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报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93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报警器,包括报警器本体、可被击碎的玻璃板以及固定组件;报警器本体包括底座以及配合安装在底座上的盖体;玻璃板设置在盖体的正面上,玻璃板的上边缘与安装在盖体内的报警开关相抵;盖体上位于玻璃板下方的位置设有通孔;固定组件包括嵌固在通孔内的销件,连接在销件上并与玻璃板下边缘相抵接的定位件;销件远离定位件的一端延伸设有至少一个定位脚,定位脚在盖体的背面并弯折贴合在背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手动报警器,盖体上设置通孔与固定组件配合,使得固定组件可以通过定位脚在盖体背面的固定将固定组件稳固在盖体上,保持与玻璃板相抵的状态,不轻易脱落而使玻璃板下落而触发报警开关,产生误报警。

Manual al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动报警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报警器,尤其涉及一种手动报警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些手动报警器中,如图1所示,手动报警器上盖表面安装有一玻璃1,玻璃1的上缘与报警开关2相抵,下方通过一锁针件3支撑,将玻璃1定位以保持玻璃1抵接报警开关2。当发生火灾等情况时,人为按压击碎玻璃1,从而触发报警开关2进行报警。对于现有的上述手动报警器,锁针件3是通过粘胶粘固在手动报警器上盖的槽内,容易脱落,特别在海上环境中,由于湿度、温度、海水、震动等的影响,粘胶容易因老化等失去粘接作用,使得锁针件3容易脱落,失去对玻璃1的支撑,从而玻璃1掉落后会触发报警开关2,进而关停海上相关设备,造成巨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更加可靠、避免发生误报警的手动报警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手动报警器,包括报警器本体、可被击碎的玻璃板以及固定组件;所述报警器本体包括底座以及配合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盖体;所述玻璃板设置在所述盖体远离所述底座的正面上,所述玻璃板的上边缘与安装在所述盖体内的报警开关相抵;所述盖体上位于所述玻璃板下方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嵌固在所述通孔内的销件,连接在所述销件上并与所述玻璃板下边缘相抵接的定位件;所述销件远离所述定位件的一端延伸设有至少一个定位脚,所述定位脚在所述盖体的背面并弯折贴合在背面上。优选地,所述盖体的正面上设有容置槽,所述玻璃板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盖体的位于所述容置槽下方的边缘部上。优选地,所述盖体正面包括上下相接的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所述容置槽及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下部区域上,所述报警开关安装在所述上部区域内。优选地,所述盖体上安装有一可拆卸的盖板,所述盖板将所述下部区域覆盖,所述盖板中部设有露出所述玻璃板的窗口。优选地,所述定位件包括与所述销件连接的柱体、连接在所述柱体侧面上的用于与所述玻璃板下边缘相抵的连接臂。优选地,所述连接臂的宽度自连接所述柱体的一端到远离所述柱体的另一端逐渐减小。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螺钉;所述螺钉旋接在所述柱体和销件之间,将所述定位件与所述销件连接。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锁针;所述定位件和盖体上分别设有锁孔,所述锁针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弯折部,分别插接在所述锁孔内。优选地,所述锁针与所述定位件在所述盖体正面上夹角连接。优选地,所述报警器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体内并与报警开关电连接的电路控制盒。本技术的手动报警器,盖体上设置通孔与固定组件配合,使得固定组件可以通过定位脚在盖体背面的固定将固定组件稳固在盖体上,保持与玻璃板相抵的状态,不轻易脱落而使玻璃板下落而触发报警开关,产生误报警。另外,通过锁针进一步锁定固定组件,实现固定组件的双重固定。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手动报警器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手动报警器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手动报警器的盖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手动报警器中定位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手动报警器中柱体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手动报警器中锁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3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手动报警器,包括报警器本体、设置在报警器本体上的可被击碎的玻璃板20以及用于抵接支撑玻璃板20的固定组件30。报警器本体10包括底座(未图示)以及配合安装在底座上的盖体10。盖体10内设有报警开关40。对应报警开关40,报警器本体还包括安装在盖体10内的电路控制盒60,与报警开关40电连接。