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消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1291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包括消毒区、设置在消毒区两侧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为消毒区提供次钠的加药箱,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流量计,所述消毒区内安装间隔设置的隔水板;在消毒区的进水区和出水区分别安装有氨氮仪表和余氯仪表;所述消毒区的进水区和出水区均设置有加药管,所述加药管上安装有加药泵,且加药管上安装有流量计,所述加药泵与加药箱通过管路连接,且两加药管的出料端均连接有具有缓释混匀功能的混匀缓释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消毒系统,第一加药点根据进水流量,和进水氨氮设置投加量,在第二加药点根据进水流量和检测的余氯值进行加药,保证出水余氯值稳定。

Sodium hypochlorite disinfection system of sewage treatment 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消毒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消毒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水体污染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也逐步提高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需要水中大肠杆菌中控制在103cfu/L以内。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经处理后通入到消毒区中进行消毒。目前,一般是采用在消毒储水池进水管加氯的一次加氯工艺,投加量控制在17mg/L左右,出水余氯检测结果约0.5mg/L。但经过一段时间运行,由于用户用水量波动造成储水池水质停留时间长短不一,长时间停留造成次氯酸钠消耗大,同时水中总氯含量升高等问题,而且会造成原料的浪费。同时,由于次氯酸钠易挥发,对人体有害,所以一般投加时多用水泵进行投加,目前市面上的次氯酸钠原液纯度为10%,需要将原液投入到药箱当中,高浓度的次氯酸钠往往需要稀释后使用,传统的投加装置存在投料时混合不均匀的情况,也会导致污水中总氯含量骤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消毒系统,第一加药点根据进水流量和进水氨氮控制投加量,在第二加药点根据进水流量和检测的余氯值进行加药,保证出水余氯值稳定。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包括消毒区、设置在消毒区两侧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为消毒区提供次钠的加药箱,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流量计,所述消毒区内安装间隔设置的隔水板;在消毒区的进水区和出水区分别安装有氨氮仪表和余氯仪表;所述消毒区的进水区和出水区均设置有加药管,所述加药管上安装有加药泵,且加药管上安装有流量计,所述加药泵与加药箱通过管路连接,且两加药管的出料端均连接有具有缓释混匀功能的混匀缓释箱。优选的,所述混匀缓释箱包括壳体、壳体侧面下部的渗水孔以及具有缓释次氯酸钠的缓释箱,所述缓释箱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腔顶部,所述加药管穿过壳体伸入到缓释箱内腔底部,且加药管伸入到缓释箱的底部的管路上开有多个出药孔,且其出口处密封。优选的,所述缓释箱包括外圆筒、外圆筒顶部开设的加药管口以及外圆筒侧面开设的渗水槽,加药管从加药管口伸入到缓释箱内。优选的,所述渗水槽设置在隔水板出水液面高度下方2-5cm。优选的,所述外圆筒顶部两侧焊接固定有安装耳。优选的,所述加药箱包括罐体、罐盖和设置在罐体顶部的罐口,所述罐盖的一侧与罐体铰接,在罐盖底部固定安装有密封胶圈,且罐盖的另一侧与罐体卡接。优选的,在所述罐盖内腔顶部固定有密封头,所述密封头宽度与罐口直径相匹配,且密封头在罐盖闭合时能够与罐口接触并形成密封,所述密封头底部固定有密封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两加药口可以并检测进水氨氮含量,能够动态的控制出水余氯值,使其保证在0.2mg/L以上,同时能够减少投药量;另外在加药管增设混匀缓释箱,使得加入的高浓度次氯酸钠能够在其中缓释并与水混合均匀,使得水中的氯含量较为稳定,杀菌效果更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消毒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混匀缓释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缓释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加药箱