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700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风机。包括:外壳,交换器和定位支架,外壳上新风入口、新风出口、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所述交换器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交换器内具有第一交换通道和第二交换通道,其中,所述第一交换通道连通所述新风入口和所述新风出口,所述第二交换通道连通所述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所述交换器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定位支架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定位支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交换器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处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支撑于所述支架上。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新风机,交换器的拆换和固定方便,机身结构紧凑,便于售后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风机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特别涉及一种新风机。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新风机多为壁挂式或者吊顶式新风机。在新风机中,交换器的固定复杂,装配困难,维护不方便。并且,由于维修空间影响,单一的维修口使得工作人员在后期的安装维护工作中,没有可选性和灵活性。而分别针对风机、过滤器、交换器、电控盒等新风机内部元件设置相对应的多个维修口时,又增加了机身结构的复杂度,使得机身结构松散,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或不足,本技术的提出了一种新风机,包括:外壳,交换器和定位支架,所述外壳上新风入口、新风出口、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所述交换器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交换器内具有第一交换通道和第二交换通道,其中,所述第一交换通道连通所述新风入口和所述新风出口,所述第二交换通道连通所述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所述交换器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定位支架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定位支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交换器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处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支撑于所述支架上。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机,交换器的固定和拆换方便,机身结构紧凑,便于售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所述外壳上新风入口、新风出口、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n交换器,所述交换器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交换器内具有第一交换通道和第二交换通道,其中,所述第一交换通道连通所述新风入口和所述新风出口,所述第二交换通道连通所述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所述交换器沿前后方向延伸;/n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定位支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交换器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处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支撑于所述支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新风入口、新风出口、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
交换器,所述交换器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交换器内具有第一交换通道和第二交换通道,其中,所述第一交换通道连通所述新风入口和所述新风出口,所述第二交换通道连通所述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所述交换器沿前后方向延伸;
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定位支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交换器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处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支撑于所述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架包括:
第一支撑片,所述第一支撑片支撑于所述交换器上对应侧端的上表面;
第二支撑片,所述第二支撑片的一边与所述第一支撑片相连,且所述第二支撑片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朝远离所述交换器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器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风道,所述定位支架安装于所述风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顶壳的内表面上设有支撑筋条,所述支撑筋条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交换器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支撑于所述支撑筋条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条与所述交换器之间设置有密封层。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瑞琼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