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自动化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定位RFID标签的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310280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21:20
射频识别(RFID)系统包括天线阵列,以区分视线(LOS)路径与非视线(NLOS)路径。天线阵列中相邻天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系统的射频(RF)信号的波长的一半。天线阵列中的每个天线也被数字控制以改变天线之间的相对相位差,从而允许数字操控天线阵列通过0与π之间的到达角(AOA)。数字操控生成根据AOA的信号幅度的图形。基于图形中局部极值(例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形状(例如,深度、梯度等)区分LOS路径与NLOS路径。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ocating RFID ta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定位RFID标签的方法和设备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根据美国35U.S.C.§119(e)于2017年10月26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号62/577,530和于2017年3月28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号62/477,796的优先权。这些申请均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介绍
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许多商业领域中都具有应用,例如访问控制、动物跟踪、安全保障和收费系统。典型的RFID系统包括标签(也称为应答器)和读取器(也称为询问器)。读取器包括用以发射射频(RF)信号以及接收由标签反射或发射的RF信号的天线。标签也可以包括天线和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微芯片。可将唯一的电子产品代码分配给标签,以将其与其他标签区分开来。RFID系统可使用有源标签或无源标签。有源标签包含向读取器发射RF信号的发射器和为发射器供电的电源(例如,电池)。相反,无源标签不含电源,而是通过标签的天线中的感应电流来汲取由读取器生成的功率。在无源RFID系统中,读取器使用读取器天线发送信号,以激励标签天线。一旦标签通电(被激励),标签就将所存储的数据发送回读取器。标签发射或反射的信号可通过多于一条路径到达读取器。例如,信号可沿着直线(被称作视线路径或LOS路径)从标签行进到读取器。信号在到达读取器之前也可从障碍物(例如,分布在环境中的墙壁和其它物体)反射或散射。这些路径被称为非视线(NLOS)路径。在某些情况下,给定信号可以经由多条路径到达接收器,使信号的若干副本到达接收器。读取器感知源自不同方向或到达角的信号的每个副本。这种现象在RFID
中被称为“多路径”。多路径可导致不希望的干扰和重影。如果信号的不同副本暂时重叠,他们可能彼此干扰。破坏性干扰导致衰减。如果信号的不同副本彼此不重叠,后续副本可以显示为“重影(ghost)”。这些重影可能欺骗接收器确定存在额外的RFID标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用于定位射频识别(RFID)标签的方法和系统。一个示例包括使用具有一个或多个天线或RFID标签读取器的系统来从第一未知位置处的第一RFID标签接收多个第一RFID信号。耦合到天线的处理器基于多个第一RFID信号将第一RFID标签指定为第一虚拟参考标签。天线从第二未知位置处的第二RFID标签接收至少一个第二RFID信号。并且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RFID信号确定所述第一RFID标签相对于所述第一虚拟参考标签的位置。本技术的另一示例使用第一天线从RFID标签接收第一视线(LOS)信号。耦合到第一天线的处理器估计第一到达角、第一相位差和第一LOS信号的第一频率差,并且确定第一相位差相对于第一频率差的变化。第二天线从RFID标签接收第二视线(LOS)信号。所述处理器估计第二到达角、第二相位差和第二LOS信号的第二频率差,并且确定第二相位差相对于第二频率差的变化。然后,所述处理器基于第一到达角、第一相位差相对于第一频率差的变化、第二到达角以及第二相位差相对于第二频率差的变化估计RFID标签的位置。又一个示例涉及用多个天线从至少一个参考RFID标签接收至少一个RFID信号。可操作地耦合到天线的处理器基于RFID信号确定参考RFID标签的估计位置。处理器执行参考RFID标签的估计位置与参考RFID标签的实际位置的比较。基于参考RFID标签的估计位置与参考RFID标签的实际位置的比较来校准处理器。天线从未知位置处的RFID标签接收至少一个RFID信号。并且处理器基于RFID信号确定RFID标签的估计位置。另一个示例包括用多个天线从在相应已知位置处的相应参考RFID标签接收参考RFID信号。天线还从未知位置处的RFID标签接收至少一个RFID信号。耦合到天线的处理器基于RFID信号和参考RFID信号确定RFID标签的位置。又一个示例包括使用天线阵列从至少一个参考RFID标签接收参考RFID信号。处理器基于参考RFID信号来确定天线阵列的接收模式。天线阵列从未知位置处的RFID标签接收RFID信号,并且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RFID信号和所述天线阵列的接收模式确定所述RFID标签的位置。本技术的另一示例包括通过用至少一个天线在一段时间内从RFID标签接收多个RFID信号来监测所述RFID标签。耦合到天线的处理器基于多个RFID信号在所述时间段内估计所述RFID标签的多个可能轨迹。处理器接着识别所述多个可能轨迹中与所述天线和所述RFID标签之间的视线(LOS)路径对应的第一轨迹。定位RFID标签的另一示例性方法包括用多个天线从RFID标签接收信号。处理器生成由所述多个天线中的第一天线检测到的响应的第一数字表示,以及由所述多个天线中的第二天线检测到的响应的第二数字表示。处理器生成第一数字表示和第二数字表示的多个和。这些和中的每一个和处于相对相位差,所述相对相位差表示来自所述RFID标签的所述信号的不同到达角。处理器使用这些和来估计RFID标签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用于定位射频识别(RFID)标签的设备、系统和方法。