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热泵制暖系统外机,包括呈同心圆状设置的环形散热翅片、固定于所述环形散热翅片上的换热铜管;所述环形散热翅片的一侧设有由电机驱动的主风扇,所述环形散热翅片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主风扇相互正对的副风扇;最内层的所述环形散热翅片所围成的空间内,设有由非导磁材料构成的环形框,所述环形框上周向均布有沿环形散热翅片的直径方向磁化的永磁体;所述副风扇与环形框相互固定,且与所述主风扇相互独立。该外机可以在工作过程中,进一步利用气流的动能,以提高能量利用率,节约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泵系统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热泵制暖系统外机。
技术介绍
热泵系统是目前较为基础的暖通设备,其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两个换热端;对于从外界抽取热量的热泵系统,其蒸发器即为系统外机,如空调外机、空气能热水器外机等等;而目前的制暖系统外机,主要为翅片式换热器,包括散热翅片及与其固定的换热铜管,并且配有风扇,通过风扇形成连续通过换热器的气流,从而连续地从空气中抽取热量。然而,在空气连续流过换热器的过程中,仅被抽取气体的内能,其动能完全耗尽,风扇转速越大,能量浪费越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热泵制暖系统外机,该外机可以在工作过程中,进一步利用气流的动能,以提高能量利用率,节约能耗。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高效热泵制暖系统外机包括呈同心圆状设置的环形散热翅片、固定于所述环形散热翅片上的换热铜管;所述环形散热翅片的一侧设有由电机驱动的主风扇,所述环形散热翅片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主风扇相互正对的副风扇;最内层的所述环形散热翅片所围成的空间内,设有由非导磁材料构成的环形框,所述环形框上周向均布有沿环形散热翅片的直径方向磁化的永磁体;所述副风扇与环形框相互固定,且与所述主风扇相互独立。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散热翅片由铁片构成,以对所述永磁体的磁场形成增强效应。作为优选,所述换热铜管径向穿过各所述环形散热翅片,且换热铜管不与环形散热翅片接触的部分外表面包裹有铁管;所述换热铜管沿所述环形散热翅片轴向等距分布有两组以上,各组换热铜管关于环形散热翅片的轴线蜿蜒成中心对称图案;所述永磁体的组数与所述换热铜管的组数相等,且亦沿着环形散热翅片的轴线等距分布,各组永磁体中所包含的永磁体绕环形散热翅片的轴线周向均布;并且,各组换热铜管所在的平面与一组永磁体的旋转平面重合,使环形框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各永磁体依次与各散热铜管正对;从而使永磁体的磁场被各换热铜管外部的铁管径向向外传递至较外层的环形换热翅片,并在各换热铜管及铁管上形成较大的涡电流,直接为换热铜管内的循环介质提供热量,同时,又不影响换热铜管与环形散热翅片之间的热传导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高效热泵制暖系统外机在工作时,由主风扇形成的气流在流经环形散热翅片后,推动所述副风扇旋转,从而带动所述环形框旋转;而环形框中的永磁体在旋转过程中,在环形散热翅片的表面形成连续的涡电流,从而使环形散热翅片升温;即,该外机可将已经流过环形散热翅片后的气流的动能,进一步转化为热能,从而提高对于气流的能量利用率,以节约能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高效热泵制暖系统外机的示意图。图2是本高效热泵制暖系统外机中,环形散热翅片与环形框的实施例一的正视图。图3是本高效热泵制暖系统外机中,环形散热翅片与环形框的实施例二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中,该高效热泵制暖系统外机包括外壳1,外壳1内包含呈同心圆状设置的环形散热翅片2、固定于所述环形散热翅片2上的换热铜管3;所述环形散热翅片2的一侧设有由电机4驱动的主风扇5,所述环形散热翅片2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主风扇5相互正对的副风扇6;最内层的所述环形散热翅片2所围成的空间内,设有由非导磁材料构成的环形框7,所述环形框7上周向均布有沿环形散热翅片的直径方向磁化的永磁体71;所述副风扇6与环形框7相互固定,且与所述主风扇7相互独立。本实施例一中,所述换热铜管3沿所述环形散热翅片2轴向等距分布有三组,各组换热铜管3如图2所示,关于环形散热翅片2的轴线蜿蜒成中心对称图案,各换热铜管3径向穿过各所述环形散热翅片2,且各组换热铜管3相互串接;所述永磁体71的组数与所述换热铜管3的组数相等,且亦沿着环形散热翅片2的轴线等距分布,各组永磁体3中所包含的永磁体绕环形散热翅片2的轴线周向均布;并且,各组换热铜管3所在的平面与一组永磁体71的旋转平面重合,使环形框7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各永磁体71依次与各散热铜管正对。另外,所述环形散热翅片2由铁片构成,以对所述永磁体71的磁场形成增强效应。上述高效热泵制暖系统外机在工作时,由主风扇5形成的气流在流经环形散热翅片2后,推动所述副风扇6旋转,从而带动所述环形框7旋转;而环形框7中的永磁体71在旋转过程中,在环形散热翅片2的表面形成连续的涡电流,具体地,在永磁体71旋转过程中,对于环形散热翅片2表面所有有机会与各永磁体正对的区域,穿过该区域的磁通量由小至大,在从大至小变化,即,各永磁体旋转接近该区域时,磁通量变大,旋转离开该区域时,磁通量变小,从而形成感应电流,即涡电流。该从而使环形散热翅片2升温;即,该外机可将已经流过环形散热翅片2后的气流的动能,进一步转化为热能,从而提高对于气流的能量利用率,以节约能耗。实施例二:对于图1、图3所示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换热铜管3不与环形散热翅片2接触的部分外表面包裹有铁管31。按照实施例二,可使永磁体71的磁场被各换热铜管3外部的铁管31径向向外传递至较外层的环形换热翅片,并在各换热铜管3及铁管31上形成较大的涡电流,直接为换热铜管3内的循环介质提供热量,同时,又不影响换热铜管3与环形散热翅片2之间的热传导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热泵制暖系统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同心圆状设置的环形散热翅片(2)、固定于所述环形散热翅片(2)上的换热铜管(3);所述环形散热翅片(2)的一侧设有由电机驱动的主风扇(5),所述环形散热翅片(2)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主风扇(5)相互正对的副风扇(6);最内层的所述环形散热翅片(2)所围成的空间内,设有由非导磁材料构成的环形框(7),所述环形框(7)上周向均布有沿环形散热翅片(2)的直径方向磁化的永磁体(71);所述副风扇(6)与环形框(7)相互固定,且与所述主风扇(5)相互独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热泵制暖系统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同心圆状设置的环形散热翅片(2)、固定于所述环形散热翅片(2)上的换热铜管(3);所述环形散热翅片(2)的一侧设有由电机驱动的主风扇(5),所述环形散热翅片(2)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主风扇(5)相互正对的副风扇(6);最内层的所述环形散热翅片(2)所围成的空间内,设有由非导磁材料构成的环形框(7),所述环形框(7)上周向均布有沿环形散热翅片(2)的直径方向磁化的永磁体(71);所述副风扇(6)与环形框(7)相互固定,且与所述主风扇(5)相互独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热泵制暖系统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散热翅片(2)由铁片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振强,
申请(专利权)人:胡振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