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T电路板的加工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00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ET电路板的加工治具,其包括支座、下模板、上模板以及顶压组件,所述下模板上设有加工槽,所述顶压组件包括顶板、去料顶针、压紧顶针以及弹性件,所述下模板上还设有与去料顶针相配合的顶料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顶压组件,利用去料顶针和压紧顶针可以同时完成将泡棉通孔内的废料和PET电路板的预留孔的废料的去除操作以及将泡棉装设固定在PET电路板上的加固操作,从而简化了PET电路板的生产工艺,并且不需要较多的人员和设备,降低了生产成本。

A processing jig for pet circuit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ET电路板的加工治具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加工制作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PET电路板的加工治具。
技术介绍
PET电路板是一种常见的柔性电路板,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的不断创新,手机、电脑、照相机、洗衣机、冰箱、电视机等电子产品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PET电路板的需求量也随之巨幅增加。PET电路板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加工预留孔。而预留孔的加工一般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先利用切割设备将预留孔处的PET电路板切割开;第二步再通过顶出设备或者人工操作将切割开的PET电路板的废料从PET电路板上顶出,以完成预留孔的加工。并且,PET电路板在生产过程中,通常还需要在PET电路板上装设多个泡棉,泡棉通常邻近预留孔设置,并且设有与预留孔连通的通孔。而泡棉的装设一般包括四个步骤,第一步先利用切割设备将泡棉上的通孔切开;第二步再通过顶出设备或者人工操作将切开通孔处的废料从泡棉内顶出;第三步将粘胶涂覆在泡棉的底部;第四步将泡棉装设在PET电路板上,并通过压紧使其牢固,且泡棉上的通孔与PET电路板上的预留孔连通。现有的PET电路板在生产过程中,对于预留孔的加工以及泡棉的装设,均需要分步进行操作,还需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相应的操作,显而易见的,现有的PET电路板的生产存在生产工艺复杂、需要人员和设备多,生产成本高的缺陷。有鉴于此,本技术人针对上述PET电路板生产中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ET电路板的加工治具,利用本技术的加工治具加工PET电路板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PET电路板的加工治具,其包括支座、下模板、上模板以及顶压组件,所述下模板上设有加工槽,所述下模板固定装设在支座上,所述上模板活动装设在下模板的上方并且与加工槽活动配合连接,所述顶压组件包括顶板、去料顶针、压紧顶针以及弹性件,所述下模板上还设有与去料顶针相配合的顶料孔,所述去料顶针的一端固定装设在顶板上,另一端依次活动穿过上模板以及顶料孔,所述压紧顶针的一端固定装设在顶板上,另一端活动穿过上模板,并且穿过上模板的一端邻近顶料孔设置,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顶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包括去料顶板以及压紧顶板,与之相配合的,所述压紧顶针朝向压紧顶板的一端与压紧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去料顶针朝向去料顶板的一端活动穿过压紧顶板后与去料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压紧顶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弹性件活动装设在通孔内,并且一端与去料顶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压紧顶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为泡棉。所述压紧顶针为管状顶针或者多个柱状顶针,所述管状顶针套设在去料顶针的外周,所述多个柱状顶针在去料顶针的外周环绕设置。所述上模板朝向加工槽的一端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顶料孔对应设置,所述去料顶针和压紧顶针均活动穿设在固定槽内。所述上模板朝向加工槽的一端还设有沉槽以及软质的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装设在沉槽内,并延伸至沉槽的外端。所述第三弹性件为泡棉。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待加工的PET电路板放置在下模板的加工槽内,PET电路板上已经按设计成型有待将废料顶出的,PET电路板放置时,PET电路板上的预留孔与下模板上的顶料孔对齐;接着,进行泡棉的装设,其中泡棉上已经按设计成型有待将废料顶出的通孔,将待安装的泡棉涂覆上粘胶,并将泡棉放置在PET电路板上,泡棉通过粘胶与PET电路板粘接,泡棉上的通孔与顶料孔的中心对齐;接着,将上模板压入加工槽内并置于泡棉上,此时,压下去料顶板,去料顶板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力朝下模板下压,同时将去料顶针压入泡棉的通孔内,将泡棉通孔内的废料从顶料孔方向顶出,泡棉通孔内的废料被顶出的过程中,位于泡棉下方的PET电路板的预留孔的废料也随之被从顶料孔方向顶出,直至去料顶板贴靠在压紧顶板上;接着,继续压下去料顶板,去料顶板和压紧顶板合在一起,同时克服第一弹性件和第一弹性件的弹力朝下模板下压,同时,去料顶针和压紧顶针同时被压向下模板,去料顶针能够将泡棉通孔内的废料和PET电路板的预留孔的废料完全从顶料孔处顶出,压紧顶针则压在泡棉的上端,并随着压向下模板而将泡棉压固在PET电路板上。