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油墨专用凹印版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029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性油墨专用凹印版辊,包括辊筒,所述辊筒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堵块,所述辊筒内部的边侧位置活动安装有联动轴,所述辊筒的外部设置有印压纹,所述辊筒的外部的一侧位置开设有溶剂油墨凹印网穴,所述密封堵块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联动轴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辅助辊,所述辅助辊的外部位置固定安装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与辊筒之间活动安装有挤压杆,所述溶剂油墨凹印网穴的边侧位置开设有水性油墨凹印网穴。该水性油墨专用凹印版辊,通过加设溶剂油墨凹印网穴和水性油墨凹印网穴,提升版辊整体对溶剂油墨和水性油墨的兼容性,扩大适用范围,同时通过外部印压纹的设置,提升该版辊的印刷粘合能力,加强工作性能。

A special gravure roller for water-based i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油墨专用凹印版辊
本技术涉及印刷设备
,具体为一种水性油墨专用凹印版辊。
技术介绍
过去30多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能耗高的问题突出,既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违背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目前国家对印刷行业环保要求也越来越严,尤其是印刷行业对食品包装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因此印刷企业纷纷改用环保型的水性油墨来代替溶剂性油墨。水性油墨的印刷质量取决于所采用的凹印版辊,然而现有市场上已有的用于水性油墨印刷的凹印版辊大多存在着,整体结构单一,依靠外部驱动装置提供转动力,中作生产力低下,难以满足阴煞工作中的正常需要,适用范围不够广泛,印刷速度较慢,从而影响整体的工作生产效率,且对于水性油墨和溶剂性油墨难以兼容,增加了工作成本,同时外部表面光滑,对于水性油墨的辅助能力不高,影响整体功能性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油墨专用凹印版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整体结构单一,依靠外部驱动装置提供转动力,中作生产力低下,难以满足阴煞工作中的正常需要,适用范围不够广泛,印刷速度较慢,从而影响整体的工作生产效率,且对于水性油墨和溶剂性油墨难以兼容,增加了工作成本,同时外部表面光滑,对于水性油墨的辅助能力不高,影响整体功能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性油墨专用凹印版辊,包括辊筒,所述辊筒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堵块,所述辊筒内部的边侧位置活动安装有联动轴,所述辊筒的外部设置有印压纹,所述辊筒的外部的一侧位置开设有溶剂油墨凹印网穴,所述密封堵块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为外部的前端位置套设有安装环套,所述联动轴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辅助辊,所述辅助辊的外部位置固定安装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与辊筒之间活动安装有挤压杆,所述溶剂油墨凹印网穴的边侧位置开设有水性油墨凹印网穴。优选的,所述辊筒整体为双层中空结构,且辊筒与保护板形成内部夹层。优选的,所述转轴与安装环套为一体式结构,且转轴和安装环套在辊筒两端的密封堵块外部对称固定有规格相同的两组。优选的,所述辅助辊为实心辊体结构,且辅助辊采用金属不锈钢材质。优选的,所述保护板为弧形板体结构,且保护板在辊筒内部的上下两端对称固定有规格相同的两个。优选的,所述印压纹与辊筒外部表面无缝隙贴合,且溶剂油墨凹印网穴的向内角度为度,水性油墨凹印网穴的向内角度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水性油墨专用凹印版辊,与原有的用于水性油墨印刷的凹印版辊相比较,在结构上将其改进为内部双层的复式中空结构,通过增设辅助辊,以内部动力与外部驱动相结合,提升整体的实用性,加快凹印速度,从而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且通过加设溶剂油墨凹印网穴和水性油墨凹印网穴,提升版辊整体对溶剂油墨和水性油墨的兼容性,扩大适用范围,同时通过外部印压纹的设置,提升该版辊的印刷粘合能力,加强工作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网穴分布结构示意图。