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598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用辅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上侧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通过调节螺栓与支撑杆连接,支撑杆外壁两侧设有对称的手托板,支撑杆外壁两侧还设有对称的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的底部分别设有支撑板,第二托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托板,第一托板上表面和第二托板端部上表面分别设有垃圾桶,伸缩杆的两端通过固定螺栓分别与第二托板和支撑杆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连接有支撑装置;所述调节杆的顶端两侧连接有可伸缩的输液杆,所述调节杆上设有使输液保持水平的装置,所述输液杆底部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输液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输液架,操作方便,节约成本,实用性强。

An infusion st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架
本技术属于医用辅助
,具体涉及一种输液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输液架只能一个撑杆,一般最多设置4个挂钩用于输液,且大部分输液架都是固定的,不能进行自由移动,不能进行输液高度的调节,且输液屏在输液架移动过程中会发生晃动,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并且在病床不够用的时候,需要病人坐着输液,现有技术需要病人将输液的手放在自己的腿上,若输液时间较长,可能会引起病人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液架。具体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液架,包括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上侧连接有调节杆5,所述调节杆5通过调节螺栓6与支撑杆4连接,所述支撑杆4外壁两侧设有对称的手托板22,所述手托板22上设有软垫23,所述支撑杆4外壁两侧还设有对称的第一托板10,所述第一托板10位于手托板22下方,所述第一托板10的底部分别设有支撑板9,第二托板1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托板10内,与所述第一托板10连接,所述支撑杆4两侧的第一托板10与第二托板11上表面设有防滑垫12,所述第一托板10上表面和第二托板11端部上表面分别设有垃圾桶13,所述第二托板11底部通过固定螺栓7与伸缩杆8的一端连接,所述伸缩杆8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7与支撑杆4连接,所述支撑杆4的底部连接有支撑装置26;所述支撑装置26包括旋转轴3、固定底座2、万向轮1,所述旋转轴3与支撑杆4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旋转轴3的外壁两侧设有对称的固定底座2,所述支撑杆4的底端设有万向轮1;所述调节杆5的顶端两侧连接有可伸缩的输液杆14,所述调节杆5上设有使输液杆14保持水平的装置25,所述输液杆14底部设有连接槽15;T形连接杆17置于连接槽15内,所述T形连接杆17的端部与U形连接件18连接,所述U形连接件18的两边分别连接有输液筐19,所述输液筐19内设有保温棉24。优选的,所述垃圾桶13的一侧设有固定柱21,所述垃圾桶13的活动面设有卡槽连接件20。优选的,所述输液杆14上设有固定夹16。优选的,所述输液杆14的连接槽15内能放置1个或多个T形连接杆17。优选的,所述手托板22可折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输液杆内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用于放置T形连接杆,T形连接杆的一端与U形连接件的中间位置连接,是为了移动输液架时输液装置不会晃动,同时输液杆上设有固定夹,用于固定T形连接杆,使输液装置不会顺着连接槽的方向滑动,保证了输液装置的稳定,U形连接件的两边连接有输液筐,在移动输液架时输液瓶不会晃动,同时输液筐内设有保温棉,是为了在冬季时,避免输液液体的温度太低,使患者出现不适的情况,在支撑杆的两侧设有对称的手托板,当患者需要坐着输液时,将手放置手托板上,同时手托板上设有软垫,使患者在放置手使更加舒适,同时在冬季输液时也起到了保暖的作用,在手托板下方的支撑杆两侧设有对称的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分别延伸至第一托板内,可以自用的调整长度,方便操作,同时在第一托板下设有支撑板,用于支撑第一托板,第二托板通过伸缩杆支撑,使第一托板第二托板更加稳固,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上设有垃圾桶,可以放置垃圾,垃圾桶通过卡槽连接件和固定住可以自由打开和关闭,方便清洁,同时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上表面设有防滑垫,在放置水杯时避免其滑落,支撑杆的底部设有支撑装置,固定底座通过旋转使其高于万向轮,通过万向轮进行自由移动,当不需要移动时,固定底座通过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使其低于万向轮,固定底座支撑整个输液架。本技术所述的输液架,操作方便,节约成本,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输液架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垃圾桶的示意图;图4是输液筐的局部示意图。