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精细滤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965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的一种超精细滤清器,包括滤清器外壳,滤清器外壳的左壁螺接有滤清器密封盖,滤清器密封盖的左壁下部焊接有进油管,滤清器外壳的右壁上部焊接有出油管,滤清器外壳的右壁下部焊接有旁痛管,旁通管的管路上设置有泄压阀,滤清器外壳的内腔顶壁左右均焊接有套圈,套筒的内腔卡接有滤芯,滤芯的内腔与出油管的一端连通,左部套圈的内腔安装有弹簧垫片,弹簧垫片的左右端分别与滤清器密封盖的右壁和滤芯的左壁接触,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提高滤芯使用寿命,有效提高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精细滤清器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精细滤清器,具体为汽车配件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发动机内各个零部件是经过机油的润滑来实现正常工作的,但是零部件运转时所产生的金属碎屑、进入的尘土、高温下被氧化的积碳以及部分水汽会不断的混入机油中,时间长了机油的使用寿命会被减少,严重时有可能影响发动机正常运转。因此,这个时候机油滤清器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简单的说,机油滤清器的作用主要是过滤机油中绝大部分杂质,保待机油的清洁,延长其正常使用寿命。但现有的滤清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由于一些大颗粒在通过滤芯时会损坏滤芯,就会影响滤清器的过滤效果,减少滤清器的使用寿命,直接更换滤清器就会造成浪费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精细滤清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滤清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由于一些大颗粒在通过滤芯时会堵塞滤芯,就会影响滤清器的过滤效果,严重时会损坏滤芯,减少滤清器的使用寿命,直接更换滤清器就会造成浪费现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精细滤清器,包括滤清器外壳,所述滤清器外壳的左壁螺接有滤清器密封盖,所述滤清器密封盖的左壁下部焊接有进油管,所述滤清器外壳的右壁上部焊接有出油管,所述滤清器外壳的右壁下部焊接有旁痛管,所述旁通管的管路上设置有泄压阀,所述滤清器外壳的内腔顶壁左右均焊接有套圈,所述套筒的内腔卡接有滤芯,所述滤芯的内腔与出油管的一端连通,左部所述套圈的内腔安装有弹簧垫片,所述弹簧垫片的左右端分别与滤清器密封盖的右壁和滤芯的左壁接触,所述滤清器外壳的底壁焊接有U型管,所述U型管、进油管、出油管和旁通管均与滤清器外壳的内腔连通,所述U型管的底壁焊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U型管连通,所述排污管的外壁下部螺接排污管密封盖,所述排污盖的内腔底壁卡接有永磁体,所述滤清器外壳的内腔底壁中部焊接有挡板。优选的,所述滤芯的右壁粘结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右壁与滤清器外壳的内腔右壁接触。优选的,所述滤清器外壳的内腔底壁左右均开有斜坡。优选的,所述U型管的两端均位于两组斜坡之间。优选的,所述挡板内腔最高高度值大于进油管的内腔最高高度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在滤清器外壳的底壁设置有U型管和排污管,滤芯位于滤清器外壳内腔的上部,大颗粒杂质会因重力落入U型管中,避免大颗粒堵塞滤芯;2)本装置设置有旁通管和泄压阀,在冷启动发动机时,由于机油黏度大,通过滤纸的机油阻力增大,导致泄压阀受力增加,泄压阀开启时,保证及时向主油道供油,或在滤清器超过使用期限,滤纸阻塞时,为避免润滑部位摩擦,而及时供油;3)本装置设置有弹簧垫片,避免滤芯长时间使用时,滤芯与滤清器外壳和滤清器密封盖之间出现缝隙,导致杂质通过缝隙进入出油管,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提高滤芯使用寿命,有效提高过滤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超精细滤清器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超精细滤清器正视剖视示意图。