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肘关节护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38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肘关节护具,包括上臂支撑、下臂支撑与中间铰链,上臂支撑通过中间铰链铰接于下臂支撑,中间铰链包括塑料圆盖、刻度面板、硅胶卡圈与定位销,塑料圆盖连接于上臂支撑,刻度面板连接于下臂支撑,刻度面板上印有刻度标识以及与刻度标识对应的圆孔,硅胶卡圈的一端定位于塑料圆盖上,硅胶卡圈的另一端设有卡孔,定位销卡于卡孔内,定位销与刻度面板上的圆孔对应设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从而实现对肘关节进行固定支撑以及控制肘关节的活动范围,可控制肘关节的不稳,控制和限制肘关节的屈曲和伸展,适用于患者早起的功能性锻炼,其操作简单,可个人独立操作,操作过程中无痛苦。

A kind of elbow joint prot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肘关节护具
本技术涉及骨科医疗器械
,特指一种肘关节护具。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当运动或户外运动时,特别是网球运动时,会对肘关节不同程度的产生一定的损伤,日积月累,会造成肘关节习惯性脱位和肘关节不稳定。目前对肘关节的保护仅仅局限于使用弹性面料对运动时起到保护作用,可当肘关节受伤后,不能更好的护理和康复性恢复,近年来,骨科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理论、技术、器材以及对疾病的认识等方便有了很大的进展,康复医疗逐渐成为骨科伤病功能康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肘关节护具,实现对肘关节进行固定支撑以及控制肘关节的活动范围,可控制肘关节的不稳,控制和限制肘关节的屈曲和伸展,适用于患者早起的功能性锻炼,其操作简单,可个人独立操作,操作过程中无痛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应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肘关节护具,包括上臂支撑、下臂支撑与中间铰链,上臂支撑通过中间铰链铰接于下臂支撑,中间铰链包括塑料圆盖、刻度面板、硅胶卡圈与定位销,塑料圆盖连接于上臂支撑,刻度面板连接于下臂支撑,刻度面板上印有刻度标识以及与刻度标识对应的圆孔,硅胶卡圈的一端定位于塑料圆盖上,硅胶卡圈的另一端设有卡孔,定位销卡于卡孔内,定位销与刻度面板上的圆孔对应设置。进一步而言,所述上臂支撑包括上臂可调支架、上臂塑料板与可拆卸绑带一,上臂可调支架的一端连接于中间铰链的塑料圆盖,上臂可调支架的另一端连接于上臂塑料板,上臂塑料板上设有塑料扣一,可拆卸绑带一的一端固定于上臂塑料板的一面,可拆卸绑带一的另一端穿于塑料扣一固定于上臂塑料板的另一面。进一步而言,所述上臂可调支架上设有长条形腰孔一,上臂塑料板通过螺栓固定于长条形腰孔一内。进一步而言,所述上臂可调支架由铝合金材料制成,上臂塑料板外部粘接有上臂内衬垫,上臂塑料板由尼龙材料制成,上臂内衬垫由面料复合海绵缝制而成。进一步而言,所述下臂支撑包括下臂可调支架、下臂塑料板与可拆卸绑带二,下臂可调支架的一端连接于中间铰链的刻度面板,下臂可调支架的另一端连接于下臂塑料板,下臂塑料板上设有塑料扣二,可拆卸绑带二的一端固定于下臂塑料板的一面,可拆卸绑带二的另一端穿于塑料扣二固定于下臂塑料板的另一面。进一步而言,所述下臂可调支架上设有长条形腰孔二,下臂塑料板通过螺栓固定于长条形腰孔二内。进一步而言,所述下臂可调支架由铝合金材料制成,下臂塑料板外部粘接有下臂内衬垫,下臂塑料板由尼龙材料制成,下臂内衬垫由面料复合海绵缝制而成。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从而实现对肘关节进行固定支撑以及控制肘关节的活动范围,可控制肘关节的不稳,控制和限制肘关节的屈曲和伸展,适用于患者早起的功能性锻炼,其操作简单,可个人独立操作,操作过程中无痛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1.上臂支撑;2.下臂支撑;3.中间铰链;4.上臂可调支架;5.上臂塑料板;6.上臂内衬垫;7.可拆卸绑带一;8.塑料扣一;9.下臂可调支架;10.下臂塑料板;11.下臂内衬垫;12.塑料圆盖;13.刻度面板;14.硅胶卡圈;15.定位销;40.长条形腰孔一;70.可拆卸绑带二;80.塑料扣二;90.长条形腰孔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肘关节护具,包括上臂支撑1、下臂支撑2与中间铰链3,上臂支撑1通过中间铰链3铰接于下臂支撑2,中间铰链3包括塑料圆盖12、刻度面板13、硅胶卡圈14与定位销15,塑料圆盖12连接于上臂支撑1,刻度面板13连接于下臂支撑2,刻度面板13上印有刻度标识以及与刻度标识对应的圆孔,硅胶卡圈14的一端定位于塑料圆盖12上,硅胶卡圈14的另一端设有卡孔,定位销15卡于卡孔内,定位销15与刻度面板13上的圆孔对应设置。以上所述构成本技术基本结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在刻度面板13上印有刻度标识,显示可以调节度数范围,且在每个度数边上设有相应的圆孔,定位销15卡在硅胶卡圈14的卡孔中,当定位销15置于刻度面板13上的圆孔中时,刻度面板13与硅胶卡圈14定位连接,从而实现塑料圆盖12与刻度面板13之间的定位,当定位销15脱出刻度面板13上的圆孔中时,刻度面板13与硅胶卡圈14不定位,此时可通过转动实现调节塑料圆盖12与刻度面板13之间的角度。