图中,万向轮-1,固定底座-2,旋转轴-3,支撑杆-4,调节杆-5,调节螺栓-6,固定螺栓-7,伸缩杆-8,支撑板-9,第一托板-10,第二托板-11,防滑垫-12,垃圾桶-13,输液杆-14,连接槽-15,固定夹-16,T形连接杆-17,U形连接件-18,输液筐-19,卡槽连接件-20,固定柱-21,手托板-22,软垫-23,保温棉-24,使输液杆保持水平的装置-25,支撑装置-2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4,一种输液架,包括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上侧连接有调节杆5,所述调节杆5通过调节螺栓6与支撑杆4连接,通过调节螺栓6来调节调节杆5的升降控制输液瓶的高低,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所述支撑杆4外壁两侧设有对称的手托板22,用于放置输液的手,所述手托板22上分别设有软垫23,使患者在输液时更加舒适,所述手托板22可折叠,所述支撑杆4外壁两侧还设有对称的第一托板10,所述第一托板10位于手托板22下方,所述第一托板10的底部分别设有支撑板9,用于支撑第一托板10,第二托板1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托板10内,与所述第一托板10连接,可以自用伸缩,调节长度,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所述支撑杆4两侧的第一托板10与第二托板11上表面设有防滑垫12,避免放置的物体滑落,所述第一托板10上表面和第二托板11端部上表面分别设有垃圾桶13,患者在输液时方便放置垃圾,所述第二托板11底部通过固定螺栓7与伸缩杆8的一端连接,所述伸缩杆8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7与支撑杆4连接,用于支撑第二托板11,所述支撑杆4的底部连接有支撑装置26;所述支撑装置26包括旋转轴3、固定底座2、万向轮1,所述旋转轴3与支撑杆4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旋转轴3的外壁两侧设有对称固定底座2,所述支撑杆4的底端设有万向轮1。所述调节杆5的顶端两侧连接有可伸缩的输液杆14,所述输液杆14可以自由调节长度,所述调节杆5上设有使输液杆14保持水平的装置25,所述输液杆14底部设有连接槽15;T形连接杆17置于连接槽15内,所述T形连接杆17的端部与U形连接件18连接,所述U形连接件18的两边分别连接有输液筐19,所述输液筐19内设有保温棉24。进一步,所述垃圾桶13的一侧设有固定柱21,所述垃圾桶13的活动面设有卡槽连接件20,通过卡槽连接件20与固定柱21使垃圾桶13打开或者关闭。进一步,所述输液杆14上设有固定夹16,用于固定T形连接杆17。进一步,所述输液杆14的连接槽15内能放置1个或多个T形连接杆1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通过调节螺栓6调节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上侧连接有调节杆(5),所述调节杆(5)通过调节螺栓(6)与支撑杆(4)连接,所述支撑杆(4)外壁两侧设有对称的手托板(22),所述手托板(22)上设有软垫(23),所述支撑杆(4)外壁两侧还设有对称的第一托板(10),所述第一托板(10)位于手托板(22)下方,所述第一托板(10)的底部分别设有支撑板(9),第二托板(1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托板(10)内,与所述第一托板(10)连接,所述支撑杆(4)两侧的第一托板(10)与第二托板(11)上表面分别设有防滑垫(12),所述支撑杆(4)两侧的第一托板(10)上表面和第二托板(11)端部上表面分别设有垃圾桶(13),所述第二托板(11)底部通过固定螺栓(7)与伸缩杆(8)的一端连接,所述伸缩杆(8)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7)与支撑杆(4)连接,所述支撑杆(4)的底部连接有支撑装置(26);所述支撑装置(26)包括旋转轴(3)、固定底座(2)、万向轮(1),所述旋转轴(3)与支撑杆(4)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旋转轴(3)的外壁两侧设有对称的固定底座(2),所述支撑杆(4)的底端设有万向轮(1);/n所述调节杆(5)的顶端两侧连接有可伸缩的输液杆(14),所述调节杆(5)上设有使输液杆(14)保持水平的装置(25),所述输液杆(14)底部设有连接槽(15);/nT形连接杆(17)置于连接槽(15)内,所述T形连接杆(17)的端部与U形连接件(18)连接,所述U形连接件(18)的两边分别连接有输液筐(19),所述输液筐(19)内设有保温棉(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上侧连接有调节杆(5),所述调节杆(5)通过调节螺栓(6)与支撑杆(4)连接,所述支撑杆(4)外壁两侧设有对称的手托板(22),所述手托板(22)上设有软垫(23),所述支撑杆(4)外壁两侧还设有对称的第一托板(10),所述第一托板(10)位于手托板(22)下方,所述第一托板(10)的底部分别设有支撑板(9),第二托板(1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托板(10)内,与所述第一托板(10)连接,所述支撑杆(4)两侧的第一托板(10)与第二托板(11)上表面分别设有防滑垫(12),所述支撑杆(4)两侧的第一托板(10)上表面和第二托板(11)端部上表面分别设有垃圾桶(13),所述第二托板(11)底部通过固定螺栓(7)与伸缩杆(8)的一端连接,所述伸缩杆(8)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7)与支撑杆(4)连接,所述支撑杆(4)的底部连接有支撑装置(26);所述支撑装置(26)包括旋转轴(3)、固定底座(2)、万向轮(1),所述旋转轴(3)与支撑杆(4)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旋转轴(3)的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萍袁如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