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蒸养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95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蒸养釜,属于混凝土生产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蒸养仓以及设于蒸养仓内用于运输混凝土块的运输车,且运输车能够进出蒸养仓,还包括设于蒸养仓内壁上的多个进气管,进气管首位相连且均匀的分布在蒸养仓内壁上,进气管的圆周面上均匀的设有多个喷气管,喷气管远离进气管的端部为喷气口,对准运输车上的混凝土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混凝土蒸养需要较长时间,影响施工效率的问题,达到了提供混凝土蒸养效率,进而提高施工效率的效果。

Efficient autocla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蒸养釜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生产设备,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高效蒸养釜。
技术介绍
蒸压釜又称蒸养釜、压蒸釜,是一种体积庞大、重量较重的大型压力容器。蒸压釜用途十分广泛,大量应用于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管桩、灰砂砖、煤灰砖、微孔硅酸钙板、新型轻质墙体材料、保温石棉板、高强度石膏等建筑材料的蒸压养护,在釜内完成Cao—Si02—H2O的水热反应。同时还广泛适用于橡胶制品、木材干燥和防腐处理、重金属冶炼、耐火砖侵油渗煤、符合玻璃蒸养、化纤产品高压处理、食品罐头高温高压处理、纸浆蒸煮、电缆硫化、渔网定型以及化工、医药、航空航天工业、保温材料、纺工、军工等需压力蒸养生产工艺过程的生产项目。现可参考申请公布号为CN10686356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用于加气混凝土胚体蒸养的蒸压釜装置及其工作方法,由电动开门器、高压釜罐、支撑托架、精密数字压力表、检修平台、扶梯、蒸汽管路、减压电磁阀、排水电磁阀、控制系统组成;电动开门器与高压釜罐一侧固定连接;精密数字压力表固定安装在高压釜罐顶部一端;蒸汽管路沿检修平台护栏敷设;减压电磁阀设置于高压釜罐一侧;排水电磁阀位于高压釜罐另一侧。但是上述技术中的蒸养釜在对混凝土进行蒸养的过程中速度较慢,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达到需要的强度,无法满足目前快节奏的工作效率,影响施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蒸养釜,其通过固定连接在蒸养仓内壁上的进气管和固定连接在进气管上的喷气管能够快速的将高压蒸汽喷射到混凝土块上,实现了提高蒸养效率以及施工效率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蒸养釜,包括蒸养仓以及设于蒸养仓内用于运输混凝土块的运输车,且运输车能够进出蒸养仓,还包括设于蒸养仓内壁上的多个进气管,进气管首位相连且均匀的分布在蒸养仓内壁上,进气管的圆周面上均匀的设有多个喷气管,喷气管远离进气管的端部为喷气口,喷气口为锥形,对准运输车上的混凝土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高压蒸汽快速的喷射到混凝土块上,将混凝土块包裹住,不需要等待蒸养仓内充满蒸汽就能够对混凝土块进行蒸养,所以能够提高蒸养的速度,进而提高施工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蒸养仓的两端分别设有隔离门和密封门,密封门和隔离门能够上升下降,蒸养仓两侧的地面上设有能够驱动隔离门以及密封门上升下降的竖向气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离门以及密封门能够打开,方便运输车的进入,且隔离门以及密封门能够对蒸养仓进行密封,不会对蒸养仓的蒸养效果造成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门以及隔离门靠近蒸养仓内部的内壁上均设有补气管,补气管上也固定连接有多个喷气管,补气管和蒸养仓的内壁铰接,蒸养仓的内壁上还设有能够驱动补气管转动的动力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补气管能够对运输车靠近隔离门端的空间进行蒸汽的补充,防止此处的空间蒸汽填充需要时间,对混凝土的蒸养造成影响,补气管能够对此处的空间快速补充蒸汽,提高蒸养的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蒸养仓内壁上的横向气缸,横向气缸的伸缩杆朝向隔离门处;横向气缸的伸缩杆末端处设有固设于蒸养仓内壁上的定滑轮,横向气缸的伸缩杆末端固定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经过定滑轮和补气管固定连接;补气管和蒸养仓内壁铰接处设有扭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和钢丝绳的配合,方便补气管的转动,不会对运输车的运动造成影响,扭簧能够使补气管快速复位,使补气管能够进行工作,不会对蒸养的速度造成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扭簧表面上度有一层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扭簧镀锌能够防止扭簧的表面生锈,使扭簧能够正常使用,扭簧能够推动补气管复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运输车的底板一端开设有贯通底板的通孔,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可供蒸汽通过的出气孔,出气孔和通孔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蒸养仓内的蒸汽能够将进入通孔,然后通过出气孔对混凝土的下表面进行蒸养,从而能够对混凝土进行全方位的蒸养,提高蒸养的