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消毒区;2-进水管;3-氨氮仪表;4-混匀缓释箱;41-壳体;42-渗水孔;43-缓释箱;431-外圆筒;432-渗水槽;433-加药管口;434-安装耳;5-加药箱;51-罐盖;52-罐体;53-罐口;54-密封头;55-搭扣;6-加药泵;7-余氯仪表;8-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和图2,一种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包括消毒区1、设置在消毒区1两侧的进水管2和出水管8、为消毒区1提供次钠的加药箱5,进水管2上安装有流量计,消毒区1内安装间隔设置的隔水板,间隔设置的隔水板形成流水渠道,增加消毒接触时间;在消毒区1的进水区和出水区分别安装有氨氮仪表3和余氯仪表7,需要说明的是,氨氮仪表和余氯仪表均为市售的现有产品,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已知,安装方式也已知,故此不再赘述;消毒区1的进水区和出水区均设置有加药管,加药管上安装有加药泵6,且加药管上安装有流量计,加药泵6与加药箱5通过管路连接,且两加药管的出料端均连接有具有缓释混匀功能的混匀缓释箱4。混匀缓释箱4包括壳体41、壳体41侧面下部的渗水孔42以及具有缓释次氯酸钠的缓释箱43,缓释箱43固定安装在壳体41的内腔顶部,加药管穿过壳体41伸入到缓释箱43内腔底部,且加药管伸入到缓释箱43的底部的管路上开有多个出药孔,且其出口处密封。使得加入的次氯酸钠溶液能够主要积累在缓释箱底部,且能够均匀的分布在水中。参照图3,缓释箱43包括外圆筒431、外圆筒431顶部开设的加药管口433以及外圆筒431侧面开设的渗水槽432,本实施中,外圆筒431顶部两侧焊接固定有安装耳434,用于对缓释箱43进行固定,加药管从加药管口433伸入到缓释箱43内。为了使得混匀效果最佳,渗水槽432设置在隔水板出水液面高度下方2-5cm,使得缓释箱43内的高浓度次氯酸钠溶液在内外浓度梯度差及水的流动作用下逐渐混匀,由于渗水槽432的高度较高,因此内部的高浓度次氯酸钠溶液能够有足够长的通道从混匀缓释箱4下部的渗水孔42流出,使得混合更为均匀。参照图4,由于次氯酸钠溶液易挥发出刺鼻性气味,因此对加药箱5的罐盖进行改进,加药箱5包括罐体52、罐盖51和设置在罐体52顶部的罐口53,罐盖51的一侧与罐体52铰接,为了加强密封及方便打开罐盖51,在罐盖51底部固定安装(胶粘)有密封胶圈,且罐盖51的另一侧与罐体52卡接,本实施中是通过搭扣55进行固定,加强密封性。另外,为了进一步加强密封,在罐盖51内腔顶部固定有密封头54,密封头54宽度与罐口53直径相匹配,且密封头54在罐盖51闭合时能够与罐口53接触并形成密封,密封头54底部固定(胶粘)有密封垫。本申请中,未详细说明的结构及连接关系均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及原理已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申请中加药控制方法如下:第一加药点控制方式次钠投加量(mL)=进水流量/100+0.09*进水流量*氨氮浓度第二加药点控制方式:每10分钟检查一次余氯值,若0.2-余氯值,为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包括消毒区、设置在消毒区两侧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为消毒区提供次钠的加药箱,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流量计,所述消毒区内安装间隔设置的隔水板,其特征在于:在消毒区的进水区和出水区分别安装有氨氮仪表和余氯仪表;所述消毒区的进水区和出水区均设置有加药管,所述加药管上安装有加药泵,且加药管上安装有流量计,所述加药泵与加药箱通过管路连接,且两加药管的出料端均连接有具有缓释混匀功能的混匀缓释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包括消毒区、设置在消毒区两侧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为消毒区提供次钠的加药箱,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流量计,所述消毒区内安装间隔设置的隔水板,其特征在于:在消毒区的进水区和出水区分别安装有氨氮仪表和余氯仪表;所述消毒区的进水区和出水区均设置有加药管,所述加药管上安装有加药泵,且加药管上安装有流量计,所述加药泵与加药箱通过管路连接,且两加药管的出料端均连接有具有缓释混匀功能的混匀缓释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缓释箱包括壳体、壳体侧面下部的渗水孔以及具有缓释次氯酸钠的缓释箱,所述缓释箱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腔顶部,所述加药管穿过壳体伸入到缓释箱内腔底部,且加药管伸入到缓释箱的底部的管路上开有多个出药孔,且其出口处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晓佳方海龙胡倩英朱剑夏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