其中,电路控制盒60设有与报警开关40相抵接的触发端,报警开关40抵压触发端使其向电路控制盒60内缩进,使电路控制盒60处于未启动状态。当报警开关40撤去对触发端的抵压,触发端向电路控制盒60外伸展则可使电路控制盒60启动进行报警。盖体10包括有远离底座的正面以及与底座相对的背面。玻璃板20设置在盖体10的正面上,玻璃板20的上边缘与报警开关40相抵,使报警开关40处于关闭状态。具体地,玻璃板20抵接报警开关40,通过报警开关40抵接电路控制盒60,使电路控制盒60处于未启动状态。当玻璃板20解除对报警开关40的抵接,报警开关40可下移而撤去对触发端的抵压,使电路控制盒60启动进行报警。盖体10上位于玻璃板20下方的位置设有通孔(未图示),通孔贯穿盖体10的正面和背面。固定组件30与通孔配合固定在盖体10上,实现对玻璃板20的稳定支撑。具体地,盖体10的正面上设有容置槽11,玻璃板20设置在容置槽11内,通孔位于盖体10的位于容置槽11下方的边缘部上。盖体10的正面进一步可包括上下相接的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容置槽11及固定组件30均设置在下部区域,报警开关40安装在上部区域内,报警开关40的触发端露出在容置槽11内以与玻璃板20的上边缘抵接。如图3-6所示,固定组件30可包括嵌固在通孔内的销件31、连接在销件31上并与玻璃板20下边缘相抵接的定位件32。其中,销件31为柱体结构,可通过紧配合等方式固定在通孔内。定位件32在盖体10的正面上并与销件31连接。销件31远离定位件32的一端延伸设有至少一个定位脚311,定位脚311在盖体10的背面并弯折贴合在背面上,从而不易从通孔中脱落。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销件31设有相对的两个定位脚311。销件31在未装配到通孔中之前,定位脚311延伸方向与销件31的轴向相平行;装配时,定位脚311穿过通孔至盖体10的背面,两个定位脚311在盖体10的背面向相反方向弯折贴合在背面上,两者弯折贴合后呈一字形。如图2、5所示,定位件32可包括柱体321、连接在柱体321侧面上的连接臂322;柱体321与销件31连接,连接臂322用于与玻璃板20的下边缘相抵。本实施例中,连接臂322的宽度自连接柱体321的一端到远离柱体321的另一端逐渐减小。固定组件30还包括螺钉33;螺钉33旋接在柱体321和销件31之间,将定位件32与销件31连接。具体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考图5、6,销件31设有内螺纹312,柱体321中部设通道323,且通道323内设有凸出的台阶面324,螺钉33穿进通道323内,螺钉33的头部限位在台阶面324上,螺钉33穿过通道323的一端与销件31的内螺纹312配合,将柱体321紧固连接在销件31上。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销件31设有内螺纹312,柱体321也设有内螺纹,螺钉33通过与内螺纹配合紧固在销件31和柱体321之间,将销件31和柱体321紧固连接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动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报警器本体、可被击碎的玻璃板(20)以及固定组件(30);/n所述报警器本体包括底座以及配合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盖体(10);所述玻璃板(20)设置在所述盖体(10)远离所述底座的正面上,所述玻璃板(20)的上边缘与安装在所述盖体(10)内的报警开关(40)相抵;/n所述盖体(10)上位于所述玻璃板(20)下方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组件(30)包括嵌固在所述通孔内的销件(31),连接在所述销件(31)上并与所述玻璃板(20)下边缘相抵接的定位件(32);所述销件(31)远离所述定位件(32)的一端延伸设有至少一个定位脚(311),所述定位脚(311)在所述盖体(10)的背面并弯折贴合在背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报警器本体、可被击碎的玻璃板(20)以及固定组件(30);
所述报警器本体包括底座以及配合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盖体(10);所述玻璃板(20)设置在所述盖体(10)远离所述底座的正面上,所述玻璃板(20)的上边缘与安装在所述盖体(10)内的报警开关(40)相抵;
所述盖体(10)上位于所述玻璃板(20)下方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组件(30)包括嵌固在所述通孔内的销件(31),连接在所述销件(31)上并与所述玻璃板(20)下边缘相抵接的定位件(32);所述销件(31)远离所述定位件(32)的一端延伸设有至少一个定位脚(311),所述定位脚(311)在所述盖体(10)的背面并弯折贴合在背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0)的正面上设有容置槽(11),所述玻璃板(20)设置在所述容置槽(11)内;
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盖体(10)的位于所述容置槽(11)下方的边缘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0)正面包括上下相接的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所述容置槽(11)及固定组件(30)设置在所述下部区域上,所述报警开关(40)安装在所述上部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0)上安装有一可拆卸的盖板,所述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青林杨尚伟刁华东刘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