图中:100滤清器外壳、110滤清器密封盖、120进油管、130出油管、200旁通管、210泄压阀、300套圈、310滤芯、320弹簧垫片、400U型管、410排污管、420排污管密封盖、421永磁铁、430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精细滤清器,有效提高滤芯使用寿命,有效提高过滤效果,请参阅图1和图2,包括滤清器外壳100,滤清器外壳100的左壁螺接有滤清器密封盖110,滤清器密封盖110的左壁下部焊接有进油管120,滤清器外壳100的右壁上部焊接有出油管130;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滤清器外壳100的右壁下部焊接有旁痛管200,旁通管200的管路上设置有泄压阀210,旁通管200和泄压阀210用于当滤清器外壳100内腔油压过大时,滤清器外壳100内腔的机油可通过旁通管200和旁通阀210直接进入出油管130;请参阅图1,滤清器外壳100的内腔顶壁左右均焊接有套圈300,套筒300的内腔卡接有滤芯310,滤芯310的内腔与出油管130的一端连通,左部套圈300的内腔安装有弹簧垫片320,弹簧垫片320的左右端分别与滤清器密封盖110的右壁和滤芯310的左壁接触,套圈300用于支撑滤芯310和弹簧垫片320,弹簧垫片320用于保持滤芯310的端部与滤清器外壳100内腔右壁紧密接触;请参阅图1和图2,滤清器外壳100的底壁焊接有U型管400,U型管400、进油管120、出油管130和旁通管200均与滤清器外壳100的内腔连通,U型管400的底壁焊接有排污管410,排污管410与U型管400连通,排污管410的外壁下部螺接排污管密封盖420,排污盖420的内腔底壁卡接有永磁体421,滤清器外壳100的内腔底壁中部焊接有挡板430,挡板430用于将从进油管120进入的机油拦截进入U型管400,U型管400通过排污管密封盖420内腔中的永磁铁将通过U型管400的机油进行金属颗粒过滤,此外可在U型管400的外壁设置有阀门,可通过阀门的关闭,进行在线排污管410的排污操作;请参阅图1,滤芯310的右壁粘结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右壁与滤清器外壳100的内腔右壁接触,提高滤芯310与滤清器外壳100内腔右壁的密封性;请再次参阅图1,滤清器外壳100的内腔底壁左右均开有斜坡;请再次参阅图1,U型管400的两端均位于两组斜坡之间,便于金属、大颗粒等杂质因重力进入U型管400中;请再次参阅图1,挡板430内腔最高高度值大于进油管120的内腔最高高度值,通过进油管120进入的机油可完全进入挡板430的内腔,使得机油中的金属颗粒可得到有效过滤。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了一些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无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专利技术所披露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的描述仅仅是处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且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精细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清器外壳(100),所述滤清器外壳(100)的左壁螺接有滤清器密封盖(110),所述滤清器密封盖(110)的左壁下部焊接有进油管(120),所述滤清器外壳(100)的右壁上部焊接有出油管(130),所述滤清器外壳(100)的右壁下部焊接有旁痛管(200),所述旁通管(200)的管路上设置有泄压阀(210),所述滤清器外壳(100)的内腔顶壁左右均焊接有套圈(300),所述套筒(300)的内腔卡接有滤芯(310),所述滤芯(310)的内腔与出油管(130)的一端连通,左部所述套圈(300)的内腔安装有弹簧垫片(320),所述弹簧垫片(320)的左右端分别与滤清器密封盖(110)的右壁和滤芯(310)的左壁接触,所述滤清器外壳(100)的底壁焊接有U型管(400),所述U型管(400)、进油管(120)、出油管(130)和旁通管(200)均与滤清器外壳(100)的内腔连通,所述U型管(400)的底壁焊接有排污管(410),所述排污管(410)与U型管(400)连通,所述排污管(410)的外壁下部螺接排污管密封盖(420),所述排污盖(420)的内腔底壁卡接有永磁体(421),所述滤清器外壳(100)的内腔底壁中部焊接有挡板(4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精细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清器外壳(100),所述滤清器外壳(100)的左壁螺接有滤清器密封盖(110),所述滤清器密封盖(110)的左壁下部焊接有进油管(120),所述滤清器外壳(100)的右壁上部焊接有出油管(130),所述滤清器外壳(100)的右壁下部焊接有旁痛管(200),所述旁通管(200)的管路上设置有泄压阀(210),所述滤清器外壳(100)的内腔顶壁左右均焊接有套圈(300),所述套筒(300)的内腔卡接有滤芯(310),所述滤芯(310)的内腔与出油管(130)的一端连通,左部所述套圈(300)的内腔安装有弹簧垫片(320),所述弹簧垫片(320)的左右端分别与滤清器密封盖(110)的右壁和滤芯(310)的左壁接触,所述滤清器外壳(100)的底壁焊接有U型管(400),所述U型管(400)、进油管(120)、出油管(130)和旁通管(200)均与滤清器外壳(100)的内腔连通,所述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欣卓周怡佳周翰文周冰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麦哲伦车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