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铅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81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铅粒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用于输送铅条的备料输送台、将铅条碾压压制成铅板的碾压装置和将铅板轧切成铅粒的滚切装置;在备料输送台与碾压装置之间设置有将备料输送台输出端处的铅条转运至碾压装置的进料口处的铅条转运装置,在碾压装置与滚切装置之间设置有将碾压装置的出料口处的铅板输送至滚切装置的进料口处的输送装置。上述结构的大铅粒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铅粒制造的自动化生产,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有效提高了铅粒制造的生产效率,大铅粒机每运行一小时能制造6吨以上铅粒成品。

Large lead gran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铅粒机
本技术涉及铅粒制造设备,尤其涉及大铅粒机。
技术介绍
铅蓄电池因工作电压平稳、使用温度及使用电流范围宽、能充放电数百个循环、贮存性能好(尤其适于干式荷电贮存)、造价低等优点而被广泛。目前铅蓄电池广泛应用于汽车、火车、拖拉机、摩托车、电动车以及通讯、电站、电力输送、仪器仪表、UPS电源和飞机、坦克、舰艇、雷达系统等领域。铅蓄电池内大约含74%的铅粒,传统铅粒制造方式是通过熔炉将铅条熔化成金属熔融液,然后再将金属熔融液浇铸于成型模具中成型,形成所需形状、大小的铅粒。该铅粒制造方式不仅制造成本高,而且在铅条熔融过程中会产生有害铅烟,严重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能环保、生产效率高的大铅粒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大铅粒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用于输送铅条的备料输送台、将铅条碾压压制成铅板的碾压装置和将铅板轧切成铅粒的滚切装置;在备料输送台与碾压装置之间设置有将备料输送台输出端处的铅条转运至碾压装置的进料口处的铅条转运装置,在碾压装置与滚切装置之间设置有将碾压装置的出料口处的铅板输送至滚切装置的进料口处的输送装置。所述的滚切装置的结构为: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机箱本体,一对滚切轧辊并排支撑设置于机箱本体的内腔中,二个滚切轧辊咬合处上方形成滚切装置的进料口,在机架上设置有驱动二个滚切轧辊同步反向转动、咬合轧切铅板的第一驱动装置;在每个滚切轧辊的柱体面上均分别开设有若干向内凹进、且交错排列的成型模腔,两两相邻成型模腔之间的柱体面形成与相对的滚切轧辊上的成型模腔配合的轧压面,二个滚切轧辊以轧压面与成型模腔配合咬合轧切方式支撑设置于机箱本体的内腔中;在每个滚切轧辊中均开设有与对应滚切轧辊同轴心线的圆柱体状通孔,在各成型模腔底部分别开设有贯穿对应圆柱体状通孔的通道,各通道相互独立且各通道的轴心线垂直交于圆柱体状通孔的轴心线上,在每个滚切轧辊的圆柱体状通孔与各通道之间均设置有一个将各成型模腔中的铅粒顶出的顶出装置。进一步地,前述的大铅粒机,其中,所述的顶出装置的结构为:在圆柱体状通孔中悬空设置有滚动轴,滚动轴两端分别穿过机箱本体上的通孔后支承于机架上,滚动轴的轴心线与圆柱体状通孔的轴心线平行且不重叠,在滚动轴上活动套设有轴套,在轴套上开设有若干向内凹进的L形钩状凹槽,各L形钩状凹槽分别与各通道一一对应,在各通道中分别设置有顶杆,在各顶杆尾部均设置有与L形钩状凹槽匹配的钩状连接件,各顶杆尾部均通过钩状连接件钩挂于对应L形钩状凹槽中。进一步地,前述的大铅粒机,其中,各成型模腔在对应滚切轧辊的柱体面上形成方形孔;在各轧压面中部均设置有向内凹进的圆柱体状盲孔。进一步地,前述的大铅粒机,其中,所述的碾压装置的结构为:在机架上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和第三压辊,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构成上级压辊组,第二压辊和第三压辊构成下级压辊组;在机架上设置有驱动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同步反向转动碾压压制铅条、第二压辊和第三压辊同步反向转动碾压压制铅板的第二驱动装置;铅条转运装置设置于备料输送台与上级压辊组的进料口之间,输送装置设置于滚切装置与下级压辊组的出料口之间;转运输送平台后端铰接于下级压辊组的进料口后侧的机架上,在转运输送平台下方的机架上铰接有转运气缸,转运气缸的伸出杆铰接于转运输送平台底部;转运气缸的伸出杆向外伸出、推动转运输送平台前端绕自身铰接点向上摆动至上级压辊组的出料口处,承接从上级压辊组的出料口处输出的铅板;转运气缸的伸出杆向内缩回、拉动转运输送平台前端绕自身铰接点向下摆动至下级压辊组的进料口处;在机架上还设置有将位于下级压辊组的进料口处的转运输送平台上的铅板推入下级压辊组的进料口中的推料气缸。