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腹分流器以及气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525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腹分流器以及气腹机,涉及气腹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气腹机只包含一个气腹针,当对人体不同部位进行手术时,需要使用多台气腹机,占用医疗资源的技术问题。该气腹分流器包括进气装置、分流装置以及至少两个输气装置;其中,所述进气装置与气腹机的输气管相连通,每个输气装置的末端各通过连接管连接有一个气腹针,一台气腹机能通过至少两个气腹针穿入人体的不同部位进行充气;分流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气装置和至少两个所述输气装置中间。该气腹机包括供气气瓶、控制器、至少两个输气管、至少两个气腹针以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气腹分流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将一台气腹机输出的气体引入人体不同的手术部位,节约医疗资源。

Pneumoperitoneum shunt and pneumoperitoneum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腹分流器以及气腹机
本技术涉及气腹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气腹分流器,以及设置该气腹分流器的气腹机。
技术介绍
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方法,与传统的需要较大创口的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与传统手术相同,但具有手术创伤小、病人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切口瘢痕小等优点,逐渐成为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趋势。在做腹腔镜手术过程中,需要用到气腹机,医生在病人待手术部位切一个约8mm的小孔,然后将气腹机的气腹针通过小孔穿入人体内,并向人体内手术部位充入适量二氧化碳气体,在待手术部位周围撑出手术空间;然后在待手术部位切出2-4个小孔,通过小孔将腹腔镜镜头以及手术器械伸入人体内进行手术操作。现有的气腹机包括供气气瓶、控制器以及输气管,所述供气气瓶、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输气管依次连通,所述输气管末端设置有气腹针用于穿入人体体内,所述供气气瓶用于提供二氧化碳气体,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输气管的输出气流与气压。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气腹机只包含一个气腹针,当对人体不同部位进行手术时,需要使用多台气腹机,占用医疗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腹分流器以及设置该气腹分流器的气腹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气腹机只包含一个气腹针,当对人体不同部位进行手术时,需要使用多台气腹机,占用医疗资源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腹分流器,包括进气装置、分流装置以及至少两个输气装置;其中,所述进气装置与气腹机的输气管相连通,每个所述输气装置的末端各通过连接管连接有一个气腹针,一台气腹机能通过至少两个所述气腹针穿入人体的不同部位进行充气;所述分流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气装置和至少两个所述输气装置中间,通过调节所述分流装置能控制所述进气装置与任一所述输气装置连通或阻断。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分流装置为电磁换向阀,所述进气装置与所述电磁换向阀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输气装置与所述电磁换向阀的出气口相连通。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输气装置包括输出管以及输出管接头,所述输出管为硬质材质,所述输出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磁换向阀的出气口和所述输出管接头螺纹连接。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输气装置还包括气压传感器,所述输出管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气压传感器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输出管相连通能监测所述输出管内的气体压力。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气腹分流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将所述进气装置、分流装置以及输气装置罩设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输气装置包括输出管以及输出管接头,所述输出管为硬质材质,所述输出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磁换向阀的出气口和所述输出管接头螺纹连接,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接头孔,所述输出管接头至少部分区段通过所述接头孔伸出所述外壳。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气腹分流器包括第一输气装置和第二输气装置,所述分流装置为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所述进气装置与所述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输气装置和所述第二输气装置分别与所述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的两个出气口相连通。本技术提供的气腹机包括供气气瓶、控制器、至少两个输气管、至少两个气腹针以及本技术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气腹分流器;其中,所述供气气瓶通过输气管与所述控制器相连通,所述控制器的出口与所述气腹分流器相连通,所述气腹分流器的每个所述输气装置各通过一个所述输气管与一个所述气腹针相连通。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输气装置内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所述分流装置为电磁换向阀,所述气压传感器和所述电磁换向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气腹分流器包括第一输气装置和第二输气装置,所述第一输气装置内设置有第一气压传感器,所述第二输气装置内设置有第二气压传感器,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气压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第一压力设定按键、第一显示屏、第二压力设定按键和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能显示所述第一输气装置内的压力,所述第二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气压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能显示所述第二输气装置内的压力。本技术提供的气腹分流器,包括进气装置、分流装置以及至少两个输气装置,所述分流装置能将所述进气装置输送的气体分流至至少两个所述输气装置,每个所述输气装置末端各通过连接管连接有一个所述气腹针,当对同一个病人的不同部位进行手术时,可以安装气腹分流器仅使用一台气腹机通过至少两个所述气腹针穿入人体的不同部位进行充气,节省了医疗资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气腹分流器内部机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气腹分流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气腹机示意图。图中,1、进气装置;11、进气管;12、进气管接头;2、分流装置;3、第一输气装置;31、输出管;32、输出管接头;33、气压传感器;4、第二输气装置;5、外壳;51、接头孔;6、输气管;7、气腹针;8、供气气瓶;9、控制器;91、连接管;92、第一压力设定按键;93、第一显示屏;94、第二压力设定按键;95、第二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节约医疗资源的气腹分流器以及设置该气腹分流器的气腹针。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气腹分流器包括进气装置1、分流装置2以及至少两个输气装置;其中,进气装置1与气腹机的输气管6相连通,每个输气装置的末端各通过连接管91连接有一个气腹针7,一台气腹机能通过至少两个气腹针7穿入人体的不同部位进行充气;分流装置2设置在进气装置1和至少两个输气装置中间,通过调节分流装置2能控制进气装置1与任一输气装置连通或阻断。本技术提供的气腹分流器,进气装置1、分流装置2以及至少两个输气装置,分流装置2能将进气装置1输送的气体分流至至少两个输气装置,每个输气装置末端各通过连接管91连接有一个气腹针7,当对同一个病人的不同部位进行手术时,可以安装气腹分离器,仅使用一台气腹机通过至少两个气腹针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腹分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装置、分流装置以及至少两个输气装置;其中,/n所述进气装置与气腹机的输气管相连通,每个所述输气装置的末端各通过连接管连接有一个气腹针,一台气腹机能通过至少两个所述气腹针穿入人体的不同部位进行充气;所述分流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气装置和至少两个所述输气装置中间,通过调节所述分流装置能控制所述进气装置与任一所述输气装置连通或阻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腹分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装置、分流装置以及至少两个输气装置;其中,
所述进气装置与气腹机的输气管相连通,每个所述输气装置的末端各通过连接管连接有一个气腹针,一台气腹机能通过至少两个所述气腹针穿入人体的不同部位进行充气;所述分流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气装置和至少两个所述输气装置中间,通过调节所述分流装置能控制所述进气装置与任一所述输气装置连通或阻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腹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装置为电磁换向阀,所述进气装置与所述电磁换向阀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输气装置与所述电磁换向阀的出气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腹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装置包括输出管以及输出管接头,所述输出管为硬质材质,所述输出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磁换向阀的出气口和所述输出管接头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腹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装置还包括气压传感器,所述输出管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气压传感器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输出管相连通能监测所述输出管内的气体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腹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腹分流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将所述进气装置、分流装置以及输气装置罩设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接头孔,所述输出管接头至少部分区段通过所述接头孔伸出所述外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腹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