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氧气自救器模拟演练教学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059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救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氧气自救器模拟演练教学仪器。基体为矿山压缩氧自救器,包括外壳、清洁罐、气囊、口具和呼气导管,所述清洁罐内装填有二氧化碳吸收剂,所述外壳、清洁罐、气囊、口具和呼气导管均采用透明材料制作,所述清洁罐的底部的外壳上开设有装药口,所述装药口的直径大于清洁罐的直径且通过底盖封闭,所述清洁罐的顶部与气囊连接的结构为可拆卸结构,所述气囊的表面贴装有LED灯带,指示氧气路径,所述口具为可拆卸结构,包括口具基座和弹簧卡扣,所述口具基座与气囊通过弹簧卡扣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剂内添加酚酞试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构思巧妙,生产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与自救器培训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氧气自救器模拟演练教学仪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救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氧气自救器模拟演练教学仪器。
技术介绍
煤矿职工自救器操作演练培训工作是安全生产培训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煤矿职工的自救器操作演练培训主要使用已经装备的自救器作为教学仪器。由于自救器是一种一次性使用仪器设备,一经开启使用,因为密封失效、氧气消耗、二氧化碳吸收剂失效、呼吸系统内进入水分等等因素,导致该自救器就不能再次使用,即便作为培训教学仪器重新还原,也与新出厂自救器的观感、触感和操作方式不完全一致。其次,煤矿企业从成本角度考虑,也不可能给每一个职工配备一台自救器作为培训仪器,往往一个队组配备一到两台甚至更少的自救器,供职工们轮流操作演练。一方面,鉴于卫生角度,职工们大多不会按照自救器实际操作步骤演练,例如不会用口含口具等,导致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使用已经装备的自救器作为培训教学仪器,培训效果不佳,当一台自救器经过多次使用之后,内部结构已经发生变化,操作方式和佩戴感觉和新开启的自救器是不一样的,导致职工们在培训时成绩很好,但是实际操作新自救器时反而不熟练。同时还存在培训过程中疑惑不能随时解答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氧气自救器模拟演练教学仪器,对现有自救器进行了较大的优化,解决了煤矿职工由于卫生问题或者自救器本身结构所导致的不能完整演练自救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缩氧气自救器模拟演练教学仪器,基体为矿山压缩氧自救器,包括外壳、清洁罐、气囊、口具和呼气导管,所述清洁罐内装填有二氧化碳吸收剂,所述外壳、清洁罐、气囊、口具和呼气导管均采用透明材料制作,所述清洁罐的底部的外壳上开设有装药口,所述装药口的直径大于清洁罐的直径且通过底盖封闭,所述清洁罐的顶部与气囊连接的结构为可拆卸结构,所述气囊的表面贴装有LED灯带,指示氧气路径,所述口具为可拆卸结构,包括口具基座、弹簧卡扣和口具塞,所述口具基座与气囊连接,通过弹簧卡扣紧固密封,所述LED灯带的电源设置在清洁罐内,开关设置在口具上,通过塞拔口具塞控制电路通断,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剂内添加酚酞试剂,所述外壳、清洁罐采用透明聚碳酸酯材料。所述本教学仪器还包括智能语音系统,所述智能语音系统的主板集成在外壳上,并通过安装在外壳上的扬声器发出声音。所述气囊、口具采用透明PVC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的外壳、清洁罐、气囊、口具和呼气导管均为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可供培训学员清晰直观的了解自救器内部结构、药品反应过程、气流途径。2、本专利技术中气囊表面贴装LED灯带,可以直观地向学员展示氧气经过途径,便于学员更好地理解学习。3、本专利技术中清洁罐、口具均为可拆卸机构,一方面方便更换清洁罐内的吸收剂、另一方面解决了个人卫生问题。4、本专利技术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剂内添加酚酞试剂,可以直观地反映清洁罐内吸收剂的反应情况,可以及时更换。5、本专利技术中安装有智能语音系统,可以及时为操作人员解答疑惑。