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热能分级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设备
,特别是涉及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热能分级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在温度较低的我国北方地区,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系统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系统的制热量随着外温的下降而迅速下降,而需热量却随着外温的下降而迅速上升,当外界温度很低时,系统的制热量将小到无法满足这些地区的冬季采暖需求。与此同时,随着室外环境温度的降低,机组COP急剧下降,压缩机的压比会越来越大,导致排气温度不断升高,长期运行必然会严重损坏压缩机。高质能源在使用的过程中,能源的温度是逐渐下降的(即能质下降),而每种设备在消耗能源时,总有一个最经济合理的使用温度范围。这样,当高质能源在一个装置中已降至经济适用范围以外时,可转至另一个能够经济使用这种较低能质的装置中去使用,使总的能源利用率达到最高水平,极大地提高能源利用率。随着能源紧缺,太阳能的利用变得越来越广。太阳能由于受天气影响大、连续性差,在低温下集热效率较低,因而限制了太阳能在供暖或制热水中的应用。在供热领域,将太阳能和空气源热 ...
【技术保护点】
1.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热能分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非直棚式和直棚式两种结构配置,所述非直棚式包括喷气增焓压缩机(1)、水箱(2)、四通换向阀(3)、冷凝器(4)、第一电子膨胀阀(5)、经济器(6)、第二电子膨胀阀(7)、蒸发器(8)、气液分离器(9)、太阳能集热器(10)、第一换热盘管(11)、第一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14)、第二换热盘管(17)、进水电磁阀(18)和出水电磁阀(19);/n所述直棚式在非直棚式结构配置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三电磁阀(15)和第四电磁阀(16);/n所述系统在冬季环境温度低于0℃时,可将水箱中的水作为喷气支路的辅助热源,对经过电子膨胀阀 ...
【技术特征摘要】
1.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热能分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非直棚式和直棚式两种结构配置,所述非直棚式包括喷气增焓压缩机(1)、水箱(2)、四通换向阀(3)、冷凝器(4)、第一电子膨胀阀(5)、经济器(6)、第二电子膨胀阀(7)、蒸发器(8)、气液分离器(9)、太阳能集热器(10)、第一换热盘管(11)、第一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14)、第二换热盘管(17)、进水电磁阀(18)和出水电磁阀(19);
所述直棚式在非直棚式结构配置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三电磁阀(15)和第四电磁阀(16);
所述系统在冬季环境温度低于0℃时,可将水箱中的水作为喷气支路的辅助热源,对经过电子膨胀阀的降压后的低温低压的冷媒进行加热,提高中间压力,增加压缩机排气量机组制热量,使机组在环境温度低于-20℃时依然稳定运行;在其它季节时,可将太阳能直接用于制热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热能分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直棚式和直棚式结构配置各部分相同的连接关系为:所述第一换热盘管(11)、第二换热盘管(17)置于水箱(2)内,喷气增焓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水箱(2)内第一换热盘管(11)的入口端相连,水箱(2)内第一换热盘管(11)的出口端与四通换向阀(3)的第一通孔相连,四通换向阀(3)的第二通孔与冷凝器(4)进口相连,冷凝器(4)出口与经济器(6)和第一电子膨胀阀(5)的入口相连,经济器(6)的第一出口与第二电子膨胀阀(7)相连,第二电子膨胀阀(7)的出口与蒸发器(8)的入口相连,经济器(6)的第二出口与第一电磁阀(13)和第二电磁阀(14)的入口相连,第一电磁阀(13)的出口与喷气增焓压缩机(1)的补气口相连,蒸发器(8)的出口与四通阀换向阀(3)的第三通孔相连,四通换向阀(3)的第四通孔与汽液分离器(9)的入口端相连,汽液分离器(9)的出口端与喷气增焓压缩机(1)吸气口相连,水箱(2)内第二换热盘管(17)的出口端与喷气增焓压缩机(1)的补气口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热能分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直棚式结构配置独有的连接关系为:所述水箱(2)内第二换热盘管(17)的入口端与第二电磁阀(14)的出口端相连,制冷剂不进入水箱,太阳能集热器吸收的热量直接加热水箱里的水,避免水箱中换热盘管过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热能分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棚式结构配置独有的连接关系为:所述第二电磁阀(14)的出口在第三电磁阀(15)和第四电磁阀(16)之间的管路上,第三电磁阀(15)设置在太阳能集热器(10)的入口端,第四电磁阀(16)设置在第二换热盘管(17)的入口端,制冷剂进入水箱,和水箱中的水进行换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热能分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包括由低导热系数材料制成的隔热板(12),隔热板(12)中间有对流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热能分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盘管(11)在隔热板(12)上方,第二换热盘管(17)在隔热板(12)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国栋,刘佳波,王金杰,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