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0733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座,所述雾化座包括安装腔、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的气体通道、安装于所述气体通道内的喷嘴、以及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一出雾口,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的气泵、与所述喷嘴连通的储液瓶、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并用于封闭或者打开所述第一出雾口的旋转封闭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封闭件转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雾化装置,可以避免雾化装置在倾倒或者不使用时出现漏油的现象。

Atomiz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雾化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家用雾化装置,例如香薰机、加湿器等通常是通过设置气泵,从气泵输出的气体经过狭小空间的侧壁时会形成负压,利用负压将精油输送至雾化腔并形成微小雾化颗粒,以实现雾化过程。然而现有的雾化装置不具有防漏油功能,在倾倒后容易出现漏油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雾化装置存在的容易漏油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座,所述雾化座包括安装腔、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的气体通道、安装于所述气体通道内的喷嘴、以及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一出雾口,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的气泵、与所述喷嘴连通的储液瓶、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并用于封闭或者打开所述第一出雾口的旋转封闭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封闭件转动的驱动机构。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用于防止液体及液气混合物倒流进入所述气泵的单向阀。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封闭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出雾口对应的第二出雾口、以及与所述第二出雾口连通的第三出雾口,通过所述旋转封闭件的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出雾口与所述第一出雾口正对并连通,或者所述第二出雾口与所述第一出雾口错开。进一步地,所述喷嘴包括第三进气口、进液口、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三进气口、所述进液口连通的雾化通道,所述喷嘴开设有与所述雾化通道连通的喷雾孔,所述第三进气口喷出的气体使得所述储液瓶内的液体由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雾化通道并与所述气体混合后形成液气混合物并从所述喷雾孔喷出。进一步地,所述喷嘴安装于所述储液瓶的瓶口上方,且所述喷雾孔位于所述瓶口上方并朝向所述瓶口;或者,所述喷嘴伸入所述储液瓶的瓶口中,且所述喷雾孔位于所述瓶口内,所述第三出雾口与所述瓶口正对并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驱动机构的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安装于所述雾化座上。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封闭件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电机支架朝向所述旋转封闭件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配合以限定所述旋转封闭件的转动角度的限位挡块。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用于与所述气泵及所述驱动机构电性连接的电路板、用于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源装置、以及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并用于检测所述雾化装置的倾斜角度的防倾倒感应器。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主体壳体,所述主体壳体包覆于所述雾化座、所述气泵、所述驱动机构外,所述主体壳体开设有第四出雾口,所述第四出雾口与所述第一出雾口正对并连通,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主体壳体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开设有第五出雾口,所述第五出雾口与所述第四出雾口正对并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储液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雾化座上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安装于所述雾化座上。本技术提供的雾化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雾化装置,通过设置雾化座以及旋转封闭件,通过驱动机构直接带动旋转封闭件转动,进而控制第一出雾口的打开或者关闭,操作十分简单方便,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且本技术的雾化装置可以在倾倒或者不使用状态时,关闭第一出雾口,可以避免雾化装置在倾倒或者不使用时出现漏油的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结构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其中,外壳未示;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雾化座与旋转封闭件的组装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雾化座与旋转封闭件的组装后的剖切示意图一;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雾化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雾化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座的俯视图;图12为沿图11中C-C线的剖视结构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旋转封闭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封闭件的俯视图;图15为沿图14中D-D线的剖视结构图;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电机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电机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电机支架与所述旋转封闭件的装配示意图;图1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连接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0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喷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喷嘴的俯视图;图22为沿图21中E-E线的剖视结构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雾化座;11-安装腔;12-第一进气口;14-第一出雾口;16-定位凹槽;17-气体通道20-气泵;30-储液瓶;31-瓶口;40-旋转封闭件;42-第二出雾口;44-第三出雾口;47-限位柱;50-驱动机构;51-电机支架;511-限位挡块;60-喷嘴;611-喷雾孔;62-第三进气口;63-雾化通道;64-吸液管;65-进液口;70-电路板;71-电源装置;72-第一导电顶针;73-第二导电顶针;80-主体壳体;81-第四出雾口;82-第一半壳;83-第二半壳;85-通孔;90-外壳;91-第五出雾口;92-底壳;921-第一磁铁;93-盖体;931-第二磁铁;100-连接套;110-定位卡块;200-单向阀;210-第二进气口;220-第一出气口;300-密封件;310-第六出雾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座,所述雾化座包括安装腔、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的气体通道、安装于所述气体通道内的喷嘴、以及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一出雾口,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的气泵、与所述喷嘴连通的储液瓶、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并用于封闭或者打开所述第一出雾口的旋转封闭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封闭件转动的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座,所述雾化座包括安装腔、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的气体通道、安装于所述气体通道内的喷嘴、以及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一出雾口,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的气泵、与所述喷嘴连通的储液瓶、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并用于封闭或者打开所述第一出雾口的旋转封闭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封闭件转动的驱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用于防止液体及液气混合物倒流进入所述气泵的单向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封闭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出雾口对应的第二出雾口、以及与所述第二出雾口连通的第三出雾口,通过所述旋转封闭件的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出雾口与所述第一出雾口正对并连通,或者所述第二出雾口与所述第一出雾口错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包括第三进气口、进液口、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三进气口、所述进液口连通的雾化通道,所述喷嘴开设有与所述雾化通道连通的喷雾孔,所述第三进气口喷出的气体使得所述储液瓶内的液体由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雾化通道并与所述气体混合后形成液气混合物并从所述喷雾孔喷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安装于所述储液瓶的瓶口上方,且所述喷雾孔位于所述瓶口上方并朝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泽
申请(专利权)人:璞真生活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