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溶桥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512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溶桥塞,包括压裂球(2),中心轴(3)、挡环(5)、螺丝洞(4)、胶桶(6)、第一外背环(7)、第一内背环(8)、第二外背环(10)、第二内背环(9)、上锥体(11)、锁环(12)、下锥体(13)、卡瓦(14)、引鞋本体(15)、坐封螺丝铜(16)、凹槽(17),所述挡环(5)、胶桶(6)、第一外背环(7)、第一内背环(8)、第二外背环(10)、第二内背环(9)直接套入中心轴(3)上;所述上锥体(11)拧在中心轴上;所述下锥体(13)和中心轴(3)通过锁环(12)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全通径、全部溶化、节构简单、短小,安全系数高等优点,主要用于油气井的压裂、堵水、调层、试油、检泵防漏等工艺中。

A soluble bridge plu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溶桥塞
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溶桥桥塞,不需要配备任何化工溶解液。
技术介绍
国内外油气开发方面,复合桥塞以及大通径桥塞等产品为目前的核心工具。复合桥塞在非常规油气领域是一种常用技术,但其在压裂作业后期需要使用连续油管钻磨去除,恢复井筒通径;钻磨需要动用连续油管车、连续油管井下工具、磨鞋等工具,作业成本高,且对于小井眼及超过深井作业风险大。大通径桥塞可在压裂后直接投产、无需钻磨;但其通径相对二套管内径偏小,进行后期的二次改造作业的风险大、难度高;且若需去除,则需采用套铣打捞或直接钻磨,作业成本高、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特公开了一种可溶桥塞,包括压裂球2,包括中心轴3、挡环5、螺丝洞4、胶桶6、第一外背环7、第一内背环8、第二外背环10、第二内背环9、上锥体11、锁环12、下锥体13、卡瓦14、引鞋本体15、坐封螺丝铜16、凹槽17,所述挡环5、胶桶6、第一外背环7、第一内背环8、第二外背环10、第二内背环9直接套入中心轴3上;所述上锥体11拧在中心轴上;所述下锥体13和中心轴3通过锁环12连接在一起。所述中心轴3上含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右旋螺纹;其深度为0.1~1mm;长度为1~2mm;角度A为50~80度。所述下锥体(13)上含有螺纹;其深度为1-2.5mm;长度为3~3.5mm;角度B为50~60度;角度C为3~8度;R为0.1~0.5。所述胶桶6采用丁晴橡胶;所述丁晴橡胶采用50-80度。所述凹槽17位于胶桶6的内侧居中位置;当在经过压力挤压时,力易集到凹槽17一处,密封胶果最佳。所述锁环12一侧有具有豁口18;所述豁口18大小为5~10mm。所述锁环12外表面与下锥体13内表面的右旋螺纹相扣合;所述锁环12内表面与中心轴3的右旋螺纹相扣合。所述卡瓦14和引鞋本体15相扣合;所述坐封螺丝铜16位于引鞋本体15上。所述卡瓦(4包括卡扣19和卡凸20;所述引鞋本体15包括扇槽22和卡扭21;所述卡扣19与卡扭21对应扣合;所述卡凸20与扇槽22对应扣合。所述卡瓦14等分开槽至少2个以上;所述一端为径向全开,另端为径向三分之处开槽;所述每份上至少含有一个陶瓷豆23。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及优点:1、桥塞中每个部件全部实现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做到全部溶化,无任何残留物;2、密封桶有且只有一个;内径呈内凹型,与井筒紧密吻合,360度密封;3、长度短小,泵送速度快,缩短分段工期;4、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节约大量人力时间;5、全部溶解,最长时间不超过7-12天实现解封,即使坐封失败,也免去钻磨费用,6、安全系数高。