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空气发动机和液态空气发动机操作方法,以及发动机操作方法及空气液化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0271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致冷剂发动机,包括:第一转子,该第一转子能够绕第一轴线旋转并且在其外缘具有由弯曲表面界定的凹部;以及第二转子,该第二转子能够绕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子反向旋转,并且具有由弯曲表面界定的径向凸叶,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关联以相互啮合地旋转,其中每个部段的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以使得如下的方式相互啮合:当它们旋转时,限定容积可变的过渡室,该过渡室在凹部表面和凸叶表面之间具有逐渐增加的容积;致冷剂注入器,其被布置成一旦已经形成过渡室,就将一定量的致冷流体注入到过渡室中,使得致冷剂的膨胀驱动发动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操作发动机的方法以及用于液化空气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态空气发动机和液态空气发动机操作方法,以及发动机操作方法及空气液化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态空气发动机、操作液态空气发动机的方法和液化空气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将致冷工作流体在其状态从液体变为气体时的容积增加转换成压力,从而将能量提供给能够将气态压力转换成输出轴动力的膨胀式发动机的做功部件,而开发了致冷剂发动机。公认的是,使用容积式机构实现这种将压力转换为动力的发动机非常适合于此目的,因为它们具有在单级膨胀过程中利用大压力范围的能力。最常见类型的容积式发动机使用往复式活塞,该往复式活塞操作曲轴机构以传递轴动力。然而,往复式活塞发动机遭受很大的内部阻力,该阻力主要是由活塞和汽缸之间的摩擦引起的。这给它们在致冷剂发动机应用中的使用上施加了严重的限制,因为,在任何给定尺寸的气缸内由膨胀所释放的能量没有充分大于克服与给定气缸相关联的摩擦所需的能量以提供一种大体可应用的原动机。已经尝试通过加入来自外部源的热量来补充气缸中的能量供应,以增加来自致冷活塞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参见例如US-A-2015/0352940。这里,描述了一种包括致冷剂发动机和发电设备的系统。致冷剂发动机和发电设备彼此关联,以允许致冷剂发动机和发电设备以定义为“协同方式”的方式彼此协同工作。发动机和发电设备彼此机械关联且可选地热关联,使得在致冷剂发动机和发电设备之间共享输出装置,因此这两个系统可以以更节能的方式操作,并且还可以热相互作用以在性能和经济方面存在潜在优势。然而,协同补充能量组合还没有显示出足以仅从致冷剂发动机产生具有比得上甚至接近内燃式活塞发动机的功率密度的活塞驱动发动机,并且还增加了显著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致冷剂发动机,包括:第一转子,该第一转子能够绕第一轴线旋转并且在其外缘具有由弯曲表面界定的凹部;以及第二转子,其能够绕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子反向旋转,并且具有由弯曲表面界定的径向凸叶,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关联以相互啮合地旋转,其中每个部段的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相互啮合成使得,当它们旋转时,限定可变容积的过渡室,该过渡室在凹部表面和凸叶表面之间具有逐渐增加的容积;致冷剂注入器,其被布置成一旦已经形成过渡室就将致冷流体装料注入过渡室中,使得致冷剂的膨胀驱动发动机。致冷剂注入器优选被布置成提供接近环境温度的处于超临界气态的致冷流体装料。通常,该装料可具有高达5cc的容积。优选地,该装料将为约3cc,最优选地,该装料将为约1cc。提供了一种致冷剂驱动的发动机,其克服了与已知致冷剂发动机相关的问题,例如上面提到的以及例如在US-A-2015/0352940中描述的那些问题。提供的转子包括:第一转子,该第一转子能够绕第一轴线旋转并且在其外缘具有由弯曲表面界定的凹部;以及第二转子,该第二转子能够绕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子反向旋转,并且具有由弯曲表面界定的径向凸叶,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关联以相互啮合地旋转,其中每个部段的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以使得如下的方式相互啮合:当它们旋转时,限定可变容积的过渡室,该过渡室在凹部表面和凸叶表面之间具有逐渐增加的容积意味着:与已知的致冷剂容积式发动机相比,相互作用的转子表面之间的摩擦被有效消除或至少显著减小。优选地,提供容积式膨胀的成对转子彼此之间没有接触或者与它们的定子壳体没有接触。没有机械摩擦,结合简单的旋转设计,有助于在高转速下运行。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每个转子的每个完整旋转循环期间发生多个膨胀过程。