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运输车的底板内部设有矩形板,矩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能够进入出气孔的填充块;矩形板的下方设有能够控制矩形板上升下降的举升气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充块能够对出气孔进行填充,则在刚开始蒸养时,能够防止混凝土块的下表面发生变形,在混凝土块强度上升后,举升气缸控制矩形板下降,使填充块脱离出气孔,使蒸气能够通过出气孔,提供蒸养的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运输车的底板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可供蒸汽进入的进气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孔能够增加蒸汽进入通孔的面积,从而使蒸汽能够更快的进入通孔中,提高蒸养的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离门远离蒸养仓的一侧设有预热仓,预热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U型管,连U型管远离与预热仓的一端和蒸养仓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热仓能够提前对混凝土进行预热,使混凝土进入蒸养仓后能够直接对混凝土进行蒸养,不需要预热,进一步提供蒸养的速度,且预热的蒸汽来自于蒸养仓降温时散发出的蒸汽,对蒸汽进行循环的利用,节约了资源。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蒸养仓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进气管,进气管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喷气管,从而使蒸汽能够直接喷射到混凝土上,对混凝土进行包裹蒸养,从而提高蒸养的速度,提高施工的效率;2.蒸养仓的隔离门以及密封门处设有能够转动的补气管,不会影响运输车的运动,且能够对运输车靠近隔离门以及密封门处的空间补充蒸汽,从而进一步提高蒸养的速度;3.运输车的底板端部上开设有通孔,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出气孔,蒸汽能够进入通孔中从出气孔处流出对混凝土的下表面进行蒸养,从而能够对混凝土进行全方位的蒸养,提高蒸养的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实施例中突显进气管的结构图;图3是实施例中突显动力组件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A部放大图;图5是实施例中突显运输车的底板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蒸养仓;11、进气管;12、喷气管;13、密封门;2、预热仓;21、隔离门;22、U型管;23、闸门;24、横梁;25、竖向气缸;3、运输车;31、通孔;32、出气孔;33、进气孔;34、矩形板;35、填充块;36、举升气缸;4、支撑座;41、竖板;42、竖轴;43、补气管;431、波纹管;432、连接管;44、受力块;45、扭簧;5、动力组件;51、横向气缸;52、定滑轮;53、钢丝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蒸养釜,包括蒸养仓(1)以及设于蒸养仓(1)内用于运输混凝土块的运输车(3),且运输车(3)能够进出蒸养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蒸养仓(1)内壁上的多个进气管(11),进气管(11)首位相连且均匀的分布在蒸养仓(1)内壁上,进气管(11)的圆周面上均匀的设有多个喷气管(12),喷气管(12)远离进气管(11)的端部为喷气口,对准运输车(3)上的混凝土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蒸养釜,包括蒸养仓(1)以及设于蒸养仓(1)内用于运输混凝土块的运输车(3),且运输车(3)能够进出蒸养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蒸养仓(1)内壁上的多个进气管(11),进气管(11)首位相连且均匀的分布在蒸养仓(1)内壁上,进气管(11)的圆周面上均匀的设有多个喷气管(12),喷气管(12)远离进气管(11)的端部为喷气口,对准运输车(3)上的混凝土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蒸养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养仓(1)的两端分别设有隔离门(21)和密封门(13),密封门(13)和隔离门(21)能够上升下降,蒸养仓(1)两侧的地面上设有能够驱动隔离门(21)以及密封门(13)上升下降的竖向气缸(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蒸养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门(13)以及隔离门(21)靠近蒸养仓(1)内部的内壁上均设有补气管(43),补气管(43)上也固定连接有多个喷气管(12),补气管(43)和蒸养仓(1)的内壁铰接,蒸养仓(1)的内壁上还设有能够驱动补气管(43)转动的动力组件(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蒸养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5)包括固定连接在蒸养仓(1)内壁上的横向气缸(51),横向气缸(51)的伸缩杆朝向隔离门(21)以及密封门(13)处;
横向气缸(51)的伸缩杆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玉坚刘文燕王振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建西部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