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和火灾报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5214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包括导电压片、锁紧片和螺钉;导电压片为U形或V形;导电压片由金属片折弯而成;螺钉包括钉杆和钉帽;导电压片的两个侧臂均开有供钉杆穿过的第一通孔;锁紧片开有与钉杆配合的螺纹通孔;钉帽设于导电压片远离锁紧片的一侧;导电压片靠近锁紧片的侧臂上固设有用于刺穿线缆的绝缘表皮的导电穿刺部将;导电压片由金属片折弯而成,在夹紧线缆的过程中,会产生预紧力,在预紧力的作用下,线缆不易松动且不易从导电压片和锁紧片之间脱出,具有线缆防松和线缆防脱的功能,提高了连接可靠性;导电压片上固设有导电穿刺部,利用导电穿刺部将线缆的绝缘表皮刺破而无需提前将线缆的绝缘表皮剥开,提高了接线效率。

Terminal block and fire al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线端子和火灾报警器
本技术涉及接线
,更具体地说,涉及接线端子和火灾报警器。
技术介绍
火灾报警器包括彼此可拆卸连接的火灾报警器本体和底座,底座上固设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具有导电触片,导电触片用于与火灾报警器本体的导电弹片接触,安装时,先将外界的线缆与接线端子连接,再将火灾报警器本体安装到底座上,与此同时,接线端子的导电触片与火灾报警器本体的导电弹片接触导通,从而实现了外界线缆与火灾报警器本体的电连接。现有的接线端子一般包括导电压片、锁紧片以及贯穿导电压片和锁紧片的螺钉,导电压片固连有导电触片,与外界线缆连接时,先将线缆的一端塞入导电压片和锁紧片之间,再调节导电压片和锁紧片之间的间距使其变小从而将线缆固定住,但是,现有的接线端子提供的锁紧力不足,线缆受到外界扰动时会发生松动,影响导通效果,甚至有可能从到导电压片和锁紧片之间脱出,导致连接失效,连接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和一种火灾报警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其中,包括用于与外界电连接的导电压片、锁紧片和螺钉;所述导电压片为U形或V形;所述导电压片由金属片折弯而成;所述螺钉包括钉杆和钉帽;所述导电压片的两个侧臂均开有供所述钉杆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锁紧片开有与所述钉杆配合的螺纹通孔;所述钉帽设于所述导电压片远离所述锁紧片的一侧;所述导电压片靠近所述锁紧片的侧臂上固设有用于刺穿线缆的绝缘表皮的导电穿刺部。>本技术所述的接线端子,其中,所述导电穿刺部包括多个锯齿。本技术所述的接线端子,其中,多个所述锯齿沿所述导电压片的开口端边缘分布。本技术所述的接线端子,其中,所述钉杆包括设有退刀槽的退刀槽段和设有螺纹的螺纹段;所述导电压片远离所述锁紧片的侧臂开有与所述退刀槽段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退刀槽段的直径且小于所述螺纹段的大径;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连通处的最小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退刀槽段的直径;所述导电压片靠近所述锁紧片的侧臂对应所述第二通孔开有供所述螺纹段通过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连通处的最小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螺纹段的大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火灾报警器,根据上述的接线端子,其中,包括火灾报警器本体和用于安装所述火灾报警器本体的底座;所述火灾报警器本体上固设有多个导电弹片;所述底座上固设有多个所述接线端子;多个所述接线端子与多个所述导电弹片一一对应;所述导电压片上固设有与所述导电弹片配合的导电触片;所述底座上固设有安装所述导电压片的围栏;所述锁紧片设于所述围栏内且不可转动;所述围栏设有供所述线缆进入的线缆入口。本技术所述的火灾报警器,其中,所述导电压片远离所述锁紧片的侧臂上固设有两个安装片;两个所述安装片分别设于所述导电压片的两侧;所述围栏包括支撑所述安装片的支撑柱和与所述支撑柱配合夹紧所述安装片的弹性压柱。本技术所述的火灾报警器,其中,所述弹性压柱包括弹性立柱和固设于所述弹性立柱上的压块;所述弹性立柱的一端固设于所述底座上。本技术所述的火灾报警器,其中,所述钉杆包括设有退刀槽的退刀槽段和设有螺纹的螺纹段;所述导电压片远离所述锁紧片的侧臂开有与所述退刀槽段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退刀槽段的直径且小于所述螺纹段的大径;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连通处的最小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退刀槽段的直径;所述第二通孔比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导电压片的开口端;所述导电压片靠近所述锁紧片的侧臂对应所述第二通孔开有供所述螺纹段通过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连通处的最小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螺纹段的大径;所述底座上还固设有给所述锁紧片限位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设于所述锁紧片背离所述导电压片的开口端的一侧;所述限位柱设于所述围栏内。