在一个示例中,定位RFID标签的方法包括用多个天线感测从RFID标签到所述发射器的信号。一个或多个模数转换器(ADC)生成由所述多个天线中的第一天线检测到的响应的第一数字表示,以及由所述多个天线中的第二天线检测到的响应的第二数字表示。耦合到ADC的处理器生成第一数字表示和第二数字表示的多个和。多个和中的每一个和处于相对相位差,所述相对相位差表示来自所述RFID标签的所述信号的不同到达角。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多个和估计RFID标签的位置。前述概念和下文更详细论述的附加概念的所有组合(前提是这些概念不相互矛盾)被设想为是本文公开的专利技术主题的一部分。特别地,出现在本公开的结尾处的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所有组合都被设想为是本文公开的专利技术主题的一部分。本文中明确采用的术语也可能在通过引用方式并入的任何公开中出现,其应当赋予最符合本文所公开的特定概念的含义。附图说明技术人员将理解,附图主要是出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意图限制本文所描述的专利技术主题的范围。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在某些情况下,本文公开的专利技术主题的各个方面可在幅图中夸大或扩大显示,以促进对不同特征的理解。在附图中,类似的参考符号一般指代类似的特征(例如,功能上类似和/或结构上类似的元件)。图1A示出了在RFID标签与接收器之间具有视线(LOS)路径和非视线(NLOS)路径的环境中定位射频识别(RFID)标签的示例性系统。图1B示出了用于估计入射信号的到达角(AOA)的示例性系统。图1C是示出了在去卷积或另外校正天线接线模式之前(实心轨迹)和之后(射线)复合信号幅度相对到达角/相位差的示例的图形。图1D示出了四个不同RFID标签的RFID标签信号幅度相对于角度和仰角的图形,其中的每一个RFID标签相对于天线处于不同的AOA。图2是适用于图1A的系统的发射器和接收器的框图。图3A是图示使用与图1A所示的系统一样的系统定位RFID标签的方法的流程图。图3B图示了使用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位射频识别(RFID)标签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n从第一未知位置处的第一RFID标签接收多个第一RFID信号;/n基于所述多个第一RFID信号,将所述第一RFID标签指定为第一虚拟参考标签;/n从第二未知位置处的第二RFID标签接收至少一个第二RFID信号;以及/n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RFID信号,确定所述第一RFID标签相对于所述第一虚拟参考标签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28 US 62/477,796;20171026 US 62/577,5301.一种定位射频识别(RFID)标签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第一未知位置处的第一RFID标签接收多个第一RFID信号;
基于所述多个第一RFID信号,将所述第一RFID标签指定为第一虚拟参考标签;
从第二未知位置处的第二RFID标签接收至少一个第二RFID信号;以及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RFID信号,确定所述第一RFID标签相对于所述第一虚拟参考标签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所述多个第一RFID信号包括从多个到达角中的每一个到达角接收至少一个第一RFID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
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RFID信号包括从所述多个到达角中的第一到达角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RFID信号,以及
确定所述第一RFID标签的位置包括将来自所述第一到达角的所述第一RFID标签的签名与所述第一到达角处的所述第一虚拟参考标签的签名进行比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一RFID标签指定为第一虚拟参考RFID标签包括确定所述第一RFID标签是固定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一RFID标签的位置包括:
确定所述RFID标签的多路径分布,所述多路径分布表示由多个天线沿着从所述RFID标签到至少一个RFID标签读取器的LOS路径和至少一个NLOS路径接收的RF功率;
确定所述第一虚拟参考标签的多路径分布,所述多路径分布表示由所述多个天线沿着从所述第一虚拟参考标签到所述至少一个RFID标签读取器的LOS路径和至少一个NLOS路径接收的RF功率;以及
将所述第一RFID标签的多路径签名与所述第一虚拟参考RFID标签的多路径签名进行比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第三未知位置处的第三RFID标签接收多个第三RFID信号;
基于所述多个第三RFID信号将所述第三RFID标签指定为第二虚拟参考标签;以及
确定所述第二虚拟参考标签的多路径分布,所述多路径分布表示由所述多个天线沿着从所述第二虚拟参考标签到所述至少一个RFID标签读取器的LOS路径和至少一个NLOS路径接收的RF功率;以及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RFID信号,根据所述第二虚拟参考标签的多路径分布确定所述第一RFID标签相对于所述第二虚拟参考标签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RFID标签的多路径签名与所述第一虚拟参考RFID标签的多路径签名之间的第一误差;
确定所述第一RFID标签的多路径签名与所述第二虚拟参考RFID标签的多路径签名之间的第二误差,所述第二误差大于所述第一误差;
基于所述第二误差大于所述第一误差,确定所述RFID标签相较于所述第二虚拟参考标签更靠近所述第一虚拟参考标签。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检测来自所述第一虚拟参考标签的RFID信号的变化;
检测来自所述第二虚拟参考标签的RFID信号的变化;
执行来自所述第一虚拟参考标签的RFID信号的变化与来自所述第二虚拟参考标签的RFID信号的变化的比较;以及
