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399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0:34
一种轮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坐垫杆,坐垫杆的上侧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靠背杆,坐垫杆上设有第一铰接点,靠背杆上设有第二铰接点,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之间铰接有伸缩装置。靠背杆与坐垫杆可上下摆动地铰接,坐垫放于坐垫杆上,靠背放于靠背杆上,伸缩装置通过调节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之间的距离,使靠背杆上下摆动,达到调节轮椅靠背角度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轮椅。

An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of wheelchair backr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
本技术涉及轮椅,特别是一种轮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常用的轮椅靠背与坐垫的角度多为固定角度,使用者长期坐于轮椅上保持固定的姿势,易引起疲劳或其他不适,轮椅使用者希望轮椅的靠背可以调节靠背角度,可以变换姿势。进一步地,目前的轮椅靠背调节装置需要使用者离开靠背才能调节,对于腰腹力较弱的人,躺在靠背时自己较难离开靠背再进行调节,所以希望有一种躺在靠背上时可以不借助他人帮助而自己可以简单地调节角度的轮椅靠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调节轮椅靠背角度的机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轮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坐垫杆,坐垫杆的上侧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靠背杆,坐垫杆上设有第一铰接点,靠背杆上设有第二铰接点,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之间铰接有伸缩装置。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坐垫杆的上侧还铰接有扶手竖杆,靠背杆、扶手竖杆之间设有扶手横杆,扶手横杆的一端与靠背杆铰接,扶手横杆的另一端与扶手竖杆铰接,坐垫杆、靠背杆、扶手横杆、扶手竖杆组成四边形。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扶手竖杆、扶手横杆,扶手竖杆与坐垫杆的铰接点为所述的第一铰接点,扶手横杆与靠背杆的铰接点为所述的第二铰接点,扶手竖杆与扶手横杆的铰接位设有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端与扶手竖杆固定连接,扶手横杆与扶手竖杆之间的铰接孔称为第三铰接孔,所述旋转端与第三铰接孔同轴设置,旋转驱动装置的固定端与扶手横杆连接,旋转驱动装置通过调节扶手竖杆、扶手横杆之间的角度来调节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之间的距离。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端为蜗轮,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固定端为竖直设置的蜗杆,蜗杆与扶手横杆可转动地连接,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蜗杆的上端周向固定连接有手摇杆。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扶手横杆上设有手摇杆收纳槽,手摇杆收纳槽的形状与手摇杆的形状相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靠背杆与坐垫杆可上下摆动地铰接,坐垫放于坐垫杆上,靠背放于靠背杆上,伸缩装置通过调节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之间的距离,使靠背杆上下摆动,达到调节轮椅靠背角度的效果。本技术用于轮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侧视简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旋转驱动装置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靠背倾斜状态的侧视简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技术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至图3,这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具体地:一种轮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坐垫杆010,坐垫杆010的上侧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靠背杆011,坐垫杆010上设有第一铰接点,靠背杆011上设有第二铰接点,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之间铰接有伸缩装置。坐垫放于坐垫杆上010,靠背放于靠背杆011上,靠背杆011与坐垫杆010的铰接点为第三铰接点,伸缩装置调节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之间的距离,根据三角形原理,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之间的距离改变,但第三铰接点到第一铰接点的距离、第三铰接点到第二铰接点的距离不变,可改变靠背杆与坐垫杆010之间的角度,使靠背杆011上下摆动,达到调节轮椅靠背角度的效果。本实施例中坐垫杆010的上侧还铰接有扶手竖杆012,靠背杆011、扶手竖杆012之间设有扶手横杆013,扶手横杆013的一端与靠背杆011铰接,扶手横杆013的另一端与扶手竖杆012铰接,坐垫杆010、靠背杆011、扶手横杆013、扶手竖杆012组成四边形。在调节靠背杆011角度的过程中,扶手横杆013与靠背杆011之间的角度会同时改变,当坐垫杆010与靠背杆011的夹角增大或减少时,扶手横杆013与靠背杆011的夹角也会增大或减少,使扶手横杆013与坐垫杆010之间的夹角变化较少,使人手放在扶手横杆013时感觉到手的位置变化较少,提高调节靠背角度时人手也较舒适。本实施例中伸缩装置包括扶手竖杆012、扶手横杆013,扶手竖杆012与坐垫杆010的铰接点为所述的第一铰接点,扶手横杆013与靠背杆011的铰接点为所述的第二铰接点,扶手竖杆012与扶手横杆013的铰接位设有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端与扶手竖杆012固定连接,扶手横杆013与扶手竖杆012之间的铰接孔称为第三铰接孔,所述旋转端与第三铰接孔同轴设置,旋转驱动装置的固定端与扶手横杆013连接。因为旋转端与扶手竖杆012固定连接,固定端与扶手横杆013连接,所以当旋转端绕第三铰接孔转动时,扶手横杆013与扶手竖杆012会绕第三铰接孔相对转动,从而使扶手横杆013与扶手竖杆012之间的角度产生改变,旋转驱动装置通过调节扶手竖杆012、扶手横杆013之间的角度,来调节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端为蜗轮014,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固定端为竖直设置的蜗杆015,蜗杆015与扶手横杆013可转动地连接,蜗杆015与蜗轮014啮合连接。转动蜗杆015使蜗轮014转动,因为旋转驱动装置设置于人手触手可及的位置,方便使用者调节;因为设置蜗轮蜗杆的调节机构,利用蜗轮蜗杆的自锁特性,在蜗杆015不转动的情况下,蜗轮014不能转动,当使用者靠在靠背上时,靠背受向下的力,但由于有蜗轮蜗杆的自锁特性,靠背不会向下倾,对于腰腹力较弱的使用者,在调节过程中也不需要因为担心调节过程中突然下摆而需要提前离开靠背再调节,躺在靠背就可以自己完成向上或向下的调节,不需要他人的帮助,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自由度。本实施例中蜗杆015的上端周向固定连接有手摇杆016,使用者通过手摇杆016方便调节,周向固定连接可以向上可拆,不需要调节时可以拆下。本实施例中扶手横杆013上设有手摇杆收纳槽017,手摇杆收纳槽017的形状与手摇杆016的形状相配。手摇杆收纳槽017上设有弹性卡位或卡扣来固定手摇杆016,当需要调节靠背角度时取出手摇杆016,与蜗杆015的上端周向固定安装连接即可手动调节。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坐垫杆(010),坐垫杆(010)的上侧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靠背杆(011),坐垫杆(010)上设有第一铰接点,靠背杆(011)上设有第二铰接点,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之间铰接有伸缩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坐垫杆(010),坐垫杆(010)的上侧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靠背杆(011),坐垫杆(010)上设有第一铰接点,靠背杆(011)上设有第二铰接点,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之间铰接有伸缩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杆(010)的上侧还铰接有扶手竖杆(012),靠背杆(011)、扶手竖杆(012)之间设有扶手横杆(013),扶手横杆(013)的一端与靠背杆(011)铰接,扶手横杆(013)的另一端与扶手竖杆(012)铰接,坐垫杆(010)、靠背杆(011)、扶手横杆(013)、扶手竖杆(012)组成四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椅靠背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扶手竖杆(012)、扶手横杆(013),扶手竖杆(012)与坐垫杆(010)的铰接点为所述的第一铰接点,扶手横杆(013)与靠背杆(011)的铰接点为所述的第二铰接点,扶手竖杆(012)与扶手横杆(013)的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玉兵邓玉团朱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容骏医疗美容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