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天然气舱防爆入侵报警探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193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天然气舱的防爆入侵报警探测装置,包括红外对射探测器,所述红外对射探测器由互相配对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组成,所述发射机和接收机外部分别设有红外对射防爆箱;所述发射机和接收机均连接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连接报警装置。所述红外对射探测器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分别设于地下综合管廊天然气舱的防护区域的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多重复合的防爆结构设计,使入侵报警探测装置具有可靠的防爆功能,尤其适用于综合管廊天然气管道舱这种有防爆要求的空间内。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可靠。

An explosion-proof intrusion alarm detection device for the natural gas tank in the underground comprehensive pipe gall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天然气舱防爆入侵报警探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报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天然气舱的防爆入侵报警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地下管廊也称地下管廊,集电力、通信、燃气、给水、中水等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市政管线于一体,城市地下管廊一般是在城市地下建造,用于铺设市政公用管线,其包括干线地下管廊、支线地下管廊和电缆沟,根据规划要求集中敷设在同一个构建物内,实施统一设计、施工、管理的市政公用隧道空间,并且还具备排水、照明、通信和报警等功能,城市地下管廊一般采用集约化的设计理念有效地利用了道路下的空间,节约了地下空间资源,也杜绝了各专业管线分别不定期开挖,对道路通行和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彻底解决了“拉链路”问题,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减少了城市污染,为城市运转提供了应有的能源,从而保证了城市运转的高效。地下管廊的常见报警对象包括:地下管廊内有害气体浓度,环境温、湿度,通风、消防、门禁、入侵检测、视频监控、巡更等。地下管廊安全防范系统关乎到地下管廊内部的安全性的问题,其中就包括非常重要的防入侵系统,这是地下管廊安全防范系统建设过程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够防止整个地下管廊在没有任何人为监控的状态之下,不会被其他的外来人员入侵,通过防盗报警设备进行有效的监控。城市燃气一般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以及人工煤气。随着经济的发展,天然气逐渐成为城镇燃气的主流,当天然气管线纳入综合管廊时,防入侵系统就需要在地下综合管廊的天然气管道舱设置防爆型的入侵报警探测装置。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这样的天然气管线纳入综合管廊的报警探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天然气管线纳入综合管廊后,如何实现天然气舱的防爆入侵报警探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天然气舱的防爆入侵报警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对射探测器,所述红外对射探测器由互相配对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组成,所述发射机和接收机外部分别设有红外对射防爆箱;所述发射机和接收机均连接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连接报警装置。优选地,所述红外对射探测器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分别设于地下综合管廊天然气舱的防护区域的两端。优选地,所述发射机和接收机均采用ABS塑料外壳。优选地,所述红外对射防爆箱的外壳由厚度不小于4mm的碳钢制成。更优选地,所述红外对射防爆箱的外壳外部设有防护套。优选地,所述红外对射防爆箱的背部设有便于现场安装的长腰孔。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显示是否有异常信号的信号显示灯,信号显示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优选地,所述报警装置为声光报警器。优选地,所述发射机、接收机均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红外对射防爆箱内。更优选地,所述紧固件均为304不锈钢材质的紧固件。本技术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在综合管廊天然气管道舱这种有防爆要求的空间内设置一种防爆型的入侵报警探测装置,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综合管廊天然气舱设防区域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息至电子系统或网络,并纳入城镇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本技术提供的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多重复合的防爆结构设计,使入侵报警探测装置具有可靠的防爆功能,尤其适用于综合管廊天然气管道舱这种有防爆要求的空间内。