相互作用的膨胀循环的持续时间短(例如主转子大约旋转90度)也促进单独膨胀循环的频率高。这使得实现的功率密度能够大大超过用IC发动机可能达到的功率密度(以每单位工作膨胀容积的功率输出来测量)。这是可能的,因为尽管每个循环释放的膨胀能量远小于燃烧膨胀释放的能量,但可以通过非常高的循环频率来补偿。转子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但是通常它们的直径在80mm至150mm之间,更优选在100mm至130mm之间。在一示例中,转子直径约为110mm。凹部深度和凸叶长度通常将约为转子半径的60-95%,这取决于转子轴直径,转子直径可根据具体发动机设计而变化。转子的长度也可以根据设计而变化,但是优选地在70mm至140mm之间,更优选地在90mm至120mm之间,并且在具体示例中为100mm。从膨胀容积容量为1200cc并且以6000RPM的最大转速运转的现代增压汽油发动机输出的功率可能会产生约100HP,而具有相同膨胀容积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致冷剂发动机能够以20000RPM运转并且产生约2000HP。优选地,致冷剂发动机包括用于在运转期间向发动机提供热量的热源。优选地,热源是过热水。提供过热水形式的热源是有利的,因为这意味着可以根据需要容易地将精确计量的水装料注入到发动机的工作腔中,以确保整体上提供所需量的热量以产生大体等温循环。这意味着可以避免通常在其他类型的发动机(诸如,内燃机)中出现的热应力。可以使用例如注入器(诸如,电控注入器)精确地控制或计量作为发动机的输入或“装料”提供的致冷剂或过热水的容积。优选地,致冷剂发动机包括至少一个过热水注入器,所述至少一个过热水注入器被布置成一旦已经形成过渡室就将定量的过热水注入到所述过渡室中,以使得所述循环的膨胀阶段基本上是等温的。优选地,布置多于一个过热水注入器以在操作循环期间将定量的过热水注入到过渡室中。使用多于一个的过热水注入器意味着可以根据需要精确地控制和/或改变提供给过渡室的热量的位置和量。这还意味着可以控制热量注入的精确位置,以匹配热量需求分布,以确保实现整个等温过程,并且还意味着精确地控制发动机内部空间或容积的温度分布并且维持其基本均匀或平坦。在下面的图5b和图6中示出的两个过热水注入器的实际位置仅是示例性的。优选地,致冷剂发动机包括致冷剂源。优选地,致冷剂源是用于储存液体致冷剂的储罐。优选地,致冷剂发动机包括用于将致冷剂泵送到致冷剂注入器的高压泵。优选地,高压泵设置在例如储罐内部,例如,浸没在储罐内部。将致冷泵设置在储罐内意味着避免了泵的隔热问题。优选地,高压泵邻近储罐设置。优选地,发动机包括端壁,该端壁包围转子的轴向端部,并且其中端壁中的一个具有端口,其被定位成用于在膨胀循环期间在首次限定过渡室之后立即将致冷剂输送到可变容积的过渡室。优选地,该端口被定位成在构建容积可变的过渡室之后在转子首次旋转0-10度期间将致冷剂输送到可变容积的过渡室。优选地,端壁具有至少两个端口,并且其中一个端口被布置用于在膨胀循环期间向可变容积的过渡室提供致冷剂,而另一个被布置用于向可变容积的过渡室提供加热的液体。优选地,为膨胀循环提供定量的致冷剂和加热的液体,以确保整个膨胀循环是等温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致冷剂发动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发动机中,该发动机包括第一转子,该第一转子能够绕第一轴线旋转并且在其外缘具有由弯曲表面界定的凹部;以及第二转子,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致冷剂发动机,包括:第一转子,所述第一转子能够绕第一轴线旋转并且在其外缘具有由弯曲表面界定的凹部;以及第二转子,所述第二转子能够绕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一转子反向旋转,并且具有由弯曲表面界定的径向凸叶,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关联从而相互啮合地旋转,其中,/n每个部段的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以使得如下的方式相互啮合:当其旋转时,限定可变容积的过渡室,所述过渡室在所述凹部表面和凸叶表面之间具有逐渐增加的容积;/n致冷剂注入器,所述致冷剂注入器被布置成一旦已经形成过渡室就将致冷流体注入到所述过渡室中,使得所述致冷流体的膨胀驱动所述发动机。/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01 GB 1703332.51.一种致冷剂发动机,包括:第一转子,所述第一转子能够绕第一轴线旋转并且在其外缘具有由弯曲表面界定的凹部;以及第二转子,所述第二转子能够绕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一转子反向旋转,并且具有由弯曲表面界定的径向凸叶,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关联从而相互啮合地旋转,其中,
每个部段的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以使得如下的方式相互啮合:当其旋转时,限定可变容积的过渡室,所述过渡室在所述凹部表面和凸叶表面之间具有逐渐增加的容积;