实际应用中,本技术所述的上臂支撑1与受伤患者的手臂上部对应绑紧,所述的下臂支撑2与受伤患者的手臂下部对应绑紧。更具体而言,所述上臂支撑1包括上臂可调支架4、上臂塑料板5与可拆卸绑带一7,上臂可调支架4的一端连接于中间铰链3的塑料圆盖12,上臂可调支架4的另一端连接于上臂塑料板5,上臂塑料板5上设有塑料扣一8,可拆卸绑带一7的一端固定于上臂塑料板5的一面,可拆卸绑带一7的另一端穿于塑料扣一8固定于上臂塑料板5的另一面。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可拆卸绑带一7实现将受伤患者的手臂上部绑紧于上臂支撑1上。更具体而言,所述上臂可调支架4上设有长条形腰孔一40,上臂塑料板5通过螺栓固定于长条形腰孔一40内。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可调节上臂塑料板5的位置,也就是说可以根据患者的手臂长短调节上臂可调支架4与上臂塑料板5的位置,直至与患者的手臂上部对应,适用范围更广。更具体而言,所述上臂可调支架4由铝合金材料制成,质地轻便,强度高;上臂塑料板5外部粘接有上臂内衬垫6,上臂塑料板5由尼龙材料制成,有韧性和一定的强度,起到支撑作用;上臂内衬垫6由面料复合海绵缝制而成,更舒适透气。更具体而言,所述下臂支撑2包括下臂可调支架9、下臂塑料板10与可拆卸绑带二70,下臂可调支架9的一端连接于中间铰链3的刻度面板13,下臂可调支架9的另一端连接于下臂塑料板10,下臂塑料板10上设有塑料扣二80,可拆卸绑带二70的一端固定于下臂塑料板10的一面,可拆卸绑带二70的另一端穿于塑料扣二80固定于下臂塑料板10的另一面。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可拆卸绑带二70实现将受伤患者的手臂下部绑紧于下臂支撑2上。更具体而言,所述下臂可调支架9上设有长条形腰孔二90,下臂塑料板10通过螺栓固定于长条形腰孔二90内。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可调节下臂塑料板10的位置,也就是说可以根据患者的手臂长短调节下臂可调支架9与下臂塑料板10的位置,直至与患者的手臂上部对应,适用范围更广。更具体而言,所述下臂可调支架9由铝合金材料制成,质地轻便,强度高;下臂塑料板10外部粘接有下臂内衬垫11,下臂塑料板10由尼龙材料制成,有韧性和一定的强度,起到支撑作用;下臂内衬垫11由面料复合海绵缝制而成。更舒适透气。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肘关节护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臂支撑(1)、下臂支撑(2)与中间铰链(3),所述上臂支撑(1)通过中间铰链(3)铰接于下臂支撑(2),所述中间铰链(3)包括塑料圆盖(12)、刻度面板(13)、硅胶卡圈(14)与定位销(15),所述塑料圆盖(12)连接于上臂支撑(1),所述刻度面板(13)连接于下臂支撑(2),所述刻度面板(13)上印有刻度标识以及与刻度标识对应的圆孔,所述硅胶卡圈(14)的一端定位于塑料圆盖(12)上,所述硅胶卡圈(14)的另一端设有卡孔,所述定位销(15)卡于卡孔内,所述定位销(15)与刻度面板(13)上的圆孔对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肘关节护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臂支撑(1)、下臂支撑(2)与中间铰链(3),所述上臂支撑(1)通过中间铰链(3)铰接于下臂支撑(2),所述中间铰链(3)包括塑料圆盖(12)、刻度面板(13)、硅胶卡圈(14)与定位销(15),所述塑料圆盖(12)连接于上臂支撑(1),所述刻度面板(13)连接于下臂支撑(2),所述刻度面板(13)上印有刻度标识以及与刻度标识对应的圆孔,所述硅胶卡圈(14)的一端定位于塑料圆盖(12)上,所述硅胶卡圈(14)的另一端设有卡孔,所述定位销(15)卡于卡孔内,所述定位销(15)与刻度面板(13)上的圆孔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肘关节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支撑(1)包括上臂可调支架(4)、上臂塑料板(5)与可拆卸绑带一(7),所述上臂可调支架(4)的一端连接于中间铰链(3)的塑料圆盖(12),所述上臂可调支架(4)的另一端连接于上臂塑料板(5),所述上臂塑料板(5)上设有塑料扣一(8),所述可拆卸绑带一(7)的一端固定于上臂塑料板(5)的一面,所述可拆卸绑带一(7)的另一端穿于塑料扣一(8)固定于上臂塑料板(5)的另一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肘关节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可调支架(4)上设有长条形腰孔一(40),所述上臂塑料板(5)通过螺栓固定于长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陈静陈方舟谭俊峰张卉焦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博奥美迪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市第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