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千叶轮自动捆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0905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千叶轮自动捆扎装置,包括了支撑台、上料机构、夹具机构、捆扎机构,弹簧限位架,可编程控制器、继电器,所述的支撑台上表面左侧设置有上料机构,所述的夹具机构设置在支撑台的上表面右侧,所述捆扎机构设置在支撑台内部右侧,所述的弹簧限位架设置在支撑台后半部,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安装在支撑台右侧中心位置,本装置能通过首先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来控制上料机构内部的第一气缸工作能带动千叶轮往前移动,进一步通过可编程控制器与夹具机构上的3组传感器相连接能实现对千叶轮夹紧移动千叶轮到捆扎位置,再通过捆扎机构来实现对千叶轮捆扎,能过实现对千叶轮自动捆扎且能更好的保护到加工者。

A kind of automatic binding device of Chiba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千叶轮自动捆扎装置
本技术涉及千叶轮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千叶轮自动捆扎装置。
技术介绍
千叶轮,又名千页轮、卡盘式页轮,属于涂附磨具的一种,千叶轮每一个都是由成百上千的纱布片粘合而成,它是以氧化铝为磨料,基材为布基经流水线制作成纱布,再由纱布层叠和全树脂粘贴而成。现有的千叶轮在最后步骤也就是在对千叶轮进行捆扎操作,在进行千叶轮进行捆扎操作的时候多以人工完成,这样的加工方式所存在的问题是:第一,加工速度较慢,加工精度较差,需要具备极高于艺的工人才能达到理想加工要求,故招时企业较为的困难,很难招到合格的工人,且招工成本较高:第二,由于手动整形捆扎,加工者手部也容易受伤,特别的经验不足者,非常容易产生划伤事情,不利于安全生产的要求:故市场上迫切需要一款自动化程度高的千叶轮捆扎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通过设置一种千叶轮自动捆扎装置,进一步通过上料装置与可编程控制器进行连接能实现对物料的自动上料,再通过设置在支撑台上的3组传感器接收到千叶轮的信号反馈给可编程控制器,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来控制夹具的移动能把千叶轮送达捆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千叶轮自动捆扎装置,包括了支撑台(1)、上料机构(2)、夹具机构(3)、捆扎机构(4),弹簧限位架(5),可编程控制器(6)、继电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台(1)上表面左侧设置有上料机构(2),所述的夹具机构(3)设置在支撑台(1)的上表面右侧,所述捆扎机构(4)设置在支撑台(1)内部右侧,所述的弹簧限位架(5)设置在支撑台(1)后半部,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6)安装在支撑台(1)右侧中心位置,所述的支撑台(1)背后设置有继电器(7),所述的夹具机构(3)设置有3组传感器,所述的支撑台(1)中心下方设置有第一传感器(308),所述的支撑台(1)右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二传感器(30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千叶轮自动捆扎装置,包括了支撑台(1)、上料机构(2)、夹具机构(3)、捆扎机构(4),弹簧限位架(5),可编程控制器(6)、继电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台(1)上表面左侧设置有上料机构(2),所述的夹具机构(3)设置在支撑台(1)的上表面右侧,所述捆扎机构(4)设置在支撑台(1)内部右侧,所述的弹簧限位架(5)设置在支撑台(1)后半部,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6)安装在支撑台(1)右侧中心位置,所述的支撑台(1)背后设置有继电器(7),所述的夹具机构(3)设置有3组传感器,所述的支撑台(1)中心下方设置有第一传感器(308),所述的支撑台(1)右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二传感器(309)与第三传感器(310),所述的3组传感器通过信号传输线与可编程控制器(6)连接,所述的夹具机构(3)由定位架(301)、第二气缸(302)、连接块(303)、定位块(304)、支撑座(305)、滑动杆(306)、千叶轮夹具(307),所述的定位架(301)顶部设置有第二气缸(302),所述的第二气缸(302)与继电器(7)相连,所述第二气缸(302)的活塞杆与连接块(303)相连,所述的定位块(304)设置在连接块(303)前端,所述的支撑座(305)设置在定位架(301)右侧,所述的滑动杆(306)设置在两个支撑座(305)之间,所述的滑动杆(306)贯穿定位块(304),所述的定位块(304)的右下角设置有金属块(3041),所述的金属块(3041)为第二传感器(309)与第三传感器(310)的感应源,所述的千叶轮夹具(307)由锥形块(30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钢陈铁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