本技术所述的火灾报警器,其中,所述限位柱上固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于所述导电压片和所述锁紧片之间;所述支撑块的厚度与所述导电穿刺部的高度一致;所述围栏设有供所述锁紧片进入的锁紧片入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螺钉的钉杆依次穿过两个第一通孔后再将锁紧片拧到钉杆上,导电压片和锁紧片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然后线缆塞入导电压片和锁紧片之间,再调节导电压片和锁紧片之间的间距使其减小从而将线缆夹紧,继续减小导电压片和锁紧片之间的间距,导电穿刺部将线缆的绝缘表皮刺破并和线缆内部的导电芯接触导通,再将导电压片与外界电连接,就可将线缆与外界导通,导电压片由金属片折弯而成,在夹紧线缆的过程中,会产生预紧力,在预紧力的作用下,线缆不易松动且不易从导电压片和锁紧片之间脱出,具有线缆防松和线缆防脱的功能,提高了连接可靠性;导电压片上固设有导电穿刺部,利用导电穿刺部将线缆的绝缘表皮刺破而无需提前将线缆的绝缘表皮剥开,节省了接线时间,提高了接线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的导电压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的导电压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的导电压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的锁紧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的螺钉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火灾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隐藏火灾报警器本体后);图8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火灾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隐藏火灾报警器本体和一个接线端子后);图9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火灾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隐藏火灾报警器本体后);图10是图9中的A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同时参阅图2至图6;包括用于与外界电连接的导电压片1、锁紧片2和螺钉3;导电压片1为U形或V形;导电压片1由金属片折弯而成;螺钉3包括钉帽30和钉杆31;导电压片1的两个侧臂均开有供钉杆31穿过的第一通孔11;锁紧片2开有与钉杆31配合的螺纹通孔20;钉帽30设于导电压片1远离锁紧片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外界电连接的导电压片、锁紧片和螺钉;所述导电压片为U形或V形;所述导电压片由金属片折弯而成;所述螺钉包括钉杆和钉帽;所述导电压片的两个侧臂均开有供所述钉杆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锁紧片开有与所述钉杆配合的螺纹通孔;所述钉帽设于所述导电压片远离所述锁紧片的一侧;所述导电压片靠近所述锁紧片的侧臂上固设有用于刺穿线缆的绝缘表皮的导电穿刺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外界电连接的导电压片、锁紧片和螺钉;所述导电压片为U形或V形;所述导电压片由金属片折弯而成;所述螺钉包括钉杆和钉帽;所述导电压片的两个侧臂均开有供所述钉杆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锁紧片开有与所述钉杆配合的螺纹通孔;所述钉帽设于所述导电压片远离所述锁紧片的一侧;所述导电压片靠近所述锁紧片的侧臂上固设有用于刺穿线缆的绝缘表皮的导电穿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穿刺部包括多个锯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锯齿沿所述导电压片的开口端边缘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钉杆包括设有退刀槽的退刀槽段和设有螺纹的螺纹段;所述导电压片远离所述锁紧片的侧臂开有与所述退刀槽段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退刀槽段的直径且小于所述螺纹段的大径;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连通处的最小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退刀槽段的直径;所述导电压片靠近所述锁紧片的侧臂对应所述第二通孔开有供所述螺纹段通过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连通处的最小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螺纹段的大径。


5.一种火灾报警器,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灾报警器本体和用于安装所述火灾报警器本体的底座;所述火灾报警器本体上固设有多个导电弹片;所述底座上固设有多个所述接线端子;多个所述接线端子与多个所述导电弹片一一对应;所述导电压片上固设有与所述导电弹片配合的导电触片;所述底座上固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