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距可调的预成型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978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间距可调的预成型模架,包括本体框架、预成型板,还包括固定单元,固定单元设置两个,分别设置在本体框架两侧,每个固定单元均包括用以固定预成型板的连接板以及设置在连接板两侧的固定部,固定部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螺栓固接套设在本体框架上,当螺栓松开时,固定部沿本体框架侧壁滑动,当螺栓拧紧时,固定部固接在本体框架侧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间距可调的预成型模架调节起来灵活且简单,且两个固定单元独立设置,可单独进行调节,能有效避免预成型板与本体框架固接时,由于两固定单元不在同一平面导致预成型板发生弯折的现象,确保了预成型效果。

A preformed mold base with adjustable spac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距可调的预成型模架
本技术涉及碳纤维拉挤成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间距可调的预成型模架。
技术介绍
拉挤复合材料生产效率高,产品性能优良且质量稳定,这已成为共识。只要在拉挤技术上有所突破而能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的复合材料拉挤产品,市场就能迅速加以接受。目前国内复合材料拉挤工艺技术较为成熟,但目前就拉挤预成型模具设计方面而言仍存在较多问题。特别突出的就是预成型模具设计复杂,制造成本高,安装困难等,这对制品的成本、预成型模具的加工、运输、维修、工人操作等方面影响巨大。现有技术中,在设计预成型模具设计时,大部分都是通过制作不锈钢的预成型板与模架焊接,这种固定方式导致模架无法多次利用,且在焊接之后,预成型板之间的间距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也有一些通过间距可调的预成型板,但是都存在一定缺陷。例如,中国专利号CN109016570A,公开了梳型步行板拉挤预成型工装,通过将预成型板安装在导轨上以此使得预成型板之间的间距可调,但是,纤维在拉挤过程中会和预成型板碰撞产生,使得预成型板在拉挤过程中会发生偏移,影响拉挤效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间距可调的预成型模架,包括本体框架(1)、预成型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单元(3),所述固定单元(3)设置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框架(1)两侧,每个所述固定单元(3)均包括用以固定所述预成型板(2)的连接板(32)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32)两侧的固定部(31),所述固定部(31)包括第一本体(311)、第二本体(312),所述第一本体(311)和第二本体(312)通过螺栓固接套设在所述本体框架(1)上,当螺栓松开时,所述固定部(31)沿所述本体框架(1)侧壁滑动,当螺栓拧紧时,所述固定部(31)固接在所述本体框架(1)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距可调的预成型模架,包括本体框架(1)、预成型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单元(3),所述固定单元(3)设置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框架(1)两侧,每个所述固定单元(3)均包括用以固定所述预成型板(2)的连接板(32)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32)两侧的固定部(31),所述固定部(31)包括第一本体(311)、第二本体(312),所述第一本体(311)和第二本体(312)通过螺栓固接套设在所述本体框架(1)上,当螺栓松开时,所述固定部(31)沿所述本体框架(1)侧壁滑动,当螺栓拧紧时,所述固定部(31)固接在所述本体框架(1)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可调的预成型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311)和所述第二本体(312)均为凹型结构,且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距可调的预成型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311)突出的侧壁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一螺栓孔(3111),所述第二本体(312)突出的侧壁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二螺栓孔(3121),所述第一螺栓孔(3111)和所述第二螺栓孔(3121)通过螺栓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距可调的预成型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源解祥夫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复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