综上,本专利技术构思巧妙,生产方便,极好的解决了现有自救器培训中存在的由于现有结构的不完善和个人卫生问题所造成的培训不到位的问题,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口具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气囊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外壳,2为清洁罐、3为气囊、4为口具、5为呼气导管、6为二氧化碳吸收剂、7为装药口、8为底盖、9为口具基座、10为弹簧卡扣、11为口具塞、12为主板、13为扬声器、14为氧气定量供应阀、15为呼气导管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与图2,一种压缩氧气自救器模拟演练教学仪器,基体为矿山压缩氧自救器,包括外壳1、清洁罐2、气囊3、口具4和呼气导管5,所述清洁罐内装填有二氧化碳吸收剂。所述外壳1、清洁罐2采用透明聚碳酸酯材料,所述气囊3、口具4和呼气导管5均采用透明PVC材料制作,教学仪器用透明材料制成可供培训学员清晰直观的了解自救器内部结构、药品反应过程和气流途径。所述清洁罐2的底部的外壳1上开设有装药口7,所述装药口7的直径大于清洁罐2的直径且通过底盖8封闭,所述清洁罐2的顶部与气囊3连接的结构为可拆卸结构,每一名自救器佩戴人员操作完成后,将使用过的清洁罐2从下边外壳1底部的装药口7拧出,换新的清洁罐2供下一名操作人员使用,使用时拧上底盖8,避免了从上方更换清洁罐2的麻烦。所述清洁罐2内部的二氧化碳吸收剂6采用氢氧化钙颗粒,用于吸收人体使用自救器过程中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的人体窒息。自救器清洁罐2内装的氢氧化钙颗粒添加酚酞试剂,未吸收二氧化碳时为粉红色,一旦吸收了二氧化碳,颜色由粉红色变淡,反应完全后,变为白色。所述气囊3的表面贴装有LED灯带,灯带可以指示气囊3内部氧气气流途径,LED贴片灯带电源安装在自救器清洁罐2内,开关设置在口具4内部,为接触式开关,当塞紧口具塞11时,开关关闭,当拔开口具塞11时,开关开启;LED贴片灯带指示氧气气流途径为氧气瓶→气囊空腔→吸气阀→口具→呼气阀→呼气导管→清洁罐→气囊空腔,形成循环闭路途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口具4,包括口具基座9、弹簧卡扣10和口具塞11,所述口具基座9与气囊3连接,通过弹簧卡扣10紧固密封,可以方便快捷的拆卸和安装,每一名操作人员操作完成后,打开弹簧卡扣10,卸下口具,安装一个新的清洁的口4具,然后扣紧弹簧卡扣10,供下一名操作人员使用,达到安全卫生的目的。进一步地,本装置在外壳上集成安装了智能语音系统,将培训所需知识技能,安全注意事项输入智能语音系统的主板12,然后通过安装在外壳上的扬声器13循环滚动播放,及时地为操作人员解惑,以达到更好理解自救器的目的。上面仅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各种变化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氧气自救器模拟演练教学仪器,基体为矿山压缩氧自救器,包括外壳(1)、清洁罐(2)、气囊(3)、口具(4)和呼气导管(5),所述清洁罐(2)内装填有二氧化碳吸收剂(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清洁罐(2)、气囊(3)、口具(4)和呼气导管(5)均采用透明材料制作,所述清洁罐(2)的底部的外壳(1)上开设有装药口(7),所述装药口(7)的直径大于清洁罐(2)的直径且通过底盖(8)封闭,所述清洁罐(2)的顶部与气囊(3)连接的结构为可拆卸结构,所述气囊(3)的表面贴装有LED灯带,指示氧气路径,所述口具(4)为可拆卸结构,包括口具基座(9)、弹簧卡扣(10)和口具塞(11),所述口具基座(9)与气囊(3)连接,通过弹簧卡扣(10)紧固密封,所述LED灯带的电源设置在清洁罐(2)内,开关设置在口具(4)上,通过塞拔口具塞(11)控制电路通断,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剂(6)内添加酚酞试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氧气自救器模拟演练教学仪器,基体为矿山压缩氧自救器,包括外壳(1)、清洁罐(2)、气囊(3)、口具(4)和呼气导管(5),所述清洁罐(2)内装填有二氧化碳吸收剂(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清洁罐(2)、气囊(3)、口具(4)和呼气导管(5)均采用透明材料制作,所述清洁罐(2)的底部的外壳(1)上开设有装药口(7),所述装药口(7)的直径大于清洁罐(2)的直径且通过底盖(8)封闭,所述清洁罐(2)的顶部与气囊(3)连接的结构为可拆卸结构,所述气囊(3)的表面贴装有LED灯带,指示氧气路径,所述口具(4)为可拆卸结构,包括口具基座(9)、弹簧卡扣(10)和口具塞(11),所述口具基座(9)与气囊(3)连接,通过弹簧卡扣(10)紧固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志英冯帅王林李浩吴长青艾春毅张利娟杨勇王灵钧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科林矿山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