进一步地,前述的大铅粒机,其中,所述的转运输送平台的结构为: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侧板,在二块侧板之间由前至后依次间隔均布设置有若干支撑杆,各支撑杆两端分别支承设置于二块侧板上,在各支撑杆上均活动套设有套筒。进一步地,前述的大铅粒机,其中,所述的推料气缸由第一推料气缸和第二推料气缸构成,第一推料气缸和第二推料气缸分别位于转运输送平台两侧,推料板两端分别与第一推料气缸的伸出杆顶部、第二推料气缸的伸出杆顶部固定连接,在第一推料气缸和第二推料气缸的驱动下,推料板能将位于下级压辊组的进料口处的转运输送平台上的铅板推入下级压辊组的进料口中。进一步地,前述的大铅粒机,其中,在第一压辊的柱体面、第二压辊的柱体面、第三压辊的柱体面上均间隔设置有若干向外凸出的凸块。进一步地,前述的大铅粒机,其中,所述的铅条转运装置的结构为:在备料输送台的输出端处下方的机架上竖向设置有竖向气缸,在竖向气缸的伸出杆顶部固定设置有推料托板,竖向气缸的伸出杆向上伸出、将推料托板向上顶出,使推料托板的铅条承载面与碾压装置的进料口对齐,竖向气缸的伸出杆向下缩回、将推料托板向下拉回,使推料托板的铅条承载面不高于备料输送台的输送面;在机架上还设置有将向上顶出后的推料托板的铅条承载面上的铅条推入碾压装置的的进料口中的转运气缸。进一步地,前述的大铅粒机,其中,所述的输送装置的结构为:由碾压装置的出料口至滚切装置的进料口方向依次设置有扁管、由第三驱动装置驱动的导向压辊组和导向通道,扁管的内腔构成铅板输送通道。进一步地,前述的大铅粒机,其中,所述的导向压辊组由第一导向压辊、第二导向压辊和第三导向压辊构成,第三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导向压辊和第二导向压辊同步反向转动、第二导向压辊和第三导向压辊同步反向转动,第一导向压辊和第二导向压辊同步反向转动承接从扁管的输出端输出的铅板,第二导向压辊和第三导向压辊同步反向转动承接从第一导向压辊和第二导向压辊之间输出的铅板,导向通道倾斜设置于第二导向压辊和第三导向压辊之间的出料口与滚切装置的进料口之间,承接从第二导向压辊和第三导向压辊之间的出料口处输出的铅板,并引导铅板进入滚切装置的进料口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①大铅粒机取代了传统铅粒熔融铸造方式,在铅粒制造生产过程中无需对铅条进行熔融,因而不会产生有害铅烟,也无需另外配置收集处理铅烟的收集管道和处理设备;②大铅粒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铅粒制造的自动化生产,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有效提高了铅粒制造的生产效率,大铅粒机每运行一小时能制造六吨以上铅粒成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大铅粒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仰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碾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转运输送平台处于另一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转运输送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2中滚切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一对滚切轧辊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去除顶出装置后一对滚切轧辊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7俯视方向滚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B-B剖视方向顶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1.