基于所述比较,确定所述第一虚拟参考标签和所述第二虚拟参考标签是固定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多个第一RFID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虚拟参考标签相对于已知位置处的参考标签的位置;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虚拟参考标签相对于所述参考标签的位置和所述第二RFID标签相对于所述第一虚拟参考标签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二RFID标签相对于所述参考标签的位置。


10.一种用于定位射频识别(RFID)标签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多个RFID标签读取器,所述多个RFID标签读取器用以从第一未知位置处的第一RFID标签接收多个第一RFID信号,并且从第二未知位置处的第二RFID标签接收至少一个第二RFID信号;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可操作地耦合到所述多个RFID标签读取器,以基于所述多个第一RFID信号将所述第一RFID标签指定为第一虚拟参考标签,并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RFID信号确定所述第一RFID标签相对于所述第一虚拟参考标签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RFID标签读取器被配置成从多个到达角中的每一个到达角接收所述多个第一RFID信号中的至少一个第一RFID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多个RFID标签读取器被配置成从所述多个到达角中的第一到达角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RFID信号,以及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通过将来自所述第一到达角的所述第一RFID标签的签名与所述第一到达角处的所述第一虚拟参考标签的签名进行比较来确定所述第一RFID标签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RFID标签是固定的而将所述第一RFID标签指定为第一虚拟参考RFID标签。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
确定所述RFID标签的多路径分布,所述多路径分布表示由多个天线沿着从所述RFID标签到至少一个RFID标签读取器的LOS路径和至少一个NLOS路径接收的RF功率;
确定所述第一虚拟参考标签的多路径分布,所述多路径分布表示由所述多个天线沿着从所述第一虚拟参考标签到所述至少一个RFID标签读取器的LOS路径和至少一个NLOS路径接收的RF功率;以及
将所述第一RFID标签的多路径签名与所述第一虚拟参考RFID标签的多路径签名进行比较。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多个RFID读取器被配置成从第三未知位置处的第三RFID标签接收多个第三RFID信号,以及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
基于所述多个第三RFID信号将所述第三RFID标签指定为第二虚拟参考标签,
确定所述第二虚拟参考标签的多路径分布,所述多路径分布表示由所述多个天线沿着从所述第二虚拟参考标签到所述至少一个RFID标签读取器的LOS路径和至少一个NLOS路径接收的RF功率;以及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RFID信号,根据所述第二虚拟参考标签的多路径分布确定所述第一RFID标签相对于所述第二虚拟参考标签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
确定所述第一RFID标签的多路径签名与所述第一虚拟参考RFID标签的多路径签名之间的第一误差;
确定所述第一RFID标签的多路径签名与第二虚拟参考RFID标签的多路径签名之间的第二误差,所述第二误差大于所述第一误差;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误差大于所述第一误差,确定所述RFID标签相较于所述第二虚拟参考标签更靠近所述第一虚拟参考标签。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
检测来自所述第一虚拟参考标签的RFID信号的变化;
检测来自所述第二虚拟参考标签的RFID信号的变化;
执行来自所述第一虚拟参考标签的RFID信号的变化与来自所述第二虚拟参考标签的RFID信号的变化的比较;以及
基于所述比较,确定所述第一虚拟参考标签和所述第二虚拟参考标签是固定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多个第一RFID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虚拟参考标签相对于已知位置处的参考标签的位置,以及基于所述第一虚拟参考标签相对于所述参考标签的位置和所述第二RFID标签相对于所述第一虚拟参考标签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二RFID标签相对于所述参考标签的位置。


19.一种定位射频识别(RFID)标签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用第一天线从所述RFID标签接收第一视线(LOS)信号;
估计第一到达角、第一相位差和所述第一LOS信号的第一频率差;
确定所述第一相位差相对于所述第一频率差的变化;
用第二天线从所述RFID标签接收第二视线(LOS)信号;
估计第二到达角、第二相位差和所述第二LOS信号的第二频率差;以及
确定所述第二相位差相对于所述第二频率差的变化;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到达角、所述第一相位差相对于所述第一频率差的变化、所述第二到达角以及所述第二相位差相对于所述第二频率差的变化,估计所述RFID标签的位置。


20.一种定位射频识别(RFID)标签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用多个天线从至少一个参考RFID标签接收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休伊特A·布莱尔K·塞夫M·墨菲M·威依迈T·艾德林
申请(专利权)人:自动化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