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孔螺旋丝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8381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孔螺旋丝锥,包括柱形刀体和刀柄,刀体上设有若干攻牙,若干攻牙的刀体上设有若干直排屑槽和螺旋排屑槽,直排屑槽延伸至刀体顶部、且侧顶部设有侧排屑槽,侧排屑槽倾斜于直排屑槽内壁、且底部呈弧形结构,侧排屑槽侧顶部的刀体上设有顶排屑槽,顶排屑槽倾斜于直排屑槽内壁、且底部呈弧形结构,螺旋排屑槽顶部与直排屑槽底部连通,刀柄上的螺旋排屑槽自螺旋圈数为一圈起螺距增大,采用较为平坦的直排屑槽容屑,并使攻牙总长较小、颈部直径较大的刀体结构,直排屑槽底部配合延伸至刀柄上、螺距增大的螺旋槽结构,增加尾部排屑性能,减小刀具切削阻力、避免刀具积屑磨损和刀体折损,益于提高刀具使用寿命和高速深孔加工精度。

A kind of deep hole screw t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孔螺旋丝锥
本技术涉及一种深孔螺旋丝锥,属于切削刀具

技术介绍
丝锥使一种切削加工内螺纹的刀具,按照形状可以分为螺旋丝锥和直槽丝锥,常见的螺旋丝锥在轴向上开有沟槽也叫螺丝攻,多用于数控加工中心钻盲孔用,加工速度较快,但螺尖丝锥的容屑槽有限、在高速磨削的深孔过程中,由于刀柄较长悬伸较长,存在端部排屑性能不佳、攻丝总长较刀柄直径比值较大、存在螺旋刀体折断风险,且若采用直槽丝锥加工深孔、由于扭矩较大、尾部切屑不易排出,导致切屑阻力增加,影响缺陷速度、增加刀具磨损,从而导致刀具使用寿命和深孔精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深孔螺旋丝锥,端部采用较为平坦的直排屑槽容屑,并使攻牙总长较小、颈部直径较大的刀体结构,直排屑槽底部配合延伸至刀柄上、螺距增大的螺旋槽结构,增加尾部排屑性能,减小刀具切削阻力、避免刀具积屑磨损和刀体折损,益于提高刀具使用寿命和高速深孔加工精度。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深孔螺旋丝锥,包括连成一体式结构的柱形刀体和刀柄,所述刀体上设有若干均匀间隔设置的攻牙,所述刀柄外径小于刀体外径,其中,若干攻牙的总长为L,刀体外直径为d,L小于等于2d,若干攻牙的刀体上设有若干直排屑槽和螺旋排屑槽,若干至排屑槽绕刀体一周均匀间隔设置,直排屑槽延伸至刀体顶部、且侧顶部设有侧排屑槽,所述侧排屑槽倾斜于直排屑槽内壁、且底部呈弧形结构,侧排屑槽侧顶部的刀体上设有顶排屑槽,所述顶排屑槽倾斜于直排屑槽内壁、且底部呈弧形结构,顶排屑槽的侧顶部延伸至相邻直排屑槽;所述直排屑槽的两内壁相互垂直、且底部呈弧形结构,所述螺旋排屑槽顶部与直排屑槽底部连通,螺旋排屑槽底部延伸至刀柄上,刀柄上的螺旋排屑槽自螺旋圈数为一圈起螺距增大,所述刀柄底部设有六角柱体,所述六角柱体内设有延伸至刀柄的螺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刀体端部具有较为平坦的直排屑槽排屑,且通过倾斜的侧排屑槽增加排屑深度,以倾斜的排屑槽使顶部刀面更锋利,断屑顺畅,避免深孔铣削时端部产生积屑现象,以减小切削阻力,较端部螺旋排屑的丝锥臂厚更大,可减小高速切削的折断风险;(2)采用攻牙总长小于等于2倍刀体直径的尺寸设计,比一般螺旋丝锥牙部长度更短,可减小摩擦阻力,避免刀体折断;(3)采用螺旋排屑槽与直排屑槽的弧形底部相接,并延伸至刀柄上,避免深孔铣削时,刀柄悬伸较长、仅采用直槽排屑、排屑力不足的问题;(4)刀柄上的螺旋排屑槽自螺旋圈数为一圈起螺距增大,能使碎屑顺畅地从槽底排出,避免刀具积屑磨损,从而益于提高刀具使用寿命和高速深孔加工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仰视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俯视图。(图中,刀体1和刀柄2,攻牙3,凸台4,第一圆角5,直排屑槽6和螺旋排屑槽7,侧排屑槽8,顶排屑槽9,第二圆角10,六角柱体11,螺孔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一种深孔螺旋丝锥,包括连成一体式结构的柱形刀体1和刀柄2,所述刀体1上设有若干均匀间隔设置的攻牙3,所述刀柄2外径小于刀体1外径,其中,若干攻牙3的总长为L,刀体1外直径为d,L小于等于2d。