附图说明图1为可溶桥塞剖面图图2为中心辆剖面图图3下锥体剖面图图4胶桶剖面图图5锁环剖面图图6锁环剖面图图7卡瓦部面图图8卡瓦左视图图9卡瓦右视图图10引鞋本体部面图图11引鞋本体左视图图12内背圈剖面图图13内背圈左视图图14外背圈剖面图图15外背圈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1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溶桥塞,包括压裂球(2),包括中心轴(3)、挡环(5)、螺丝洞(4)、胶桶(6)、第一外背环(7)、第一内背环(8)、第二外背环(10)、第二内背环(9)、上锥体(11)、锁环(12)、下锥体(13)、卡瓦(14)、引鞋本体(15)、坐封螺丝铜(16)、凹槽(17),所述挡环(5)、胶桶(6)、第一外背环(7)、第一内背环(8)、第二外背环(10)、第二内背环(9)直接套入中心轴(3)上;所述上锥体(11)拧在中心轴上;所述下锥体(13)和中心轴(3)通过锁环(12)连接在一起;所述卡瓦(14)与引鞋本体(15)与中心轴(3)是独立的两部分。进一步所述中心轴(3)上含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右旋螺纹;其深度为0.1~1mm;长度为1~2mm;角度A为50~80度,优先深度为0.58mm;长度为1.5875mm;角度A为70度。进一步所述下锥体(13)上含有螺纹;其深度为1-2.5mm;长度为3~3.5mm;角度B为50~60度;角度C为3~8度;R为0.1~0.5,优先深度为1.92mm;长度为3.175mm;角度B为55度;角度C为5度。进一步所述胶桶(6)采用丁晴橡胶;所述丁晴橡胶采用50-80度,优先70度。进一步所述凹槽(17)位于胶桶(6)的内侧居中位置;当在经过压力挤压时,力易集到凹槽(17)一处,密封胶果最佳。进一步所述锁环(12)一侧有具有豁口(18);所述豁口(18)大小为5~10mm。进一步所述锁环(12)外表面与下锥体(13)内表面的右旋螺纹相扣合;所述锁环(12)内表面与中心轴(3)的右旋螺纹相扣合。进一步所述卡瓦(14)和引鞋本体(15)相扣合;所述坐封螺丝铜(16)位于引鞋本体(15)上。进一步所述卡瓦(14)包括卡扣(19)和卡凸(20);所述引鞋本体(15)包括扇槽(22)和卡扭(21);所述卡扣(19)与卡扭(21)对应扣合;所述卡凸(20)与扇槽(22)对应扣合。进一步所述卡瓦(14)等分开槽至少2个以上;所述一端为径向全开,另端为径向三分之处开槽;所述每份上至少含有一个陶瓷豆(2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溶桥塞,包括压裂球(2),其特征在,包括中心轴(3)、挡环(5)、螺丝洞(4)、胶桶(6)、第一外背环(7)、第一内背环(8)、第二外背环(10)、第二内背环(9)、上锥体(11)、锁环(12)、下锥体(13)、卡瓦(14)、引鞋本体(15)、坐封螺丝铜(16)、凹槽(17),所述挡环(5)、胶桶(6)、第一外背环(7)、第一内背环(8)、第二外背环(10)、第二内背环(9)直接套入中心轴(3)上;所述上锥体(11)拧在中心轴上;所述下锥体(13)和中心轴(3)通过锁环(12)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溶桥塞,包括压裂球(2),其特征在,包括中心轴(3)、挡环(5)、螺丝洞(4)、胶桶(6)、第一外背环(7)、第一内背环(8)、第二外背环(10)、第二内背环(9)、上锥体(11)、锁环(12)、下锥体(13)、卡瓦(14)、引鞋本体(15)、坐封螺丝铜(16)、凹槽(17),所述挡环(5)、胶桶(6)、第一外背环(7)、第一内背环(8)、第二外背环(10)、第二内背环(9)直接套入中心轴(3)上;所述上锥体(11)拧在中心轴上;所述下锥体(13)和中心轴(3)通过锁环(12)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溶桥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3)上含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右旋螺纹;其深度为0.1~1mm;长度为1~2mm;角度A为50~8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溶桥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锥体(13)上含有螺纹;其深度为1-2.5mm;长度为3~3.5mm;角度B为50~60度;角度C为3~8度;R为0.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溶桥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桶(6)采用丁晴橡胶;所述丁晴橡胶采用50-80度。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海格瑞恩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