用于将所述阀芯朝向封堵所述补气口的方向驱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阀芯包括阀盖和连接在所述阀盖上的阀柱,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性件套在所述阀柱上且一端抵接在所述阀盖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阀盖的端面及所述第二盖体上与所述阀盖的对应位置处分别形成有在远离彼此的方向上设置的弧形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单向阀具有双重阀芯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单向阀包括: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位于所述溶气腔内且装设在所述第二盖体上,所述第一阀体对应所述补气口设置;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套装在在所述第一阀体上且所述第二阀体与所述第二盖体、所述第一阀体限定出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二阀体上设有中间口;第三阀体,所述第三阀体装设在在所述第二阀体上且所述第三阀体与所述第二阀体限定出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三阀体上设有内口;两个阀芯,所述两个阀芯分别设在所述第一活动腔和所述第二活动腔内;两个弹性件,所述两个弹性件分别套装在所述两个阀芯上,所述第一活动腔内的所述弹性件用于将所述阀芯朝向封堵所述补气口的方向驱动,所述第二活动腔内的所述弹性件用于将所述阀芯朝向封堵所述中间口的方向驱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一体做出,或分开做出后再固装在一起。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阀芯均包括阀盖和连接在所述阀盖上的阀柱,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性件套在所述阀柱上且抵接在所述阀盖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活动腔内,所述阀盖的端面及所述第二盖体上与所述阀盖的对应位置处分别形成有在远离彼此的方向上设置的弧形面;和/或在所述第二活动腔内,所述阀盖的端面及所述第二阀体上与所述阀盖的对应位置处分别形成有在远离彼此的方向上设置的弧形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微气泡发生器还包括设在所述溶气罐外并与所述出口相连或设在所述出口处的空化件。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洗涤装置,包括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微气泡发生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洗涤装置,通过设置上述微气泡发生器,结构简单,易于制泡,而且便于装配、密封。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溶气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微气泡发生器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加液盒体的一个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盖体及其上的部件在一个方向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第一盖体及其上的部件在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第二盖体及其上的部件在一个方向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实施例的剖视图。附图标记:微气泡发生器100、溶气罐1、溶气腔10、加液盒体11、第一盖体12、第二盖体13、入口14、出口15、补气口16、外加强筋17、内加强筋18、密封槽19、定位柱101、定位孔102、嵌槽103、入水管21、出水管22、内伸管23、补气管24、内喷口25、挡板3、分流筋31、空化件4、文丘里通道41、单向阀5、阀芯50、阀盖501、阀柱502、第一阀体51、第二阀体52、第三阀体53、中间口54、内口55、第一活动腔56、第二活动腔57、弹性件58、密封圈6、紧固件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微气泡发生器10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微气泡发生器100,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溶气罐1和空化件4。溶气罐1内限定出溶气腔10,溶气罐1具有与溶气腔10连通的入口14、出口15和补气口16。单向阀5,设在溶气腔10内且与补气口16相连。空化件4设在溶气罐1外并与出口15相连,或者空化件4设在出口15处,空化件4通过空化效应将溶于水中的气体制成气泡。在溶气罐1内部气压小于进水水压时,微气泡发生器100的入水流速大于出水流速,而当溶气罐1内的气压逐渐上升至接近进水水压后,出水流速等于入水流速。水流由入口14注入溶气罐1,在往溶气罐1注入一段时间后溶气腔10内的水位逐渐上升。溶气罐1的入口14位于出口15的上方,因此溶气腔10的水位上升后会很快没过出口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溶气罐,所述溶气罐内限定出溶气腔,所述溶气罐具有与所述溶气腔连通的入口、出口和补气口;/n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在溶气腔内且与所述补气口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溶气罐,所述溶气罐内限定出溶气腔,所述溶气罐具有与所述溶气腔连通的入口、出口和补气口;
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在溶气腔内且与所述补气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罐包括加液盒体及分别设在所述加液盒体两端的第一盖体、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分别与所述加液盒体连接配合以密封所述溶气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设在所述第二盖体上且被构造成以在向所述溶气腔内通气时实现单向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装设在所述第二盖体上且对应所述补气口设置,所述阀体或所述阀体和所述第二盖体限定出活动腔;
阀芯,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活动腔内;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装在所述阀芯上且两端抵接在所述阀芯及所述阀体内壁上,所述弹性件用于将所述阀芯朝向封堵所述补气口的方向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阀盖和连接在所述阀盖上的阀柱,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性件套在所述阀柱上且一端抵接在所述阀盖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的端面及所述第二盖体上与所述阀盖的对应位置处分别形成有在远离彼此的方向上设置的弧形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具有双重阀芯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包括:
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