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电纺丝机递进式供料喷头,包括锥形漏斗、连接管、挤压腔、锥形喷嘴和气压机;所述出丝卡套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出丝孔,所述锥形漏斗的轴向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杆,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置有螺旋推送杆。通过搅拌轴带动螺旋推送杆和搅拌杆,搅拌杆具有防止料液稠化凝固的作用,供料的快慢可以通过调节螺旋推动杆的转速调节,同时螺旋推动杆可以防止料液在连接管中凝固。
A progressive feeding nozzle for electrostatic spinn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电纺丝机递进式供料喷头
本技术涉及纺织的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静电纺丝机递进式供料喷头。
技术介绍
静电纺丝过程就是在喷头和接收装置之间施加高压静电场,使被极化的流体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克服表面张力,形成射流,在接收板上接收超细纤维的过程。静电纺丝以其制造装置简单、放肆成本低廉、可纺物质种类繁多、工艺可控等优点,已经成为有效制备纳米材料的主要途径之一。高压静电纺丝技术是利用高压静电场对高分子溶液的击穿作用来制备纳微米纤维材料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喷射装置和接收装置间施加上万伏的静电场,从纺丝液的锥体端部形成射流,并在电场中被拉伸,最终在接收装置上形成无纺状态的纳米纤维。一般的静电纺丝机多少都会出现的问题是,料液在喷头中存在的时间过长或者搅拌不均匀的情况下,会导致料液挤出困难,料液在喷嘴喷出后液滴大小不等,纺丝粗细不同。因此,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是静电纺丝机喷头供料难以调控影响出丝品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静电纺丝机递进式供料喷头,主要解决的是静电纺丝机喷头供料难以调控影响出丝品质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静电纺丝机递进式供料喷头,包括锥形漏斗、连接管、挤压腔、锥形喷嘴和气压机;所述锥形漏斗的下端窄口与连接管的上端管口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下端管口与挤压腔上侧连通,所述挤压腔的一端与气压机连通,所述挤压腔的另一端与锥形喷嘴的扩口端连通,所述锥形喷嘴的窄口端设置有出丝卡套,所述出丝卡套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出丝孔,所述锥形漏斗的轴向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杆,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置有螺旋推送杆,所述螺旋推送杆位于连接管中,所述螺旋推送杆的上端与搅拌轴连接,所述螺旋推送杆的下端通过轴承与挤压腔下侧壁旋转配合,所述挤压腔的下侧还设置有底座,所述轴承安装在底座中;所述挤压腔中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通过支架I固定在挤压腔中央,所述挤压腔与气压机的连通端设置有气口,所述气口与限位块之间设置有支架II,所述支架II中设置有封堵球,所述封堵球一侧与限位块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封堵球的另一侧与气口衔接配合,所述封堵球与支架II之间相对滑动。优选的,所述出丝卡套卡接在锥形喷嘴的窄口端并与锥形喷嘴的窄口端旋转配合,所述出丝卡套的外侧设置有轮齿,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与电机,所述电机通过齿轮与出丝卡套上的轮齿传动配合。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上套接有加热层。优选的,若干个所述搅拌杆的一端均与搅拌轴垂直固接,所述搅拌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球槽,所述球槽中卡接有滚球,所述滚球贴靠在锥形漏斗的内壁上。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搅拌轴带动螺旋推送杆和搅拌杆,搅拌杆具有防止料液稠化凝固的作用,搅拌杆的一端设置有滚球,滚球与锥形漏斗内壁滚动防止料液沉积在锥形漏斗的侧壁上;螺旋推送杆旋转使本技术的喷头供料有序进行,防止料液增多或者料液供应不上来的情况,供料的快慢可以通过调节螺旋推送杆的转速调节,同时螺旋推送杆可以防止料液在连接管中凝固;挤压腔的作用在于将推送下来的料液喷出锥形喷嘴,其中挤压腔的压力采用气压压缩的挤压力,这里的气压低可能导致锥形喷嘴的压力不够,料液在锥形喷嘴处成股下流,导致纺丝变粗的情况,因此,在挤压腔中设置有封堵球,封堵球通过弹簧紧紧贴靠在气口处,必须在气压机达到一定的压力情况下才可以抵消弹簧的弹力,气口敞开,使气流进入挤压腔对料液形成压力作用,有效防止纺丝前气压机压力不足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出丝卡套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均相对于图1所示为标准。