致冷剂注入器,所述致冷剂注入器被布置成一旦已经形成过渡室就将致冷流体注入到所述过渡室中,使得所述致冷流体的膨胀驱动所述发动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冷剂发动机,包括用于在运行期间向所述发动机提供热量的热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冷剂发动机,其中,所述热源是过热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致冷剂发动机,包括过热水注入器,所述过热水注入器被布置成一旦已经形成过渡室就将定量的过热水注入到所述过渡室中,使得循环的膨胀阶段基本上是等温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致冷剂发动机,包括致冷剂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致冷剂发动机,其中,所述致冷剂源是用于储存液体致冷剂的储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致冷剂发动机,包括用于将致冷剂泵送到所述致冷剂注入器的高压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致冷剂发动机,其中,所述高压泵设置在所述储罐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致冷剂发动机,其中,所述高压泵邻近所述储罐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致冷剂发动机,其中,所述发动机包括端壁,所述端壁包围所述转子的轴向端,并且其中,所述端壁中的一个具有端口,所述端口被定位成用于在膨胀循环期间在所述过渡室初次限定之后立即将所述致冷剂输送至所述可变容积的过渡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致冷剂发动机,所述端口被定位成在所述可变容积的过渡室构建之后,在所述转子首次旋转0-10度期间将所述致冷剂输送至所述可变容积的过渡室。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致冷剂发动机,所述端壁具有至少两个端口,并且其中的一个端口被布置成在膨胀循环期间向所述可变容积的过渡室提供致冷剂,而另一个端口被布置成用于向所述可变容积的过渡室提供加热的液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致冷剂发动机,其中,为膨胀循环提供定量的致冷剂和加热的液体,以确保所述整个所述膨胀循环是等温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致冷剂发动机,所述致冷剂注入器被布置为以接近环境温度的超临界气态下将定量致冷流体注入到所述过渡室中。


15.一种操作致冷剂发动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发动机中,所述发动机包括:第一转子,所述第一转子能够绕第一轴线旋转并且在其外缘具有由弯曲表面界定的凹部;以及第二转子,所述第二转子能够绕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子反向旋转,并且具有由弯曲表面界定的径向凸叶,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关联以相互啮合地旋转,其中每个部段的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以使得如下的方式相互啮合:当它们旋转时,限定可变容积的过渡室,所述过渡室在所述凹部表面和所述凸叶表面之间具有逐渐增加的容积;
一旦所述过渡室已经形成,就将处于超临界状态的致冷工作流体注入到所述过渡室中,使得致冷剂的膨胀驱动所述发动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包括在注入所述致冷剂的同时或之后立即将加热的流体注入到所述膨胀室中以在所述过渡室内实现等温膨胀。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包括操作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


18.一种液化空气的方法,包括:提供液化系统,所述液化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动力管线和第二动力管线,其中所述第一动力管线具有至少一个压缩机级和至少一个膨胀机,并且被布置为压缩空气和然后使空气膨胀以提供液态空气的料流,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动力管线具有至少一个压缩机级和至少一个膨胀机,并且被布置成为所述第一动力管线提供冷却剂流,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动力管线中,接收空气流;
在压缩机中压缩所接收的空气,所述压缩机具有:第一转子,所述第一转子能够绕第一轴线旋转并且在其外缘具有由弯曲表面界定的凹部;以及第二转子,所述第二转子能够绕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子反向旋转,并且具有由弯曲表面界定的径向凸叶,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关联以相互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东尼·O·戴伊
申请(专利权)人:埃皮卡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英国;GB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