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骨架吸隔声屏体、屏障体无骨架的声屏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385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骨架吸隔声屏体和屏障体无骨架的声屏障,无骨架吸隔声屏体包括平行安装在立柱上的吸声板和隔声板,还包括用于连接立柱与吸声板、隔声板的顶部和底部的上封板、下封板,上封板、下封板的第一靠板与立柱的翼缘板间形成吸声板和隔声板的安装卡槽,下封板,上封板、吸声板、隔声板之间形成共振空腔,在共振空腔内等距设置有至少一个垂直连接在吸声板、隔声板上的支撑板,吸声板与隔声板均可直接运抵现场安装,无需预先组装,节省运输成本,吸声板、隔声板与上封板、下封板之间采用胶粘剂方式,支撑板与吸声板、隔声板之间采用胶粘剂方式,安装方便。

Sound barrier without frame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骨架吸隔声屏体、屏障体无骨架的声屏障
本技术涉及声屏障
,尤其是一种屏障体无骨架的声屏障。
技术介绍
吸隔声屏障分为金属声屏障、非金属声屏障、复合声屏障,声屏障地面部分由吸隔声屏体、立柱、紧固装置三大部分组成。传统吸隔声屏体由于材质不同存在不同表现形式,其吸声功能都是通过纤维类吸声材料来实现。传统吸隔声屏障的生产模式为:声屏障的吸隔声屏体、立柱、紧固装置在工厂预先加工为成品,并组装完成后再统一运送到现场安装。以金属声屏障为例,其生产工艺如下:首先经过金属板材下料、折弯、组焊骨架、骨架外观、防腐处理等工序完成声屏障骨架的制作,再经过吸声材料下料、敷面层下料、吸声材料包裹等工序完成吸声材料的制作,最后再将声屏障骨架与吸声材料组装成声屏障。金属声屏障在生产工序多、人工成本高;另外制作为成品后所需空间增大,运输费用高;运输过程也会存在损毁补货问题,成本高。专利CN107476211A-一种屏障体无骨架的声屏障公开了一种屏障体无骨架的声屏障,包括立柱和位于立柱之间的屏障体,所述的屏障体包括吸声板和隔声板,所述的立柱在其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吸声板和隔声板的插槽;所述的吸声板插入立柱前侧的插槽内并通过紧固部件固定;所述的隔声板插入立柱后侧的插槽内并通过紧固部件固定;其中,所述的吸声板和隔声板之间形成有吸声共振腔,将吸声板和隔声板通过内、外立柱的插槽构成一个整体,即吸声板和隔声板的固定是由立柱解决的,省去了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作为屏障体安装基础的骨架,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屏障体的成本。但是通过紧固件将吸隔声板与立柱固定,操作不便,且紧固件固定方式,声屏障遇到冲击时容易损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的无骨架声屏体。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无骨架吸隔声屏体,包括平行安装在立柱上的吸声板和隔声板,还包括用于连接立柱与吸声板、隔声板的顶部和底部的上封板、下封板,上封板、下封板的第一靠板与立柱的翼缘板间形成吸声板和隔声板的安装卡槽,下封板,上封板、吸声板、隔声板之间形成共振空腔,在共振空腔内等距设置有至少一个垂直连接在吸声板、隔声板上的支撑板,吸声板与隔声板均可直接运抵现场安装,无需预先组装,且利用支撑板将吸声板、隔声板、上封板、下封板分隔成多个支撑小单元,既能够达到吸声性能要求,又可以在不采用骨架的情况下满足声屏体的支撑要求,吸声板、隔声板与上封板、下封板之间采用胶粘剂方式,支撑板与吸声板、隔声板之间采用胶粘剂方式,安装方便。进一步地,所述隔声板的材质为水泥纤维板、人造大理石或玻镁板。还提供了一种屏障体无骨架的声屏障,包括立柱,平行安装在立柱上的吸声板和隔声板,还包括用于连接立柱与吸声板、隔声板的顶部和底部的上封板、下封板,上封板、下封板的第一靠板与立柱的翼缘板间形成吸声板和隔声板的安装卡槽,下封板,上封板、吸声板、隔声板之间形成共振空腔,在共振空腔内等距设置有至少一个垂直连接在吸声板、隔声板上的支撑板,所述立柱为“工”字型结构,立柱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在基体上。进一步地,上述吸声板的抗冲击性能≥30J,保证能够满足声屏体的抗冲击性能的要求。进一步地,上述上封板、下封板均为“业”字型,包括第一承台,在第一承台的一侧垂直设置第一靠板,沿第一靠板长度方向设置有向内凹的第一粘结槽,两第一靠板上的第一粘结槽分别与吸声板、隔声板的内壁形成封闭的第一粘结槽,吸声板、隔声板与上封板、下封板之间通过结构胶粘结,结构胶涂在第一粘结槽内,便于将上封板、下封板粘结在吸声板、隔声板上,使吸声板、隔声板与上封板、下封板的第一靠板之间没有间隙,连接紧密。进一步地,上述支撑板为“艹”字型,包括第二承台,在第二承台的两侧均垂直设置第二靠板,沿第二靠板长度方向设置有向内凹的第二粘结槽,两第二靠板上的第二粘结槽分别与吸声板、隔声板的内壁形成封闭的第二粘结槽,使支撑板上的第二靠板紧贴吸声板、隔声板的内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声屏体通过采用特殊结构的上下封板及支撑板,在立柱的基础上使支撑板、上下封板、吸声板、隔声板形成一个整体,不必采用金属骨架,就能达到要求,不需要油漆、喷塑处理工序少。(2)由于各部件不必预先在工厂组装,产品运输空间少、节约运输成本。(3)所有部件均现场组装避免运输损毁补料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屏障体无骨架的声屏障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双靠板的支撑板的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单靠板的支撑板的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单靠板的上封板、下封板的结构图。