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静电纺丝机递进式供料喷头,包括锥形漏斗1、连接管2、挤压腔3、锥形喷嘴4和气压机5;所述锥形漏斗1的下端窄口与连接管2的上端管口连接,所述连接管2的下端管口与挤压腔3上侧连通,所述挤压腔3的一端与气压机5连通,所述挤压腔3的另一端与锥形喷嘴4的扩口端连通,所述锥形喷嘴4的窄口端设置有出丝卡套6,所述出丝卡套6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出丝孔61,所述锥形漏斗1的轴向设置有搅拌轴11,所述搅拌轴11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杆12,所述搅拌轴11的下端设置有螺旋推送杆21,所述螺旋推送杆21位于连接管2中,所述螺旋推送杆21的上端与搅拌轴11连接,所述螺旋推送杆21的下端通过轴承22与挤压腔3下侧壁旋转配合,所述挤压腔3的下侧还设置有底座7,所述轴承22安装在底座7中;所述挤压腔3中设置有限位块31,所述限位块31通过支架I32固定在挤压腔3中央,所述挤压腔3与气压机5的连通端设置有气口33,所述气口33与限位块31之间设置有支架II34,所述支架II34中设置有封堵球35,所述封堵球35一侧与限位块31之间设置有弹簧36,所述封堵球35的另一侧与气口33衔接配合,所述封堵球35与支架II34之间相对滑动。所述出丝卡套6卡接在锥形喷嘴4的窄口端并与锥形喷嘴4的窄口端旋转配合,所述出丝卡套6的外侧设置有轮齿62,所述底座7的一侧设置与电机71,所述电机71通过齿轮72与出丝卡套6上的轮齿62传动配合。所述连接管2的外侧壁上套接有加热层23。若干个所述搅拌杆12的一端均与搅拌轴11垂直固接,所述搅拌杆12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球槽13,所述球槽13中卡接有滚球14,所述滚球14贴靠在锥形漏斗1的内壁上。本文中通过搅拌轴11带动螺旋推送杆21和搅拌杆12,搅拌杆12具有防止料液稠化凝固的作用,搅拌杆12的一端设置有滚球14,滚球14与锥形漏斗1内壁滚动防止料液沉积在锥形漏斗1的侧壁上;螺旋推送杆21旋转使本技术的喷头供料有序进行,防止料液增多或者料液供应不上来的情况,供料的快慢可以通过调节螺旋推送杆21的转速调节,同时螺旋推送杆21可以防止料液在连接管2中凝固;挤压腔3的作用在于将推送下来的料液喷出锥形喷嘴4,其中挤压腔3的压力采用气压压缩的挤压力,这里的气压低可能导致锥形喷嘴的压力不够,料液在锥形喷嘴4处成股下流,导致纺丝变粗的情况,因此,在挤压腔3中设置有封堵球35,封堵球35通过弹簧36紧紧贴靠在气口33处,必须在气压机5达到一定的压力情况下才可以抵消弹簧的弹力,气口33敞开,使气流进入挤压腔3对料液形成压力作用,有效防止纺丝前气压机5压力不足的情况发生;锥形喷嘴4处设置的出丝卡套6可以旋转,使料液产生离心力,同时纺丝出丝后沿螺旋状喷出,便于收集。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电纺丝机递进式供料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漏斗、连接管、挤压腔、锥形喷嘴和气压机;所述锥形漏斗的下端窄口与连接管的上端管口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下端管口与挤压腔上侧连通,所述挤压腔的一端与气压机连通,所述挤压腔的另一端与锥形喷嘴的扩口端连通,所述锥形喷嘴的窄口端设置有出丝卡套,所述出丝卡套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出丝孔,所述锥形漏斗的轴向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杆,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置有螺旋推送杆,所述螺旋推送杆位于连接管中,所述螺旋推送杆的上端与搅拌轴连接,所述螺旋推送杆的下端通过轴承与挤压腔下侧壁旋转配合,所述挤压腔的下侧还设置有底座,所述轴承安装在底座中;/n所述挤压腔中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通过支架I固定在挤压腔中央,所述挤压腔与气压机的连通端设置有气口,所述气口与限位块之间设置有支架II,所述支架II中设置有封堵球,所述封堵球一侧与限位块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封堵球的另一侧与气口衔接配合,所述封堵球与支架II之间相对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纺丝机递进式供料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漏斗、连接管、挤压腔、锥形喷嘴和气压机;所述锥形漏斗的下端窄口与连接管的上端管口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下端管口与挤压腔上侧连通,所述挤压腔的一端与气压机连通,所述挤压腔的另一端与锥形喷嘴的扩口端连通,所述锥形喷嘴的窄口端设置有出丝卡套,所述出丝卡套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出丝孔,所述锥形漏斗的轴向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杆,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置有螺旋推送杆,所述螺旋推送杆位于连接管中,所述螺旋推送杆的上端与搅拌轴连接,所述螺旋推送杆的下端通过轴承与挤压腔下侧壁旋转配合,所述挤压腔的下侧还设置有底座,所述轴承安装在底座中;
所述挤压腔中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通过支架I固定在挤压腔中央,所述挤压腔与气压机的连通端设置有气口,所述气口与限位块之间设置有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