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金波专利>正文

一种微创抽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2426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创抽吸装置,包括:用于从机体抽取组织的抽吸针,以及用于固定抽吸针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可膨胀弹性构件以及防止可膨胀弹性构件在膨胀后进入机体内部的阻挡构件。该微创抽吸装置能实现恶性或者坏死组织(例如脑组织)的微创减压,能缩短手术时间,患者康复时间快,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创抽吸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创抽吸装置。
技术介绍
脑梗死是距癌症之后的首要死因,恶性脑梗死发病率占脑梗死的10%-15%,表现为病灶对侧完全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向病灶对侧凝视麻痹,病程呈进行性加重,患者常在第3天死亡。单纯内科治疗的病死率很高,而去骨瓣减压手术可以减少病死率,但手术创伤大、风险高,适应症严格,不适合高龄及有心肺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患者,对设备要求严格,并且要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在基层医院不宜开展。恶性脑梗死发生后,如何提高生存率,减小致残率,降低病死率是神经科目前面临的一重要挑战,微创减压术相比传统的去骨瓣减压术创伤小,且方法简单,疗效显著,但目前尚无微创抽吸装置,以用于恶性脑梗死后吸除梗死后脑组织以及吸出其他机体组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创抽吸装置,以用于恶性脑梗死后吸除梗死后脑组织以及吸除其他机体内的坏死组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创抽吸装置,包括:用于从机体抽取组织的抽吸针,以及用于固定抽吸针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可膨胀弹性构件以及防止可膨胀弹性构件在膨胀后进入机体内部的阻挡构件。任选地,抽吸针在侧面带有刻度,以使操作者能准确知晓目前抽吸针进入机体的深度。优选地,阻挡构件两侧均带有圆形带孔垫片,以固定所述微创抽吸装置,防止脱落或所述微创抽吸装置进入机体太深。优选地,可膨胀弹性构件为气囊。优选地,为了能保护脑组织,所述阻挡构件包括两个圆形带孔垫片,并且所述可膨胀弹性构件为柱形气囊。固定结构由两个圆形带孔垫片和位于所述带孔垫片之间的柱形气囊连接而成。由此,能在气囊打开后防止其突入机体内部(例如颅内)对组织(例如脑组织)造成挤压。优选地,所述微创抽吸装置还包括注射器,并且所述抽吸针包括用于与所述注射器连接的注射器接口、本体以及用于穿刺机体的钝圆锥形针尖。优选地,气囊还包括用于注入气体或者液体的气囊管以及用于封闭所述气囊管的夹具。优选地,抽吸针包括用于抽吸坏死组织的第一侧孔和用于抽吸坏死组织的第二侧孔。优选地,所述带孔垫片和气囊均具有供所述抽吸针通过的圆形孔并且该圆形孔的横截面面积相同。优选地,所述圆形垫片分别位于所述柱形气囊的上下两侧。在一个优选例子中,微创抽吸装置为微创恶性脑梗死脑组织穿刺抽吸装置。为了让操作者能将微创恶性脑梗死脑组织穿刺抽吸针牢固固定于颅骨钻孔处,所述微创恶性脑梗死脑组织穿刺抽吸装置具有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由两个圆形带孔垫片和中间的柱形气囊连接而成。这样,在使用时,先定位穿刺点,常规消毒、铺洞巾,切开皮肤、皮下、肌肉分离肌肉及骨膜,于颅脑上钻孔一枚,将固定机构先放入颅骨钻孔内,然后将微创恶性脑梗死脑组织穿刺抽吸针穿入发生恶性梗死的脑组织内,再将固定机构的柱形气囊内通过气囊管注入水或者空气后用气囊管夹具夹闭气囊管以固定微创恶性脑梗死脑组织穿刺抽吸针,微创恶性脑梗死脑组织穿刺抽吸针末端可接注射器抽吸坏死脑组织,能根据临床情况随时进行调整抽吸次数及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微创抽吸装置能实现恶性或者坏死组织(例如脑组织)的微创减压,能缩短手术时间,患者康复时间快,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在微创抽吸装置为微创恶性脑梗死脑组织穿刺抽吸装置时,用于能避免因去大骨瓣后所需的二次颅骨修补手术。附图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附图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且其尺寸和比例关系可能会与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图1示意性示出本技术的抽吸装置的立体结构;图2示意性示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例子的抽吸装置的立体结构图;以及图3示意性示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例子的抽吸装置的剖面图。符号说明:1-抽吸针,2-固定装置,2.6-可膨胀弹性构件,2.7-阻挡构件,1.1-注射器接口,1.2-抽吸针第1侧孔,1.3-抽吸针第2侧孔,1.4-钝圆锥形针尖,2.1-气囊管,2.2-垫片气囊预留孔,2.3-气囊管夹具,2.4-气囊外侧圆形带孔垫片,2.5-柱形气囊,2.6-气囊内侧圆形带孔垫片。