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清松专利>正文

一种具双行星式差速机构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0641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6:38
一种具双行星式差速机构的驱动装置,其行星差速机构包括主动力轮、对称设置于主动力轮两侧的左右两套外齿轮毂、设置于外齿轮毂内并与外齿环共轴的内齿环、行星齿轮基座、与内齿环啮合并与行星齿轮基座轴连接的行星齿轮组、太阳齿轮;直移机构的动力源经动力传递向主动力轮输出动力,使主动力轮带动太阳齿轮向行星齿轮组传递动力,行星齿轮组相对内齿环圆周滑动,并驱动行星齿轮基座相对于外齿轮毂共轴旋转,行星齿轮基座向输出轴输出动力;转向机构的动力源经动力传递向两外齿轮毂的外齿环输出动力,使共旋转轴的两外齿轮毂反向旋转。本装置能使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两端获得大幅度的差速乃至于异向旋转,使车体获得高度灵敏的操作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双行星式差速机构的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玩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双行星式差速机构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玩具车产品,从玩法功能上,主要有竞速车、翻转车、变形车、射弹车几大类,但此类玩具均离不开移动着一功能,而在移动过程中,玩家获得灵敏操作感的玩具车,如能实现高速驱动、多方向控制、漂移乃至于原地漂移等多动作控制的玩具车,势必能更好地获得消费者的喜爱。而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玩具车,在移动功能上仅可实现简单的前进后退、辅以大拐角转弯,玩法较为单调,故容易造成玩法疲劳,使消费者失去玩耍的乐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具双行星式差速机构的驱动装置,其转向机构、直移机构通过对行星差速机构的驱动,能使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两端获得大幅度的差速乃至于异向旋转,从而使安装在输出轴上的车轮能带动车体,获得高度灵敏的操作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加以实施:一种具双行星式差速机构的驱动装置,包括壳体、转向机构、直移机构,其还包括行星差速机构,行星差速机构包括主动力轮、对称设置于主动力轮两侧的左右两套外齿轮毂、设置于外齿轮毂内并与外齿环共轴的内齿环、行星齿轮基座、与内齿环啮合并与行星齿轮基座轴连接的行星齿轮组、太阳齿轮;直移机构的动力源经动力传递向主动力轮输出动力,使主动力轮带动太阳齿轮向行星齿轮组传递动力,行星齿轮组相对内齿环圆周滑动,并驱动行星齿轮基座相对于外齿轮毂共轴旋转,行星齿轮基座向输出轴输出动力;转向机构的动力源经动力传递向两外齿轮毂的外齿环输出动力,使共旋转轴的两外齿轮毂反向旋转。进一步的,所述的太阳齿轮呈齿轮柱状,以主动力轮为连接件,太阳齿轮的柱部左右成对轴毂连接于主动力轮两侧。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外齿轮毂包括齿轮毂主体、盖体,所述的行星齿轮基座、行星齿轮组、太阳齿轮的齿部、内齿环设置于齿轮毂主体和盖体围合的腔体内,太阳齿轮的柱部自盖体的轴孔向外部延伸。再进一步的,所述的行星齿轮组具有3-5个以太阳齿轮为中心圆周排列的行星齿轮。进一步的,所述的行星齿轮基座通过传动齿轮组向输出轴传递动力。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传动齿轮组由与行星齿轮基座共轴固定的主动齿轮,和与输出轴共轴固定的从动齿轮组成。作为一种有效的设置方案,所述的壳体包括承载壳、下壳体、上壳体,所述的行星差速机构、直移机构设置于承载壳与下壳体所围合的空间内,所述的转向机构设置于上壳体和下壳体所围合的空间内。作为一种有效的设置方案,所述的直移机构包括直移电机、直移齿轮组,所述的直移齿轮组包括直移电机输出齿轮、二阶传动齿轮、传动齿轮柱,直移电机输出齿轮经二阶传动齿轮扩大传动比,而后通过二阶传动齿轮向传动齿轮柱减少传动比后,在经由传动齿轮柱向主动力轮扩大传动比。作为一种有效的设置方案,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电机、转向齿轮组,所述的转向齿轮组包括转向电机输出齿轮、第一级二阶齿轮、左、右第二级二阶齿轮,转向电机输出齿轮经第一级二阶齿轮扩大传动比,再通过左、右第二级二阶齿轮扩大传动比,使左、右第二级二阶齿轮以扩大传动比的方式对应向左、右外齿轮毂的外齿环输出动力,使共旋转轴的两外齿轮毂反向旋转。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之处:1.本驱动装置自成一组合构件,可配对至不同类型的玩具车,使安装有本驱动装置的玩具车,配合外部控制器的控制,驱动转向机构、直移机构的正反转,高、低速转动,向行星差速机构输出动力,使玩具车体实现高速驱动、多方向控制、漂移乃至于原地漂移等多种动作,使现有单调的操作玩具车获得灵敏操作感;2.