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小儿门诊诊断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407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院小儿门诊诊断床,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下侧壁四角处固定有床腿,所述床板的上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上侧放置有头枕,所述凹槽的两侧侧壁上开设有对称设置的手臂槽,所述凹槽的下侧开设有对称设置的腿槽,每个所述手臂槽和腿槽的外侧均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对称开设在手臂槽和腿槽外侧的滑槽,位于手臂槽和腿槽外侧的两个所述滑槽之间滑动有U型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诊断床的床板上设置手臂槽个推槽,并设置固定机构,通过U型框的滑动使气囊位于手臂或腿部的上侧,接触气囊的形变和伸缩弹簧的反向弹力对手臂和腿部进行固定,避免诊断工作时小孩多动,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Hospital outpatient diagnosis bed for childr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院小儿门诊诊断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医院小儿门诊诊断床。
技术介绍
诊断床为一种用于病人检查时躺卧的床体,常见的诊断床一般为简易的床板和床腿组成。由于小孩的好动性,在进行小孩的检查诊断工作时,小孩手脚没有进行束缚,小孩容易出现多动等现象,影响诊断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而提出的医院小儿门诊诊断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医院小儿门诊诊断床,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下侧壁四角处固定有床腿,所述床板的上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上侧放置有头枕,所述凹槽的两侧侧壁上开设有对称设置的手臂槽,所述凹槽的下侧开设有对称设置的腿槽,每个所述手臂槽和腿槽的外侧均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对称开设在手臂槽和腿槽外侧的滑槽,位于手臂槽和腿槽外侧的两个所述滑槽之间滑动有U型框,所述U型框内顶部固定有抵板。优选地,所述U型框位于滑槽内的一端均固定有限位块,所述滑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位于两个限位槽之间滑动。优选地,位于滑槽内的两个所述限位槽之间的距离与限位块的长度大小相等。优选地,每个所述抵板的下侧壁均开设有两个插槽,两个所述插槽内插设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共同固定有气囊。优选地,每个所述气囊的下侧均设有圆弧面。优选地,所述插槽的内顶壁与连接杆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医院小儿门诊诊断床的优点在于:1、设置U型框,根据手臂或腿部的长度调节U型框在两个滑槽之间滑动调节位置,并设置限位块对U型框进行限位,防止其脱离滑槽;2、设置抵板,在抵板的下侧设置连接杆和气囊,滑动U型框时与手臂或腿部接触,挤压气囊形变收缩,通过气囊的形变力对手臂和腿部进行固定,当手臂或腿部较粗时,进一步挤压连接杆上移挤压伸缩弹簧;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在诊断床的床板上设置手臂槽个推槽,并设置固定机构,通过U型框的滑动使气囊位于手臂或腿部的上侧,接触气囊的形变和伸缩弹簧的反向弹力对手臂和腿部进行固定,避免诊断工作时小孩多动,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医院小儿门诊诊断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医院小儿门诊诊断床中U型框的侧视图。图中:1床板、2床腿、3凹槽、4头枕、5手臂槽、6腿槽、7滑槽、8U型框、9抵板、10限位块、11插槽、12连接杆、13气囊、14伸缩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医院小儿门诊诊断床,包括床板1,床板1的下侧壁四角处固定有床腿2,床板1的上侧壁开设有凹槽3,凹槽3的上侧放置有头枕4,凹槽3的两侧侧壁上开设有对称设置的手臂槽5,凹槽3的下侧开设有对称设置的腿槽6,每个手臂槽5和腿槽6的外侧均设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对称开设在手臂槽5和腿槽6外侧的滑槽7,位于手臂槽5和腿槽6外侧的两个滑槽7之间滑动有U型框8,U型框8内顶部固定有抵板9,每个抵板9的下侧壁均开设有两个插槽11,两个插槽11内插设有连接杆12,插槽11的内顶壁与连接杆12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14,两个连接杆12的下端共同固定有气囊13,每个气囊13的下侧均设有圆弧面,设置的圆弧面在气囊13刚开始与手臂或腿部接触时减小接触面积,更加便于U型框8的滑动,当U型框8滑动至气囊13与手臂或腿部接触时,气囊13进行形变,挤压连接杆12上移挤压伸缩弹簧14,当气囊13滑动至手臂或腿部的上侧时,通过气囊13的形变力和伸缩弹簧14的反向弹力对手臂和腿部进行固定,当手臂或腿部较粗时,气囊13的形变力过大时,进一步挤压连接杆12上移挤压伸缩弹簧14。U型框8位于滑槽7内的一端均固定有限位块10,滑槽7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限位块10位于两个限位槽之间滑动,位于滑槽7内的两个限位槽之间的距离与限位块10的长度大小相等,距离与长度相等保证连接处的贴合紧密,通过限位块10在滑槽7内滑动对U型框8进行限位,避免U型框8脱离滑槽7。进一步说明,上述固定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否则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胶合,或者一体成型设置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惯用手段。现对本技术的操作原理作如下阐述:进行检查诊断的小孩躺在凹槽3内,头部枕在头枕4上,手臂和腿分别放入手臂槽5和腿槽6内,往凹槽3的内侧滑动U型框8,气囊13的下侧壁与手臂或腿部接触,挤压气囊13形变并挤压连接杆12往上移动,借助气囊13的形变力以及伸缩弹簧14的反向弹力对手臂和腿部进行固定,防止进行检测诊断小孩乱动影响诊断工作的进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医院小儿门诊诊断床,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下侧壁四角处固定有床腿(2),所述床板(1)的上侧壁开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的上侧放置有头枕(4),所述凹槽(3)的两侧侧壁上开设有对称设置的手臂槽(5),所述凹槽(3)的下侧开设有对称设置的腿槽(6),每个所述手臂槽(5)和腿槽(6)的外侧均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对称开设在手臂槽(5)和腿槽(6)外侧的滑槽(7),位于手臂槽(5)和腿槽(6)外侧的两个所述滑槽(7)之间滑动有U型框(8),所述U型框(8)内顶部固定有抵板(9)。/n

【技术特征摘要】
1.医院小儿门诊诊断床,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下侧壁四角处固定有床腿(2),所述床板(1)的上侧壁开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的上侧放置有头枕(4),所述凹槽(3)的两侧侧壁上开设有对称设置的手臂槽(5),所述凹槽(3)的下侧开设有对称设置的腿槽(6),每个所述手臂槽(5)和腿槽(6)的外侧均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对称开设在手臂槽(5)和腿槽(6)外侧的滑槽(7),位于手臂槽(5)和腿槽(6)外侧的两个所述滑槽(7)之间滑动有U型框(8),所述U型框(8)内顶部固定有抵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院小儿门诊诊断床,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框(8)位于滑槽(7)内的一端均固定有限位块(10),所述滑槽(7)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琼吴宝勤宋玲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