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平面内多角度穿刺注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0525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引导下平面内多角度穿刺注药装置,包括一医务人员进行平面内进针时固定连接在超声探头一侧上的平面内多角度调节装置;一医务人员进行穿刺的穿刺针;一用于检测穿刺针是否穿刺至血管内的负压装置;一用于当穿刺针穿刺至所需要的穿刺位置后进行给药的给药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不但能够使医务人员能够在超声引导下平面内迅速找到目标定位,并且还能够确保穿刺针始终在平面内走行,另外,只需要一名医生即能够完成全部的穿刺注药工作,从而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缩短超声下阻滞的时间,减少患者并发症。再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能根据实际需求达到置管注药功能。

Ultrasound-guided in-plane multi angle puncture and drug inj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声引导下平面内多角度穿刺注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到一种超声引导下平面内多角度穿刺注药装置。
技术介绍
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为围术期多模式镇痛提供了飞速发展的机会,超声引导可以使麻醉医生能够准确简便地将穿刺针定位于想要进行阻滞的神经旁或筋膜平面。目前超声引导下神经或平面阻滞的进针入路分为两种:一种是平面外进针,另一种是平面内进针。这两种进针入路各有优缺点。平面外进针快速简便,适用于有经验的麻醉医生,但是在穿刺的过程中,无法实时观察到穿刺针的走行情况,在穿刺过程中可能损伤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并且难以将穿刺针准确地定位至靶目标。而当麻醉医生采用平面内进针时,虽然能够实时观察到穿刺针的走向路径,这样可以避免损伤穿刺针经过的重要结构,但是要将穿刺针始终维持在超声探头的二维平面内是很困难的,需要较长的操作时间,并且增加患者痛苦。另外,目前在对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注药时,一般需要至少两名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其中一名麻醉医生需要一只手持超声探头,找到拟穿刺目标后,另一只手持穿刺针,通过平面内或平面外入路,进行穿刺,到达目标位置后,则需要另一名医务人员进行回抽注药。采用此种方式进行麻醉穿刺注药比较繁琐,并且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发者有必要研制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的超声引导下穿刺注药系统。该系统不但能够使医务人员迅速找到目标定位,并且还能够确保穿刺针始终在平面内走行。另外,该系统只需要一名医生即能够完成全部的穿刺注药工作,从而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缩短超声引导下阻滞的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控制方便,不但能够使医务人员能够迅速找到目标定位,还能够确保穿刺针始终在平面内走行,并且只需要一名医生即能够完成全部穿刺注药工作,从而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缩短超声下阻滞的时间,减少患者并发症的超声引导下平面内多角度穿刺注药装置。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超声引导下平面内多角度穿刺注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医务人员进行平面内进针时固定连接在超声探头一侧上的平面内多角度调节装置,所述平面内多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块,在所述调节块的一侧设有用于与超声探头一侧固定的固定部件,在所述调节块内设有调节槽,在所述调节槽的内部设有穿刺针引导管,所述穿刺针导向管的一端铰接在调节槽内,且铰接点与超声探头的成像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穿刺针导向管的另一端为可在超声探头的成像平面内转动的自由端;一医务人员进行穿刺的穿刺针,所述穿刺针通过所述穿刺针导向管内,且能够沿其轴向进行滑动,在所述穿刺针的手柄处设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接头端与所述穿刺针的尾端连接;一用于检测穿刺针是否穿刺至血管内的负压装置,所述负压装置通过负压管与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二接头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接头端上设置有负压启闭按钮;一用于当穿刺针穿刺至所需要的穿刺位置后进行给药的给药装置,所述给药装置通过给药管与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接头端相连通,所述第三接头端上设置有给药启闭按钮。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穿刺针为医用注射细针。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穿刺针为具有内芯的粗径针,所述三通接头上还设置有供粗径针的内芯插入的第四接头端,所述第四接头端上设置有单向截止弹性瓣片。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粗径针穿刺到位后,抽出内芯,将一带有超声显影剂的细管一端经由所述第四接头端后进入粗径针前端2-3cm处,以便置管注药。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粗径针为18-20G的医用钢针。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负压装置为按压球囊。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给药装置为注药球囊,所述注药球囊与给药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单向截止弹性瓣片,所述注药球囊的表面还设置有一密封注药口,所述注药球囊的内腔形成储药腔。