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儿腕部活动康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小儿康复训练
,具体为一种小儿腕部活动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创伤性腕关节僵硬是腕关节及腕关节附近骨折后,进行长期的石膏外固定所形成的一个不良后遗症,超过6周的关节固定,可以造成关节僵硬,使得屈伸等动作不利,目前的治疗有两大类,一是手术,二是外治法配合功能锻炼,手术治疗本身创伤较大,术后仍有发生再粘连的机会,而外疗法功能性锻炼则效果良好,由于人体腕部运动自由度多,腕部尺寸小,而目前腕部康复外骨骼一般存在体积较大,自由度偏少,与人体相容性较低等问题,首先外骨骼前臂的自旋机构是影响腕部外骨骼的主要因素,通过圆环包络手臂的,即人手臂直接从圆环中穿过,手腕内旋/外旋时,圆环之间通过轴承可相对转动,从而实现在肘关节内旋/外旋时,保证了回转中心与人体手臂中心重合,腕部受损经治疗在康复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锻炼腕部的灵活性,所以建议病人多做腕部运动,由慢转、轻柔转开始逐渐提高力度,其次是康复过程无聊枯燥,容易使患者产生逆反心理,致使锻炼不能持续进行下去,降低了腕部康复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儿腕部活动康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座椅(5),所述底座(1)表面靠近座椅(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主体杆(6),所述主体杆(6)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放置台(7),所述放置台(7)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8),所述固定架(8)的一侧插接有弹性绳(9),所述弹性绳(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腕部活动康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座椅(5),所述底座(1)表面靠近座椅(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主体杆(6),所述主体杆(6)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放置台(7),所述放置台(7)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8),所述固定架(8)的一侧插接有弹性绳(9),所述弹性绳(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腕部活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一端将活动连接有移动轮(3),所述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包括固定板(401),所述固定板(401)的表面插接有螺纹杆(402),所述固定板(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体板(403),所述主体板(4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儿腕部活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04)的表面插接有固定柱(405),所述固定柱(40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0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