采用若干攻牙3的总长小于等于刀体1外直径2倍的攻牙3尺寸设计,使牙部较一般螺旋丝锥更短,适用于深孔加工时避免牙部刀体1折断,以增加丝锥寿命。所述刀体1底部与刀柄2之间设有凸台4,所述凸台4外壁呈弧形结构、且底部与刀柄2之间设有第一圆角5。采用外壁呈弧形的凸台4作为刀体1和刀柄2的颈部,保证颈部厚度,并通过第一圆角5与刀柄2过渡,保证颈部支撑稳定,减小折断风险。若干攻牙3的刀体1上设有若干直排屑槽6和螺旋排屑槽7,若干至排屑槽绕刀体1一周均匀间隔设置,直排屑槽6延伸至刀体1顶部、且侧顶部设有侧排屑槽8,所述侧排屑槽8倾斜于直排屑槽6内壁、且底部呈弧形结构,侧排屑槽8侧顶部的刀体1上设有顶排屑槽9,所述顶排屑槽9倾斜于直排屑槽6内壁、且底部呈弧形结构,顶排屑槽9的侧顶部延伸至相邻直排屑槽6;所述直排屑槽6的两内壁相互垂直、且底部呈弧形结构,所述直排屑槽6的两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圆角10。采用第二圆角10过渡直排屑槽6内壁,使侧排屑槽8内壁面积较大,保证侧排排屑的顶部断屑顺畅,不会在直排屑槽6的内壁角部发生粘屑,提高排屑性能。所述螺旋排屑槽7顶部与直排屑槽6底部连通,螺旋排屑槽7底部延伸至刀柄2上,刀柄2上的螺旋排屑槽7自螺旋圈数为一圈起螺距增大。所述直排屑槽6和螺旋排屑槽7的数目均为三个。采用三个值排屑槽均匀分布,避免相对应的螺旋排屑槽7数目过多而使槽深较浅,保证排屑顺畅、降低刀柄2折断风险。所述刀柄2底部设有六角柱体11,所述六角柱体11内设有延伸至刀柄2的螺孔12。采用带螺孔12和六角柱体11的刀柄2结构,方便拧动刀柄2,以螺孔12与驱动机床快速装拆。通过将刀柄2装载在机床上,用于深孔螺纹铣削时,倾斜的排屑槽使顶部刀面更锋利,断屑顺畅,相邻直排屑槽6的刀体1攻牙3产生的切屑,由直排屑槽6经过螺旋排屑槽7排出;由于刀体1端部为较为平坦的直排屑槽6排屑,且通过倾斜的侧排屑槽8增加排屑深度,避免深孔铣削时端部产生积屑现象,以减小切削阻力,较端部螺旋排屑的丝锥臂厚更大,可减小高速切削的折断风险;螺旋排屑槽7与直排屑槽6的弧形底部相接,并延伸至刀柄2上,避免深孔铣削时,刀柄2悬伸较长、仅采用直槽排屑、排屑力不足的问题,刀柄2上的螺旋排屑槽7自螺旋圈数为一圈起螺距增大,能使碎屑随刀柄2旋转顺畅地从槽底排出,避免刀具积屑磨损,从而益于提高刀具使用寿命和高速深孔加工精度。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上所述,仅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孔螺旋丝锥,包括连成一体式结构的柱形刀体和刀柄,所述刀体上设有若干均匀间隔设置的攻牙,所述刀柄外径小于刀体外径,其特征在于,若干攻牙的刀体上设有若干直排屑槽和螺旋排屑槽,若干至排屑槽绕刀体一周均匀间隔设置,直排屑槽延伸至刀体顶部、且侧顶部设有侧排屑槽,所述侧排屑槽倾斜于直排屑槽内壁、且底部呈弧形结构,侧排屑槽侧顶部的刀体上设有顶排屑槽,所述顶排屑槽倾斜于直排屑槽内壁、且底部呈弧形结构,顶排屑槽的侧顶部延伸至相邻直排屑槽;/n所述直排屑槽的两内壁相互垂直、且底部呈弧形结构,所述螺旋排屑槽顶部与直排屑槽底部连通,螺旋排屑槽底部延伸至刀柄上,刀柄上的螺旋排屑槽自螺旋圈数为一圈起螺距增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孔螺旋丝锥,包括连成一体式结构的柱形刀体和刀柄,所述刀体上设有若干均匀间隔设置的攻牙,所述刀柄外径小于刀体外径,其特征在于,若干攻牙的刀体上设有若干直排屑槽和螺旋排屑槽,若干至排屑槽绕刀体一周均匀间隔设置,直排屑槽延伸至刀体顶部、且侧顶部设有侧排屑槽,所述侧排屑槽倾斜于直排屑槽内壁、且底部呈弧形结构,侧排屑槽侧顶部的刀体上设有顶排屑槽,所述顶排屑槽倾斜于直排屑槽内壁、且底部呈弧形结构,顶排屑槽的侧顶部延伸至相邻直排屑槽;
所述直排屑槽的两内壁相互垂直、且底部呈弧形结构,所述螺旋排屑槽顶部与直排屑槽底部连通,螺旋排屑槽底部延伸至刀柄上,刀柄上的螺旋排屑槽自螺旋圈数为一圈起螺距增大。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笃军孙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茂厚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