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地下管廊入侵检测报警系统构成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爆入侵报警探测装置示意图;图3为红外对射防爆箱正面视图;图4为防护套示意图;图5为红外对射防爆箱背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防入侵报警系统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或网络。系统在管廊的各个出入口、投料口、通风口、配电室、设备房出入口等位置设置入侵报警探测装置(智能三鉴红外探测器或红外对射探测器)实现入侵报警监测,在综合舱和电力舱等非防爆区域,一般配置常规的工业级入侵报警探测装置,但在天然气舱有防爆要求,需配置防爆入侵报警探测装置。在管廊封闭期间,开启防区报警功能,一旦有非法入侵,数据经过系统自动识别、判断后传送给报警控制装置,指挥调度中心模拟显示屏上会显示出入侵的区段,及时记录入侵的时间、地点,同时通过报警设备发出报警信号,同时把报警信号传送到综合管廊控制中心,自动在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弹出入侵区域的视频信号。由于红外防入侵系统对监测区域内的照明没有任何特殊要求,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这样就能完全实现报警视频联动功能。图1为地下管廊入侵检测报警系统构成图,所述的地下管廊入侵检测报警系统由控制中心、控制机房、现场检测及控制三部分组成。入侵检测系统实现重要位置的人员入侵检测和报警功能,在综合管廊控制中心机房布设入侵报警通讯主机,在人员出入口、投料口、机械/自然通风口等重要位置布设红外入侵探测器或者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当产生人员入侵情况时,设备接收到的红外辐射电平变化及阻断红外对射发射和接收之间红外光束,产生报警状态并上传,驱动报警响应。配合控制中心的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的信息化中心管理软件系统,以综合管廊电子地图、控制中心管理软件上防区图两种方式展示地下综合管廊的燃气舱(安装防爆入侵报警探测装置)以及综合舱和电力舱(安装非防爆入侵报警探测装置)等仓段的入侵报警情况。结合图2,地下综合管廊天然气舱的防爆入侵报警探测装置由红外对射防爆箱1和红外对射探测器2组成。红外对射探测器1为发射机和接收机配对使用。即一套防爆入侵报警探测装置由1个红外对射探测器发射机、1个红外对射探测器接收机和2个与之配套的红外对射防爆箱组成。红外对射探测器,安装于各个出入口、投料口、通风口、配电室、设备房出入口等位置,对射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置于各出入口两端,形成红外警戒线,当有入侵行为使向主机或后端管理系统传输报警信号,实现对重要出入口的入侵行为检测。红外对射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在防护区域的始端设置发射机,末端放置接收机,将其发射出的红外光束直接射向接收端。在接收机通过光电器件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开关量信号,并经鉴别器处理。当确认信号正常时,内部显示灯熄灭,保持监视状态;而当红外光束被遮断时,则信号显示灯点亮,同时输出报警信号。该红外对射探测器的特点如下:(1)红外信号透射率提升50%,探测器工作更稳定。(2)自动休眠的低功耗设计,正常工作状态整机电流减小一半,集中供电传输距离可延长一倍,省线、节能、环保。(3)采用大功率红外发射接收组件,探测器抗环境干扰及过流过压保护能力更强。(4)采用DSP数字处理和AGC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探测器在风霜雨雪雾等恶劣环境下可自动调整发射功率,自动适应环境变化,确保探测器全天候零误报。(5)采用二次强光过滤设计,通过两次红外光过滤,将自然界的强光干扰彻底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天然气舱的防爆入侵报警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对射探测器(2),所述红外对射探测器(2)由互相配对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组成,所述发射机和接收机外部分别设有红外对射防爆箱(1);所述发射机和接收机均连接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连接报警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天然气舱的防爆入侵报警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对射探测器(2),所述红外对射探测器(2)由互相配对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组成,所述发射机和接收机外部分别设有红外对射防爆箱(1);所述发射机和接收机均连接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连接报警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天然气舱的防爆入侵报警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对射探测器(2)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分别设于地下综合管廊天然气舱的防护区域的两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天然气舱的防爆入侵报警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和接收机均采用ABS塑料外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天然气舱的防爆入侵报警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对射防爆箱(1)的外壳由厚度不小于4mm的碳钢制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天然气舱的防爆入侵报警探测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炜戚琛琛唐晓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