本技术通过设有顶压组件,利用去料顶针和压紧顶针可以同时完成将泡棉通孔内的废料和PET电路板的预留孔的废料的去除操作以及将泡棉装设固定在PET电路板上的加固操作,从而简化了PET电路板的生产工艺,并且不需要较多的人员和设备,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上模板离开下模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上模板压入下模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正置时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倒置时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一种PET电路板的加工治具的较佳实施例,其包括支座1、下模板2以及上模板3,下模板2上设有加工槽21,下模板2固定装设在支座1上,上模板3活动装设在下模板2的上方并且与加工槽21活动配合连接。对于不同电子产品,其需要的PET电路板的形状各有不同,所以本技术中的上模板3与加工槽21的形状也不是固定的,上模板3与加工槽21的形状根据需要生产的PET电路板的形状对应设置。上述加工治具还包括顶压组件4,顶压组件4包括顶板41、去料顶针42、压紧顶针43以及弹性件44,下模板2上还设有与去料顶针42相配合的顶料孔22,去料顶针42的一端固定装设在顶板41上,另一端依次活动穿过上模板3以及顶料孔22,压紧顶针43的一端固定装设在顶板41上,另一端活动穿过上模板3,并且穿过上模板3的一端邻近顶料孔22设置,弹性件44的一端与顶板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模板3固定连接。上述顶板41包括去料顶板411以及压紧顶板412,与之相配合的,压紧顶针43朝向压紧顶板412的一端与压紧顶板412固定连接,去料顶针42朝向去料顶板411的一端活动穿过压紧顶板412后与去料顶板411固定连接;上述弹性件44包括第一弹性件441以及第一弹性件442,压紧顶板412上设有通孔4121,第一弹性件441活动装设在通孔4121内,并且一端与去料顶板4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模板3固定连接,第一弹性件442的一端与压紧顶板4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模板3固定连接。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待加工的PET电路板放置在下模板2的加工槽21内,PET电路板上已经按设计成型有待将废料顶出的预留孔,PET电路板放置时,PET电路板上的预留孔与下模板2上的顶料孔22对齐;接着,进行泡棉的装设,其中泡棉上已经按设计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ET电路板的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座、下模板、上模板以及顶压组件,所述下模板上设有加工槽,所述下模板固定装设在支座上,所述上模板活动装设在下模板的上方并且与加工槽活动配合连接,所述顶压组件包括顶板、去料顶针、压紧顶针以及弹性件,所述下模板上还设有与去料顶针相配合的顶料孔,所述去料顶针的一端固定装设在顶板上,另一端依次活动穿过上模板以及顶料孔,所述压紧顶针的一端固定装设在顶板上,另一端活动穿过上模板,并且穿过上模板的一端邻近顶料孔设置,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顶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模板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T电路板的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座、下模板、上模板以及顶压组件,所述下模板上设有加工槽,所述下模板固定装设在支座上,所述上模板活动装设在下模板的上方并且与加工槽活动配合连接,所述顶压组件包括顶板、去料顶针、压紧顶针以及弹性件,所述下模板上还设有与去料顶针相配合的顶料孔,所述去料顶针的一端固定装设在顶板上,另一端依次活动穿过上模板以及顶料孔,所述压紧顶针的一端固定装设在顶板上,另一端活动穿过上模板,并且穿过上模板的一端邻近顶料孔设置,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顶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模板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T电路板的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包括去料顶板以及压紧顶板,与之相配合的,所述压紧顶针朝向压紧顶板的一端与压紧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去料顶针朝向去料顶板的一端活动穿过压紧顶板后与去料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压紧顶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弹性件活动装设在通孔内,并且一端与去料顶板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斌
申请(专利权)人:捷卡厦门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