图中:1、辊筒;2、密封堵块;3、转轴;4、安装环套;5、联动轴;6、辅助辊;7、保护板;8、挤压杆;9、印压纹;10、溶剂油墨凹印网穴;11、水性油墨凹印网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性油墨专用凹印版辊,包括辊筒1、密封堵块2、转轴3、安装环套4、联动轴5、辅助辊6、保护板7、挤压杆8、印压纹9、溶剂油墨凹印网穴10和水性油墨凹印网穴11,辊筒1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堵块2,辊筒1内部的边侧位置活动安装有联动轴5,辊筒1的外部设置有印压纹9,辊筒1的外部的一侧位置开设有溶剂油墨凹印网穴10,密封堵块2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转轴3,转轴3为外部的前端位置套设有安装环套4,联动轴5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辅助辊6,辅助辊6的外部位置固定安装有保护板7,保护板7与辊筒1之间活动安装有挤压杆8,溶剂油墨凹印网穴10的边侧位置开设有水性油墨凹印网穴11;进一步的,辊筒1整体为双层中空结构,且辊筒1与保护板7形成内部夹层,多层内部空间保证辊筒1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的,转轴3与安装环套4为一体式结构,且转轴3和安装环套4在辊筒1两端的密封堵块2外部对称固定有规格相同的两组,保证整体结构的合理稳定性,并方便安装在所应用的设备上;进一步的,辅助辊6为实心辊体结构,且辅助辊6采用金属不锈钢材质,使该版辊整体具有一定强度的承重性,并防止辅助辊6长期在辊筒1内部受挤压与内部低压水汽侵蚀,提高该版辊整体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保护板7为弧形板体结构,且保护板7在辊筒1内部的上下两端对称固定有规格相同的两个,不与辅助辊6的存在相冲突;进一步的,印压纹9与辊筒1外部表面无缝隙贴合,且溶剂油墨凹印网穴10的向内角度为140度,水性油墨凹印网穴11的向内角度为120度,网穴的角度决定了该水性油墨专用凹印版辊在正常工作当中的适用性,与工作质量。工作原理:如图1,密封堵块2与辊筒1两端无缝连接,能有效保证辊筒1内部的密封性,利用辊筒1两端密封堵块2外部的转轴3,将该版辊稳定安装与外部加工设备上,在工作过程中,外部加工设备的驱动装置带动转轴3转动从而带动辊筒1及内部整体进行转动凹印工作,如图2所示辊筒1在转动时,由于内部联动轴5的活动性使其带动辅助辊6进行转动,从内部向外部提供第二重动力,以此对保护板7和辊筒1内壁形成的中空夹层中安装的挤压杆8由内向外的压力,并将压力传递到辊筒1表面,印压纹9提升凹印的粘合力,溶剂油墨凹印网穴10和水性油墨凹印网穴11为两种不同的凹印油墨的存放挤压处,提升该版辊整体的功能性,并有效提高了该版辊的工作性能。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性油墨专用凹印版辊,包括辊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1)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堵块(2),所述辊筒(1)内部的边侧位置活动安装有联动轴(5),所述辊筒(1)的外部设置有印压纹(9),所述辊筒(1)的外部的一侧位置开设有溶剂油墨凹印网穴(10),所述密封堵块(2)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转轴(3),所述转轴(3)为外部的前端位置套设有安装环套(4),所述联动轴(5)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辅助辊(6),所述辅助辊(6)的外部位置固定安装有保护板(7),所述保护板(7)与辊筒(1)之间活动安装有挤压杆(8),所述溶剂油墨凹印网穴(10)的边侧位置开设有水性油墨凹印网穴(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油墨专用凹印版辊,包括辊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1)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堵块(2),所述辊筒(1)内部的边侧位置活动安装有联动轴(5),所述辊筒(1)的外部设置有印压纹(9),所述辊筒(1)的外部的一侧位置开设有溶剂油墨凹印网穴(10),所述密封堵块(2)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转轴(3),所述转轴(3)为外部的前端位置套设有安装环套(4),所述联动轴(5)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辅助辊(6),所述辅助辊(6)的外部位置固定安装有保护板(7),所述保护板(7)与辊筒(1)之间活动安装有挤压杆(8),所述溶剂油墨凹印网穴(10)的边侧位置开设有水性油墨凹印网穴(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油墨专用凹印版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1)整体为双层中空结构,且辊筒(1)与保护板(7)形成内部夹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速成
申请(专利权)人:运城制版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