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曲回弹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1823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弯曲回弹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弯曲回弹测试装置,包括:基座、第一弯曲臂、第二弯曲臂、弯芯结构以及弯曲臂推动结构;基座上开设有第一转轴凹槽;第一弯曲臂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可转动地嵌于第一转轴凹槽内,第一转轴内开设有第二转轴凹槽,第二转轴凹槽的旋转中轴线与第一转轴凹槽的旋转中轴线重合;第二弯曲臂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可转动地嵌于第二转轴凹槽内;弯芯结构固定在基座上,且弯芯结构的头端指向第一转轴凹槽,并可径向靠近或者远离第一转轴凹槽;弯曲臂推动结构抵靠在第一弯曲臂和第二弯曲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限制屈服范围,并维持其稳定的弯曲回弹测试装置。

A testing device for bending and springb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曲回弹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弯曲回弹试验
,特别涉及一种弯曲回弹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回弹是金属板料成形加工领域不可避免的现象,回弹的存在影响了零件成形后的几何尺寸精度,给零件的设计和装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现有技术中,通过弯曲回弹实验进行金属板材回弹性能测试,通常采用V弯试验进行。现有技术中,通过施力结构推动样品两端逐步弯曲,在样品弯曲的过程中,弯芯附近的材料在弯曲过程中逐渐发生屈服并贴近弯芯。但是,现有操作中,由于弯曲后还没有同弯芯接触就已经发生屈服,导致发生屈服的范围较大;且随着弯曲角度变化,其屈服范围也不一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弯曲回弹测试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弯曲回弹试验中试样弯曲屈服范围大,随角度变化其屈服范围也变化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弯曲回弹测试装置,包括:基座、第一弯曲臂、第二弯曲臂、弯芯结构以及弯曲臂推动结构;所述基座上开设有第一转轴凹槽;所述第一弯曲臂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嵌于所述第一转轴凹槽内,所述第一转轴内开设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弯曲回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第一弯曲臂、第二弯曲臂、弯芯结构以及弯曲臂推动结构;/n所述基座上开设有第一转轴凹槽;/n所述第一弯曲臂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嵌于所述第一转轴凹槽内,所述第一转轴内开设有第二转轴凹槽,所述第二转轴凹槽的旋转中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凹槽的旋转中轴线重合;/n所述第二弯曲臂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地嵌于所述第二转轴凹槽内;/n所述弯芯结构固定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弯芯结构的头端指向所述第一转轴凹槽,并可径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转轴凹槽;/n所述弯曲臂推动结构抵靠在所述第一弯曲臂和所述第二弯曲臂上,可推动所述第一弯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曲回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第一弯曲臂、第二弯曲臂、弯芯结构以及弯曲臂推动结构;
所述基座上开设有第一转轴凹槽;
所述第一弯曲臂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嵌于所述第一转轴凹槽内,所述第一转轴内开设有第二转轴凹槽,所述第二转轴凹槽的旋转中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凹槽的旋转中轴线重合;
所述第二弯曲臂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地嵌于所述第二转轴凹槽内;
所述弯芯结构固定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弯芯结构的头端指向所述第一转轴凹槽,并可径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转轴凹槽;
所述弯曲臂推动结构抵靠在所述第一弯曲臂和所述第二弯曲臂上,可推动所述第一弯曲臂和所述第二弯曲臂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弯曲臂上开设有第一置物面,所述第二弯曲臂上开设有第二置物面,且所述第一置物面位于所述第一弯曲臂的本体与所述弯芯结构之间,所述第二置物面位于所述第二弯曲臂的本体与所述弯芯结构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曲回弹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臂上还开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置物面的第一限位面,且所述第一置物面与所述第一限位面于所述第一转轴处衔接;
所述第二弯曲臂上还开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二置物面的第二限位面,且所述第二置物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于所述第二转轴处衔接;
其中,在待测试试样搁置在所述第一置物面和所述第二置物面上待弯曲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二限位面抵靠在一起,所述第一置物面和所述第二置物面共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曲回弹测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新平祝洪川魏星赵刚潘利波杨庚蔚徐耀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