通过直移机构、行星机构与转向机构的分区设计,可便于该驱动装置的维护,便于玩家更明确对有直行或转向操作障碍玩具车体进行维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内部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行星差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壳体的安装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说明,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出现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特征可以互相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具双行星式差速机构的驱动装置,包括壳体、转向机构、直移机构,其还包括行星差速机构,行星差速机构包括主动力轮11、对称设置于主动力轮11两侧的左右两套共轴设置的外齿轮毂13、设置于外齿轮毂13内并与外齿环1311共轴的内齿环1312、行星齿轮基座16、与内齿环1312啮合并与行星齿轮基座16轴连接的行星齿轮组17、呈齿轮柱状的太阳齿轮18;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行星差速机构的结构如下:左、右太阳齿轮18与主动力轮11的柱部181为六角轴状,以主动力轮11为连接件,左右成对轴毂连接于主动力轮11两侧;如图3所示,以左侧的外齿轮毂13为例,外齿轮毂13包括齿轮毂主体131、盖体132,三枚行星齿轮17以圆周排布设置于行星齿轮基座16的旋转轴161上,使太阳齿轮18的齿部182安装于三枚行星齿轮的中心部位,并且太阳齿轮18的齿部182均与每一行星齿轮相互啮合;而行星齿轮基座16安装于外齿轮毂13内,使三枚行星齿轮外周均与内齿环1312相啮合。此时,行星齿轮基座16、行星齿轮组17、太阳齿轮18的齿部182、内齿环1312设置于齿轮毂主体131和盖体132围合的腔体内,太阳齿轮18的柱部181自盖体132的轴孔1321向外部延伸,并保持与主动力轮11相互固定;行星齿轮基座16的基部162插接于外齿轮毂13的轴孔1313内,此时,行星差速机构整体如图1所示状态;直移机构包括直移电机21、直移齿轮组,所述的直移齿轮组包括直移电机输出齿轮22、二阶传动齿轮23、传动齿轮柱24,具体的,直移电机输出齿轮22呈直径较小的齿轮,与二阶传动齿轮23外部较大的齿轮层231相互啮合,扩大传动比,以便于直移电机21更容易地驱动二阶传动齿轮23旋转;二阶传动齿轮23内部较小的齿轮层232,其直径相对于传动齿轮柱24的较大齿轮侧241更大,故当二阶传动齿轮23较小的齿轮层与传动齿轮柱24的较大齿轮侧啮合后,并通过传动齿轮柱24较小的齿轮侧242,形成了传动比减少的效果,其能使传动齿轮柱24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高的转速,并同理,经过传动齿轮柱24较小的齿轮侧242,向主动力轮11以扩大传动比的方式输出动力,能更好的提升传动齿轮柱24对主动力轮11的驱动扭力,使主动力轮11更为顺畅地被驱动。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电机31、转向齿轮组,所述的转向齿轮组包括转向电机输出齿轮32、第一级二阶齿轮34、左、右第二级二阶齿轮(35,35'),直径较小的转向电机输出齿轮32,经第一级二阶齿轮34直径较大的齿轮层341扩大传动比,使转向电机31能更顺畅的驱动第一级二阶齿轮34旋转;左、右第二级二阶齿轮(35,35')直径较大的齿轮层(351,351’),对应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双行星式差速机构的驱动装置,包括壳体、转向机构、直移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星差速机构,行星差速机构包括主动力轮、对称设置于主动力轮两侧的左右两套外齿轮毂、设置于外齿轮毂内并与外齿环共轴的内齿环、行星齿轮基座、与内齿环啮合并与行星齿轮基座轴连接的行星齿轮组、太阳齿轮;直移机构的动力源经动力传递向主动力轮输出动力,使主动力轮带动太阳齿轮向行星齿轮组传递动力,行星齿轮组相对内齿环圆周滑动,并驱动行星齿轮基座相对于外齿轮毂共轴旋转,行星齿轮基座向输出轴输出动力;转向机构的动力源经动力传递向两外齿轮毂的外齿环输出动力,使共旋转轴的两外齿轮毂反向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双行星式差速机构的驱动装置,包括壳体、转向机构、直移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星差速机构,行星差速机构包括主动力轮、对称设置于主动力轮两侧的左右两套外齿轮毂、设置于外齿轮毂内并与外齿环共轴的内齿环、行星齿轮基座、与内齿环啮合并与行星齿轮基座轴连接的行星齿轮组、太阳齿轮;直移机构的动力源经动力传递向主动力轮输出动力,使主动力轮带动太阳齿轮向行星齿轮组传递动力,行星齿轮组相对内齿环圆周滑动,并驱动行星齿轮基座相对于外齿轮毂共轴旋转,行星齿轮基座向输出轴输出动力;转向机构的动力源经动力传递向两外齿轮毂的外齿环输出动力,使共旋转轴的两外齿轮毂反向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双行星式差速机构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齿轮呈齿轮柱状,以主动力轮为连接件,太阳齿轮的柱部左右成对轴毂连接于主动力轮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双行星式差速机构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齿轮毂包括齿轮毂主体、盖体,所述的行星齿轮基座、行星齿轮组、太阳齿轮的齿部、内齿环设置于齿轮毂主体和盖体围合的腔体内,太阳齿轮的柱部自盖体的轴孔向外部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双行星式差速机构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齿轮组具有3-5个以太阳齿轮为中心圆周排列的行星齿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双行星式差速机构的驱动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清松
申请(专利权)人:方清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