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块包括圆心角是90°的扇形调节块,所述扇形调节块上设置有角度刻度。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件为用以夹紧在超声探头一侧的夹紧臂。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夹紧臂的内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不但能够使医务人员能够在超声引导下平面内迅速找到目标定位,并且还能够确保穿刺针始终在平面内走行,另外,只需要一名医生即能够完成全部的穿刺注药工作,从而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缩短超声下阻滞的时间,减少并发症。再者,本技术还能根据实际需求达到置管注药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平面内多角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平面内多角度调节装置俯视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1参照图1-图4所示,图中给出的为一种超声引导下平面内多角度穿刺注药装置,包括平面内多角度调节装置200、穿刺针300、负压装置400和给药装置500,本实施例中的穿刺针300为医用注射细针,适用于无需留置注药管的病人。平面内多角度调节装置200在医务人员进行平面内进针时卡接在超声探头100一侧上,平面内多角度调节装置200包括包括圆心角是90°的扇形调节块210,在扇形调节块210的一侧设有用于夹紧在超声探头100一侧上的夹紧臂220,通过夹紧臂220能够将扇形调节块牢牢地卡接在超声探头100的一侧上。本实施例中的夹紧臂220的内表面221还设置有防滑纹。夹紧臂220与扇形调节块210为一体成型结构,有效的提高了夹紧臂220与扇形调节块210之间的稳定性能,进一步提高了该超声引导下平面内多角度穿刺注药装置的实用性能。在扇形调节块210上设有调节槽211,在调节槽211的内部设有穿刺针导向管230,穿刺针导向管230的一端通过铰接轴240铰接在调节槽211内,且铰接点与超声探头100的成像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穿刺针导向管230的另一端为可在超声探头100的成像平面内转动的自由端,能够使穿刺针导向管230绕其铰接点进行转动,且穿刺针导向管230始终保持在超声探头100的成像平面,能够使医务人员较为方便地将穿刺针300调节至所需要的角度上。在调节块210上设有角度刻度212,能够使医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引导下平面内多角度穿刺注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医务人员进行平面内进针时固定连接在超声探头一侧上的平面内多角度调节装置,所述平面内多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块,在所述调节块的一侧设有用于与超声探头一侧固定的固定部件,在所述调节块内设有调节槽,在所述调节槽的内部设有穿刺针引导管,所述穿刺针导向管的一端铰接在调节槽内,且铰接点与超声探头的成像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穿刺针导向管的另一端为可在超声探头的成像平面内转动的自由端;/n一医务人员进行穿刺的穿刺针,所述穿刺针通过所述穿刺针导向管内,且能够沿其轴向进行滑动,在所述穿刺针的手柄处设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接头端与所述穿刺针的尾端连接;/n一用于检测穿刺针是否穿刺至血管内的负压装置,所述负压装置通过负压管与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二接头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接头端上设置有负压启闭按钮;/n一用于当穿刺针穿刺至所需要的穿刺位置后进行给药的给药装置,所述给药装置通过给药管与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接头端相连通,所述第三接头端上设置有给药启闭按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引导下平面内多角度穿刺注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医务人员进行平面内进针时固定连接在超声探头一侧上的平面内多角度调节装置,所述平面内多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块,在所述调节块的一侧设有用于与超声探头一侧固定的固定部件,在所述调节块内设有调节槽,在所述调节槽的内部设有穿刺针引导管,所述穿刺针导向管的一端铰接在调节槽内,且铰接点与超声探头的成像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穿刺针导向管的另一端为可在超声探头的成像平面内转动的自由端;
一医务人员进行穿刺的穿刺针,所述穿刺针通过所述穿刺针导向管内,且能够沿其轴向进行滑动,在所述穿刺针的手柄处设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接头端与所述穿刺针的尾端连接;
一用于检测穿刺针是否穿刺至血管内的负压装置,所述负压装置通过负压管与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二接头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接头端上设置有负压启闭按钮;
一用于当穿刺针穿刺至所需要的穿刺位置后进行给药的给药装置,所述给药装置通过给药管与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接头端相连通,所述第三接头端上设置有给药启闭按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引导下平面内多角度穿刺注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为医用注射细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引导下平面内多角度穿刺注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为具有内芯的粗径针,所述三通接头上还设置有供粗径针的内芯插入的第四接头端,所述第四接头端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肺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