图8是本技术双靠板的上封板、下封板的结构图。图中标记为:1-立柱,2-紧固螺栓,3-吸声板,5a-上封板,5b-下封板,5-1-第一粘结槽,5-2-第一承台,5-3-第一靠板,6-隔声板,7-支撑板,7-1-第二粘结槽,7-2-第二承台,7-3第二靠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本技术的无骨架吸隔声屏体,包括平行安装在立柱1上的吸声板3和隔声板6,还包括用于连接立柱1与吸声板3、隔声板6的顶部和底部的上封板5a、下封板5b,上封板5a、下封板5b的第一靠板5-3与立柱1的翼缘板间形成吸声板3和隔声板6的安装卡槽,下封板5b,上封板5a、吸声板3、隔声板6之间形成共振空腔,在共振空腔内等距设置有至少一个垂直连接在吸声板3、隔声板6上的支撑板7,支撑板7的个数根据吸声板3和隔声板6的尺寸确定,吸声板3、隔声板6与上封板5a、下封板5b之间采用胶粘剂方式,支撑板7与吸声板3、隔声板6之间采用胶粘剂方式,安装方便。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屏障体无骨架的声屏障,包括立柱1,平行安装在立柱1上的吸声板3和隔声板6,还包括用于连接立柱1与吸声板3、隔声板6的顶部和底部的上封板5a、下封板5b,上封板5a、下封板5b的第一靠板5-3与立柱1的翼缘板间形成吸声板3和隔声板6的安装卡槽,下封板5b,上封板5a、吸声板3、隔声板6之间形成共振空腔,在共振空腔内等距设置有至少一个垂直连接在吸声板3、隔声板6上的支撑板7。所述立柱1为“工”字型结构,立柱1通过紧固螺栓2连接在基体上,由螺栓与配套螺母组合而成,所述螺栓为膨胀螺栓或预制钢螺栓。立柱1一般由H型钢与底板组焊而成,所述H型钢材质为碳钢,可以为热轧H型钢、高频H型钢,所述底板材质为碳钢。进一步地,所述吸声板3为板材,为非金属、颗粒状、非纤维类多孔吸声材料,与共振空腔结合形成共振吸声结构,通过材料与共振吸声结构共同作用,形成声学性能可调节的吸声结构。为了满足吸声板3的抗冲击性能要求,吸声板3的抗冲击性能≥30J。进一步地,为了保证隔声板6的隔声性能,所述隔声板6的材质为水泥纤维板、人造大理石或玻镁板。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吸声板3、隔声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无骨架吸隔声屏体,包括平行安装在立柱(1)上的吸声板(3)和隔声板(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立柱(1)与吸声板(3)、隔声板(6)的顶部和底部的上封板(5a)、下封板(5b),上封板(5a)、下封板(5b)的第一靠板(5-3)与立柱(1)的翼缘板间形成吸声板(3)和隔声板(6)的安装卡槽,下封板(5b),上封板(5a)、吸声板(3)、隔声板(6)之间形成共振空腔,在共振空腔内等距设置有至少一个垂直连接在吸声板(3)、隔声板(6)上的支撑板(7),吸声板(3)、隔声板(6)与上封板(5a)、下封板(5b)之间采用胶粘剂方式,支撑板(7)与吸声板(3)、隔声板(6)之间采用胶粘剂方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无骨架吸隔声屏体,包括平行安装在立柱(1)上的吸声板(3)和隔声板(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立柱(1)与吸声板(3)、隔声板(6)的顶部和底部的上封板(5a)、下封板(5b),上封板(5a)、下封板(5b)的第一靠板(5-3)与立柱(1)的翼缘板间形成吸声板(3)和隔声板(6)的安装卡槽,下封板(5b),上封板(5a)、吸声板(3)、隔声板(6)之间形成共振空腔,在共振空腔内等距设置有至少一个垂直连接在吸声板(3)、隔声板(6)上的支撑板(7),吸声板(3)、隔声板(6)与上封板(5a)、下封板(5b)之间采用胶粘剂方式,支撑板(7)与吸声板(3)、隔声板(6)之间采用胶粘剂方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骨架吸隔声屏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板(3)的抗冲击性能≥30J。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骨架吸隔声屏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板(6)的材质为水泥纤维板、人造大理石或玻镁板。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无骨架吸隔声屏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板(5a)、下封板(5b)均为“业”字型,包括第一承台(5-2),在第一承台(5-2)的一侧垂直设置第一靠板(5-3),沿第一靠板(5-3)长度方向设置有向内凹的第一粘结槽(5-1),第一靠板(5-3)上的第一粘结槽(5-1)分别与吸声板(3)、隔声板(6)的内壁形成封闭的第一粘结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骨架吸隔声屏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为“艹”字型,包括第二承台(7-2),在第二承台(7-2)的两侧均垂直设置第二靠板(7-3),沿第二靠板(7-3)长度方向设置有向内凹的第二粘结槽(7-1),第二靠板(7-3)上的第二粘结槽(7-1)分别与吸声板(3)、隔声板(6)的内壁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奎钱伟鑫沈加曙朱永国
申请(专利权)人:正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