具体实施方式在对本公开进行更详细的描述之前,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内容不限于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因而,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当然是可以变化的。还应当理解,由于本公开的内容仅由随附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因而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不是旨在限定。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所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涉及的所有出版物和专利均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如同专门针对每一份出版物或专利分别单独地指明将其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一样,并且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是为了公开和描述与所引用的出版物相关的方法和/或结构。在阅读了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文描述和示出的每一个实施方式都具有分离的成分和特征,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其可以容易地彼此分离或与其他若干实施方案中的任意一者的特征结合。所叙述的任何方法均可以以叙述事件的先后顺序或逻辑上可行的其他顺序来实施。必须指出,在本说明书和随附的权利要求书中,除非上下文明确规定,否则单数形式“一种”、“一个”、“该”以及未指明数量的方式涵盖了具有多个所指物的情况。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微创抽吸装置包括用于从机体抽取组织的抽吸针11,以及用于固定抽吸针的固定机构22,固定机构22包括可膨胀弹性构件221以及防止可膨胀弹性构件在膨胀后进入机体内部的阻挡构件222。抽吸针11和固定机构22可以是彼此分离的独立部件,但是可以配套使用。对抽吸针11的结构和类型并没有任何限定,其可以是本领域内的已知的抽吸针,例如12号抽吸针(微创颅脑引流套装)。关于固定机构22,其用于在抽吸针抽取机体内的组织时将抽吸针固定在开孔位置,以防止抽吸针移动或者对机体内部组织造成损害。如上所述,固定机构22包括可膨胀弹性构件221以及防止可膨胀弹性构件在膨胀后进入机体内部的阻挡构件222。可膨胀弹性构件221可以由任何材料制成,并且包括气囊,优选柱形气囊。可膨胀弹性构件221可以具有供抽吸针11通过的孔223。这样,当抽吸针通过可膨胀弹性构件221的孔进入机内内部后,可膨胀弹性构件221能够借助外力发生膨胀并且由于弹性力,从而牢固地固定抽吸针11在机体的开孔位置。为了防止可膨胀弹性构件221在膨胀后进入机体内部,对组织形成压迫,固定机构22还可以包括阻挡构件222。阻挡构件可以由高弹塑料气囊制成,并且具有固定支撑结构。阻挡构件可以具有圆形带孔垫片,其充气后自行打开,固定引流管,避免移动。优选地,阻挡构件2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进一步优选地,阻挡构件22分别位于所述可膨胀弹性构件的上下两侧并且与所述可膨胀弹性构件连接。因此,由于阻挡构件防止可膨胀弹性构件221在膨胀后进入机体内部,避免了可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创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从机体抽取组织的抽吸针,以及/n用于固定抽吸针的固定装置,/n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可膨胀弹性构件以及防止可膨胀弹性构件在膨胀后进入机体内部的阻挡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创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从机体抽取组织的抽吸针,以及
用于固定抽吸针的固定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可膨胀弹性构件以及防止可膨胀弹性构件在膨胀后进入机体内部的阻挡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针在侧面带有刻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创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构件两侧均带有圆形带孔垫片,以固定所述微创抽吸装置,防止脱落或所述微创抽吸装置进入机体太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膨胀弹性构件为气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创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膨胀弹性构件为柱形气囊,并且所述固定装置由两个圆形带孔垫片和位于所述带孔垫片之间的柱形气囊连接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波李如娟刘源
申请(专利权)人:杨金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