大铅粒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设置有用于输送铅条的备料输送台、将铅条碾压压制成铅板的碾压装置和将铅板轧切成铅粒的滚切装置;在备料输送台与碾压装置之间设置有将备料输送台输出端处的铅条转运至碾压装置的进料口处的铅条转运装置,在碾压装置与滚切装置之间设置有将碾压装置的出料口处的铅板输送至滚切装置的进料口处的输送装置;/n所述的滚切装置的结构为: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机箱本体,一对滚切轧辊并排支撑设置于机箱本体的内腔中,二个滚切轧辊咬合处上方形成滚切装置的进料口,在机架上设置有驱动二个滚切轧辊同步反向转动、咬合轧切铅板的第一驱动装置;在每个滚切轧辊的柱体面上均分别开设有若干向内凹进、且交错排列的成型模腔,两两相邻成型模腔之间的柱体面形成与相对的滚切轧辊上的成型模腔配合的轧压面,二个滚切轧辊以轧压面与成型模腔配合咬合轧切方式支撑设置于机箱本体的内腔中;在每个滚切轧辊中均开设有与对应滚切轧辊同轴心线的圆柱体状通孔,在各成型模腔底部分别开设有贯穿对应圆柱体状通孔的通道,各通道相互独立且各通道的轴心线垂直交于圆柱体状通孔的轴心线上,在每个滚切轧辊的圆柱体状通孔与各通道之间均设置有一个将各成型模腔中的铅粒顶出的顶出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大铅粒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设置有用于输送铅条的备料输送台、将铅条碾压压制成铅板的碾压装置和将铅板轧切成铅粒的滚切装置;在备料输送台与碾压装置之间设置有将备料输送台输出端处的铅条转运至碾压装置的进料口处的铅条转运装置,在碾压装置与滚切装置之间设置有将碾压装置的出料口处的铅板输送至滚切装置的进料口处的输送装置;
所述的滚切装置的结构为: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机箱本体,一对滚切轧辊并排支撑设置于机箱本体的内腔中,二个滚切轧辊咬合处上方形成滚切装置的进料口,在机架上设置有驱动二个滚切轧辊同步反向转动、咬合轧切铅板的第一驱动装置;在每个滚切轧辊的柱体面上均分别开设有若干向内凹进、且交错排列的成型模腔,两两相邻成型模腔之间的柱体面形成与相对的滚切轧辊上的成型模腔配合的轧压面,二个滚切轧辊以轧压面与成型模腔配合咬合轧切方式支撑设置于机箱本体的内腔中;在每个滚切轧辊中均开设有与对应滚切轧辊同轴心线的圆柱体状通孔,在各成型模腔底部分别开设有贯穿对应圆柱体状通孔的通道,各通道相互独立且各通道的轴心线垂直交于圆柱体状通孔的轴心线上,在每个滚切轧辊的圆柱体状通孔与各通道之间均设置有一个将各成型模腔中的铅粒顶出的顶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铅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出装置的结构为:在圆柱体状通孔中悬空设置有滚动轴,滚动轴两端分别穿过机箱本体上的通孔后支承于机架上,滚动轴的轴心线与圆柱体状通孔的轴心线平行且不重叠,在滚动轴上活动套设有轴套,在轴套上开设有若干向内凹进的L形钩状凹槽,各L形钩状凹槽分别与各通道一一对应,在各通道中分别设置有顶杆,在各顶杆尾部均设置有与L形钩状凹槽匹配的钩状连接件,各顶杆尾部均通过钩状连接件钩挂于对应L形钩状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铅粒机,其特征在于:各成型模腔在对应滚切轧辊的柱体面上形成方形孔;在各轧压面中部均设置有向内凹进的圆柱体状盲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铅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碾压装置的结构为:在机架上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和第三压辊,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构成上级压辊组,第二压辊和第三压辊构成下级压辊组;在机架上设置有驱动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同步反向转动碾压压制铅条、第二压辊和第三压辊同步反向转动碾压压制铅板的第二驱动装置;铅条转运装置设置于备料输送台与上级压辊组的进料口之间,输送装置设置于滚切装置与下级压辊组的出料口之间;转运输送平台后端铰接于下级压辊组的进料口后侧的机架上,在转运输送平台下方的机架上铰接有转运气缸,转运气缸的伸出杆铰接于转运输送平台底部;转运气缸的伸出杆向外伸出、推动转运输送平台前端绕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忠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宝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